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8/06 17:45:50瀏覽229|回應0|推薦0 | |
酒店的窗外是滿眼的碧綠,間隙有绯紅的牽牛花肆意地綻放著,不遠處便是富春江。與白天相比,夜色的富春江給人增添了些許神秘,壹彎新月如鈎,兩岸燈火相映暈染著壹汪江水,有著不可描摹的情趣。這洋的夜晚,輕盈躍動的富春山水讓靈魂宛如壹只飛舞的蜜蜂,貪婪地棲息在文字的花瓣上,在漢韻唐風的脈博中穿越時空的歡愉,采集著芬芳。“壹折青山壹扇屏,壹灣碧水壹條琴。無聲詩與有聲畫,須在桐蘆江上尋。”清人劉嗣绾的詩句不禁在耳邊呢喃起來。清涼寂靜的夜色,讓人有壹種傾訴的欲望。 推薦文章:講義氣 補心 人山人海 沒有人會為你放棄所有 在公車的艷遇 恍惚間,浮光掠過斑斓的幸福,思緒仿佛穿越了曆史的時空,悠悠遠去…… 林語堂先生在《生活的藝術》壹書中談及旅行時說,“壹個旅行家必須是壹個流浪者,經曆著流浪者的快樂、誘惑和探險意念。”我算不上旅行家,但是今夜我正流浪在富春江的夜色中,感受著江南小城夏日夜晚的神情和風韻,正經曆著快樂和誘惑。此刻,不禁想起了金聖歎在評《西廂記》時說的話,旅行者必須具備的行具就是“胸中的壹副別才,眉下的壹副別眼。”有了易覺的心和能見之眼,再惠之以“別”,我想心中的山山水水和曆史文化會生動起來,會有畫有音。 此刻,心緒所思幾乎都是和桐蘆有關的事。這個既現代又古樸的江南小城,壹些人已經離去,壹些人依然在傳承它的根脈,另壹些人則踏上旅途慕名而至,壹種未曾被間斷的遵循持續著。此刻,勞作了壹天的桐蘆人早已沈沈地睡去。好像只有我這個匆匆過客,還在漫不經心地感受這涼爽的夏日夜晚。看著遠處黛色的山巒,浮想白日裏經曆的桐蘆曆史和文化,摩挲那些名人雅士在桐蘆的點點滴滴,我再壹次覺得行走始終是美的。藍天白雲間澄澈的風景和遠去的曆史煙雲總能讓人獲取內心的豐盈。 “上古桐君,不知何許人,亦莫詳其姓字。嘗采藥求道,止于桐蘆縣東隈桐樹下(即彎曲的桐樹下面)。其桐,枝柯偃蓋,蔭蔽數畝,遠望如蘆舍。或有問其姓者,則指桐以示之。因名其人爲桐君。”這是《浙江通志》中記載的關于桐蘆名字來曆的傳說。曆史早已遠去,我們已經無從考證是否真的有過那位古人桐君,但就文字的存在而言, “枝柯偃蓋,蔭蔽數畝,遠望如蘆舍……”已經美的讓人無語了。徒步在桐蘆的鄉間,那些遮天蔽日的慘天古樹依然讓人想起那位桐君,仿佛他沒有走遠,而是去了對面的山上,那種“采藥入深山,蒼茫雲海間,盤空穿鳥道,異卉滿囊拈”飄飄入仙的感覺令人豔羨不已,在他回眸的刹那,千裏沃野,桐蘆萬頃山河盡收眼底,壹不留神,人間已去萬年的光景。 不知多少年以後,漢代的壹位隱士嚴子陵走過桐蘆。在壹個煙雨霏霏的清晨,他壹手揉著惺忪的睡眼,壹手推開窗護,映入眼簾的是富春江的山水美景。他沐浴著雨中習習的清風,看氤氲迷蒙的江水,便選擇了“富春煙雨,壹蓑壹笠人歸隱”與富春山水相依相伴的隱居生活;抑或是在壹個黃昏,他依偎在江邊壹顆樹下,看江面上幾片帆影,聽船家柔橹的欸乃聲。壹江碧水,斂豔隨波千萬裏,他壹心垂釣于富春江上,望兩岸煙林,觀半溪山影,山的隽秀,水的靈動,讓他迷戀不已,寄情于山水之間,哪裏還有心思受光武帝之邀而進京做官。他對前來尋訪邀請他的兒時好友,此時已是皇帝的劉秀說:“從前堯帝那洋有德有能,也還有巢父那洋的隱士不肯出去做官。讀書人有自己的志趣,妳何必壹定要逼我進入仕途呢?” 然而,嚴子陵的賢能和才氣卻沒有讓劉秀死心,光武帝後又派使者到他的家鄉余姚請嚴子陵。他聽到消息,趕緊躲避起來,使者只得泱泱而返。爲了避免朝廷再找麻煩,他索性帶著家人,遷居桐蘆富春江邊每日耕種、釣魚。于是,便有了後人稱之爲“子陵灘”、“嚴陵濑”的地名。“嚴子陵釣台”讓人們對嚴子陵視富貴如浮雲的氣節敬仰不已。後有《劉秀與嚴子陵書》傳世,書中寫道:“古大有爲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鴻業若涉春冰,辟之瘡痏須杖而行。若绮裏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風,非朕所敢望。”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