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反對卡式台胞證而夜襲總統官邸的台聯青年
台灣師範大學大陸研究中心主任範世平直言,從胡錦濤時期以來,中共對台工作始終把“讓台灣人民有正麵感受”、“對國民黨選情有利”、“對共產黨執政有幫助”三點,相互結合。但從習近平今年以來的一些作為,已經把這三點作了脫鉤。對台工作的目的,在於“對共產黨執政有幫助”,甚至是“對習近平執政有幫助”,至於台灣民眾的感受如何,是否有助於國民黨選情,已經不在意了。
台灣智庫執行長賴怡忠在9月21日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上,更公開預測,因為2021年是中共建黨100年,所以大陸勢必展開緊縮、甚至”正式終結”台灣的國際主權的動作,尋求形式上統一的政績成就。“如果是蔡英文執政而不願束手就擒,如何應對就會很重要。”
台灣行政院顧問詹國元觀察,蔡英文應該知道兩岸關係今非昔比,相較當年阿扁的對手是胡錦濤,不是更強勢的習近平,而且當時還有一開始相對親台的美國小布什(George Bush)總統,這些條件,蔡英文都沒有。
如果時間再往前看,早在2010年,新加坡的媒體就曾刊出一篇評論,指出“台灣人應當明白,大陸的柔情可能不會延續很久。三十年來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到胡錦濤的和諧論,均屬於避免衝突的和平低調路線……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實力已今非昔比,大陸遲早會由這一低調策略轉向較為強勢的策略。”
曾在台灣被視為“笑話”的評論,對照今天台灣學者的觀察,台灣政府及人民還要閉上眼睛?從1980到2015,兩岸實力消長了多少,不辯自明。
日前台灣女孩持“中華民國”護照被拒絕進入聯合國參觀,台灣民意又將怒氣指向馬政府及“中國”。 台灣對大陸,常常扮演“裝可憐”的角色──為何大陸不理解台灣、大陸傷害台灣人民感情、大陸壓迫台灣……
國際間的列強角力賽,什麽時候會說“你傷害我的感情”?束手無策,或推卸責任的時候。
2007年,台灣透過三個友邦遞交聯合國入聯申請書,聯合國秘書處在隔天馬上退件,潘基文並且公開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若覺得被“傷感情”,不妨想想曾經不被聯合國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如何在國際立足的?
不妨想想,1970年代的台灣,如何從退出聯合國後的風雨飄搖,到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
以現今的亞洲局勢,影響兩岸未來的變量將較以往更複雜,日本通過安保法、中美的南海爭端,無一不會影響台灣未來。台灣的未來早就不是政客口中的“2300萬人自己決定”,荒唐的是政客至今還能用這一招來博取認同。
台灣人真正能決定的,是選出深謀遠慮的總統,停止內鬥內耗的口水戰;是不再用愛台灣之名分裂台灣,是放下意識型態共謀出路。
如今,蔡英文不談“中國”,新提出的“新南向政策”受到支持者好評,聲稱台灣要與東南亞諸國及印度“建立全麵關係”。“新南向政策”涉及東盟及一帶一路諸國,其中主導國正是大陸,支持者或許不清楚,但蔡英文想必很明白。
假裝台灣的國際關係可以與兩岸關係脫鉤,是民進黨曾犯的錯誤。
所以,民進黨先別忙著對滿頭包的國民黨落井下石,將來若真執政仍要麵對強勢的大陸。敢問到時,若要符合民意,是繼續“愛台灣”,還是“去賣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