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臺灣軍購
2010/03/10 16:10:19瀏覽440|回應0|推薦2

論臺灣軍購              易水  03-07-10

臺灣軍購的意圖----拒統暗獨。

導之軍購的可行性-----美臺間的各有所需。

臺灣無能去單邊決定終止軍購。

軍購干擾了兩岸和平

一,臺灣軍購的意圖:

臺灣朝野軍購的真正意圖在拒統暗獨,與中國人要打過來無直接關係、反倒是臺灣人民追求安居樂業的危機。

臺灣在陳水扁執政時,反中、反蔣、去中國化,猶似一場翻版的〝文化大革命〞,那是臺獨氣焰最為囂張,兩岸情勢最為挷緊的時刻。只等自稱〝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宣佈臺灣獨立了!可是直等到他下臺,台灣並沒有被宣佈獨立,中國人也沒有打過來。今天國民黨的馬英九於20088月上臺還不到兩年,〝中國人〞每天進出保守估計巳達4000人次,他〈她〉們真的來了!可是臺灣人反而歡天喜地,因為旅社賓館爆滿了、飯店爆滿了、旅遊車不敷使用、景點都是人潮、台灣人口袋變得飽飽-------不是子彈,是錢來了!据觀光局賴瑟珍女士表示,去年由 1---11月人數達到 54 3千人,收益達 168億之多〈統計數字稍有爭論〉。那麼於此看來,還要軍購到底為了什麼?真正原因却是臺灣朝野的野心家有意去撒的一道迷障,用以去蠱惑民意,目的就是它拒統暗獨的鬼胎。有人說共產黨是在搞統戰,随時都可變臉的,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問題是一旦開戰臺灣在美國暗助下海峽之戰必然是兩敗俱傷,這對中共求統的大業絕非上策,只要台灣不宣稱獨立,再擱置五十年又何妨?可是台灣的求獨却有它的急廹性,想獨的人一個個地垂垂老矣,如此的良性交流,終有一天他們的一切努力都將灰飛雲散。所以他們很想既然急獨不可能,何不就在此交流中以漸進的方式予以突破,因而軍購與交流成了平行不勃的怪象。

二,導之軍購的可行性:

  它的所以可行,單方面的一廂情願不論臺、美,都是行不通的,實各有所需,臺灣求獨自身無力,有求奥援。美國為它國內軍火商的利益及島鏈的戰略需要,佔有臺灣成了它必須的謀略,但佔領台灣或公然地在台駐軍,正像美軍之佔甪日本充繩的話,這將引發世紀之戰。今以臺灣現存之國際特殊地位及臺灣的主動請求而出售軍火,以達〝協防臺灣〞之實,就成了它謀略的上上策。所以双方都在掩耳盜鈴似的充份合作,軍售才得以順暢而行。

三,臺灣無能單邊去决定終止軍售:

  目前因國共兩黨的頻繁接觸,馬英九承認一中後的双向交流,巳由過去的黨對黨、民對民、直到目前的政府對政府,可是因馬政府不願去談根本的核心問題;就是這兩岸的政治定位,其實這是遲早要談的,因客觀情勢的發展容不得你,拖也拖不久。馬知道,要對岸放棄統一承認臺獨,或兩個中國,這根本沒有可能。可是馬連追求如何統一的意願都沒有,那該怎麼辦?由是他就提出了毫無意義的要求對岸先撤飛彈的主張。但就實質言,許多新型飛彈都是機動的,就是撤了,一有必要馬上就可再度配置。而中國的飛彈還有一個主要目的,就是對這美國的假想敵。所以撤不撤飛彈,那是馬英九的要求就能算數?這就比作臺灣要想終止軍購也不是你馬英九能單邊决定的。美國若因世情轉變决定終止對台軍售,馬政府則要買已不敢買,也買不到了。

四,軍售干擾了兩岸和平:

  由以上分柝臺美雙方的軍售得以形成,在可見的將來必會繼績延展,原是兩方國內外情勢的各有所需,是它實質上分割了兩岸的統一,干擾了海峽兩岸的和平。臺灣政壇藍綠兩營怎會不知?馬英九承認一中是走出了第一步,在經濟上有着中華一体的双贏貢獻,但又因政治上與美國政客勾結,對是否統一的大業尚無些微實質上的鬆動,自然也給臺海兩岸的和平滲入了不確定性。他的第二步要怎麼走?勸他能把握時機。

總之,我們巳可清晣的看到,臺海兩岸的和平與政治地位的最終確定,不在臺海兩岸的意願〈軍購衹是一種手段〉,而是中美總体實力的幕後消漲。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gjou18&aid=384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