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類壽命的探討 老二姜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下了功夫
2010/03/05 09:43:37瀏覽1033|回應2|推薦1

人類壽命的探討

人生七十古來稀

     依據有可靠的資料統計,宋代502人的平均壽命是57.26(不是一般平民)孔子活到七十三歲;消遙自然的陶淵明只活了六十二歲;右將軍王羲之五十八歲;唐宋八大家中壽命最長的蘇轍也只活到七十三歲。三國五虎將之一趙子龍恐怕也不到七十歲(諸葛亮病逝時才53歲,但在他的後出師表中提到趙雲已死。)真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說什麼真人、神人---八百歲的彭袓以及秦皇、漢武時代的安期生李少君等,恐怕都是以魔術來騙騙好鬼神的君王。古人比我們長壽絕對是吹噓而已。因醫學不發達,更缺少正確的營養知識,道家的煉丹長生,恐怕也是吃了太多的重金屬,蘇東坡就是其中之一吧?

 現代人活到八十歲是個小老弟:

中國人平均能活到多少歲? 1885到民初,平均大概是401950702000752005年女80,男75。不過這個平均數因向上級距小,向下級距大。且舉一例:若共有九個人,其中一人8歲夭折,則其他八個人都要活到90歲才能平到80歲。全球日本人壽命最長,最新統計男79 、女86,總平均82歲。隨著防老醫學的突飛猛進。今後、除意外夭折外,活到80歲在閻王殿報到時,應該只是個小老弟。

醫學已使我們長壽了 ; 但是科學也帶給了我們各種污染和毒害,剝奪了我們晚年的健康,讓我們帶病延年,活得不快樂。解鈴還須繫鈴人,科學之害仍要靠科學來解決。所謂預防醫學、防老醫學,是把生物的基本單元----二萬多種「細胞」放在實驗室裏,找出它們所需的營養和強化免疫的基因,才能使我們更長壽、更健康。

 人的自然壽命應該能活到多少歲 ?

    從多方面查考,人的壽命應該--成長期的57倍。人的成長期是2025(以長出最後一棵牙齒為準),那麼,人的壽命應該是100175歲。再觀察其他雜食動物如貓、狗的成長期,約當人的十分之一。它們的壽命約15年,由於貓、狗飼料的專研精配,它們的壽命也在增長中。大象成長期是67 歲,它的壽命是成長期的十倍約70歲上下。人的壽命以成長期的57估計,應屬可能。

所謂生命科學不過是40年來的事,但卻發展迅速。造成六十多種細胞嚴重病變的Free radical(譯成: 自由基 游離基)60年代初被發現時,尚遭人譏諷;而現在被公認為抗氧化延生保健的理論基礎。(將有專文,就此煞車)且回到人壽極限。 例如:羊的壽命是12歲,桃利羊(Dolly)6歲母体的細胞複製,它只活了6歲,說明了細胞有一定的命限(cell-lifespan)海弗列克(Hayflick)的端點定律(Telomere theory): 人類的23對染色体chromosomes)像成對的鞋帶,每條的兩端有個塑膠套,叫做端點 (telomere), 每分裂一次,端點就縮短一點,這個端點短到不能分裂時,細胞就不能複製了,這就是細胞壽命的極限,以此推定:人類壽命的上限是120歲。後來、突破這個上限的理論和實驗不斷在進行著。

湯瑪斯皮爾斯博士(Dr. Thoms Perps )在波斯頓以1500個百歲以上的老人作了一項研究,他假設:「人越老,病越多。」但令人吃驚的結果是:「人越老,病越少。」這是可以作合理解釋的。因為他們沒有病,所以活得老。他又說: 若從2030歲開始供應抗氧化劑以抵抗自由基,做為健康延壽的基礎,則人類的壽命可更延長。

生命科學上路至今才40多年,預防醫學的突飛猛進,使人壽的上限快速提高,人口老化是必然的現象。若老而健康,可以分擔社會責任,退休的年齡也應隨之提高。

    的確、人生完美的終點應該是「老死」而不是「病死」!這也使我們更能相信Dr. Wentz的願望:「我夢想有一個疾病完全絕跡的世界。」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gjou18&aid=3826216

 回應文章

烈日春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探討人壽與儇健
2011/03/03 19:42

http://blog.udn.com/hsingjou18/3833429

傳統醫學vs預防醫學

http://blog.udn.com/hsingjou18/3826204

是長壽?或僅是拉長了死亡過程?

烈日春風(hsingjou18) 於 2011-03-05 15:36 回覆:

"儇健"  改為---保健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壽險業定人的生命極限是120歲!!
2010/05/29 11:49
這是由統計數據得來的------這是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主張以“單純枚舉歸納實證經驗為基礎,找出普遍性一般法則的應用。----是可以被相信的!!
Tomas
烈日春風(hsingjou18) 於 2011-03-03 19:55 回覆: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找了中英文資料,下了不少工夫。謝謝你的支持。

拋磚引玉,大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