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2/06 22:50:00瀏覽642|回應0|推薦7 | |
中國和台灣的成就在那裡? 姜興周 在中國文化裏只有愛民如子的「民本想思」,沒有數人頭的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舶來品,台灣已學會了,而且已內化成新的政治文化。雖然賄選、作票等不法行為層出不窮,其目的都是在肯定這個以數人頭替代殺人頭的民主體制,達到法定的多數票才能執政。在台灣沒有人敢搞軍事政變,即使百萬「紅衫軍」,也不能搞「和平政變」。依法選舉已內化成神聖不可侵犯的民主法治文化,連總統也不敢動用武力來對付百姓,這就是--民主、法治,是史無前例的成就。陳水扁總統依法受審,對他個人而言,是史無前例的「無恥」; 但我認為這也是台灣民主法治的驕傲。 的確很了不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知道還要走多少年才能辦到。 很多地方台灣走在前面,優勢猶存,這就是我對台灣的自信心。那些只覺得台灣地小、人少,怕被人吃了,關起門來搞「自閉的小台灣主義」者,是愛台灣嗎?我是信心十足:在很多方面我們領先大陸,應做出些像樣的東西讓大陸學學,不要妄自菲薄。 民主與集權孰優? 這是一個無解的哲學問題。孫中山提出權、能區分,強調人民有選舉「權」,政府有行政「能」。所謂政府,是由一群「治理眾人之事」的專家們組成;所謂「集權者」是集眾專家之力,發揮行政大能,為民謀福。政府集權太大、太多,勢必會影響個體自由,如何拿捏,這是一個無解的哲學問題,就交給被統治的人民用選票來抉擇吧。 二十世紀以來,美國憑藉強大的國力,把自由度儘量擴張的民主,塑造成為世界的標尺,並拿著這根「標尺」去衡量其他的國家是否合乎民主,就看這個國家的元首是否由全民普選。在美國,即使電影明星、青年偶像,都可以一舉而成為總統,那怕他們不是政治專家。但是美國人堅持,不這樣做的就不是民主國家。當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元首不是由全民普選的,在這根「標尺」下,中共就不算民主國家。是這樣的嗎? 我肯定的民主價值不是這樣的。古代不分東、西方文化, 我不能接受柏拉圖的「理想國」,因為太注重國家(集體)而抹殺個人。但他晚年主張政治體制可分六類,依他所認為的優劣順序:1、是「君主專政」(monarch),前提為統治者必須是「哲學家皇帝」,和孔子主張賢人政治中的「聖王」一樣。孔子評論鄭子產鑄「刑鼎」(與民約法,鑄在鼎上,全國遵守)。他說: 「民在鼎也,貴何業守 ?」以下依2、「君主法治」(monarch with law ) ;3、「守法貴族」 ;4、「守法民主」(democracy with law) ;5、「貴族無法」 ; 6、「君主無法」(tyrant)。 美國式的民主應屬第四等,我稱之謂「平庸的選舉制度」。 中國式的民主應屬第二、三等。 第一等柏拉圖的「哲學家皇帝」,是不存在的「烏托邦」;第五、六等是最壞的制度,不談它了。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政治體制,是中國 式的政體,我稱之為「精英民主」。 中共所採的間接選舉制度如下:中央政治局有九位常委,加上16位委員,這25人是權力中心,可以稱之政治精英、年輕的優秀者。這些暫定的「 至於地方首長,「質」的要求不必很高,只要在法治的監督下,能處理好親民愛民的事務就好。像縣、市長,我稱之為「父母官」,應由老百姓直接選舉,迫使其親民愛民。深盼中共能盡快做好真正的直接選舉,這也是將來兩岸在統一談判時所要堅持的原則、或實施的時間表。 綜觀中外歷史,一個制度很少能實行超過三百年。美國的平庸民主已實行兩百七十幾年,應該走進歷史;中國的精英民主,將成未來的主流。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