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爾街日報:俄羅斯是習近平最深的恐懼(圖); 俄秘檔曝斯大林之死; 中業島的主權,台灣政府都毫無作為,真是台灣之恥!
2015/05/14 18:26:45瀏覽215|回應0|推薦0

台灣人連個九流的流氓國家菲律賓都打不過,國土中業島的主權都不敢維護,死人政府竟然毫無作為...真是台灣之恥!!!

近日新聞報導,菲律賓總參謀長帶領國內外媒體記者登陸由台灣敗類手中非法佔領40多年的南海中業島,並且聲稱將加長島上飛機跑道和建設大型船舶碼頭...聽在台灣政府耳中竟然無働於衷,台灣人死光了嗎???!!!當年就在小蔣/李燈灰時代駐島官兵只為了躲一場颱風就擅離職守而被菲律賓人佔領;事後,國民黨政府既不派兵去搶回來,也不懂得循外交徒徑去索討回來...台灣每年的軍購費用養兵數十萬,竟然連一個小島都保不住,連個九流的流氓國家都打不過,國土中業島的主權都不敢維護,眼睜睜的看著菲律賓流氓侵佔台灣人的"母親",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與日本有爭議的釣魚島和與越南有爭議的中沙群島;可是台灣的死人政府竟然毫無作為,只會跟台灣人民吹噓,騙錢去買美國乾爹三倍高價的過時軍用品,再回頭來呼攏台灣死老百姓,一切萬世太平!!!真是台灣之恥!!!

現今的馬政府政績一無是處!!!如果還能藉此機會派兵去把南海中業島搶回來,必然,能為2016年的國民黨總統選情加分...但是小孬孬的台灣死老百姓,有種做點爺們的事嗎???!!!等著看笑話吧!!!真是台灣之恥!!!罵人之前先罵自己吧!!!...(哈!哈!)

天亡台灣!!!台灣將要滅亡,指日可待,只希望...有為的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早日派人來「接收」台灣,幫助台灣人民脫離苦海!!!...(哈!哈!)

*****

  

華爾街日報:俄羅斯是習近平最深的恐懼(圖)

文章來源: -
 習近平近日毅然出席了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抵製的俄羅斯紅場閱兵,為普京雪中送炭,但是唱衰習普友誼以及中俄關係的論調在西媒此起彼伏。   《華爾街日報》5月12日發表題為《習近平與普京:權宜的友情》(Xi and Putin—a Camaraderie of Convenience)稱,雖然在某些方麵,習近平與普京誌同道合——他們都是意誌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且一同反對美國,習近平的一舉一動也很像普京。但是大家不要被忽悠了。習近平的經濟很強大,俄羅斯的經濟卻在崩潰。中國是一個全球性的參與者,而俄羅斯隻是一個地區性的參與者。這些優越的態度更有可能導致不穩定的關係,而不是統一戰線。

雖然他們在公共場合展示了友誼,但是這兩個嚴厲的獨裁者對美國主導的歐洲和東亞秩序帶來的挑戰是截然不同的。

普京的行動是出於虛弱。在全球能源價格下跌、無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況下,普京隻好推銷自己國家偉大複興的俄羅斯夢。他2014年吞並克裏米亞以及幹涉烏克蘭東部的行為使得其在國內的支持率飆升,雖然西方的製裁來勢洶洶。為保持經濟增長,普京不得不求助中國。實際需要和友誼使得俄羅斯考慮向中國出售先進的軍事裝備蘇-35戰機。中國理解普京的難處,因而極力給足俄羅斯領導人麵子。在紅場閱兵上,習近平同普京頻頻交談,而大多數西方領導人抵製此次閱兵。一支中國儀仗隊亮相紅場閱兵,3艘中國海軍艦艇則在地中海同俄羅斯進行聯合軍演。習近平回顧說,俄羅斯和中國在戰中休戚與共。



但是,中俄現在的共同之處已經很少了。俄羅斯是前蘇聯帝國的影子,受政治暴力和經濟苦難困擾,代表著習近平有關中國未來最深的恐懼。他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教訓,當共產黨放棄權力時,後果不堪設想。他曾說過,莫斯科沒有一個人足夠男人,敢站出來與此做鬥爭。習近平致力於拯救中國共產黨,避免此類命運。

而習近平的行動確實出於強大的實力。這些反應在他對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權更加深思熟慮的挑戰上。他有資本慢慢來,不需要快速的軍事征服以鞏固自己在國內的支持,雖然有人擔心一旦經濟陷入泥潭,他的民族主義者會變得更加激烈。

然而,習近平老謀深算,他深知中國不斷擴展的經濟遲早會將鄰國納入自己的軌道,無須戰爭。他的戰略是威逼和利誘互相結合,台灣就是這方麵的例子,它在中國周邊,是中國的烏克蘭,一塊中國覬覦已久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土。最大的區別就是,中國從來沒有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認為它是一個分裂出去的省。如果中國選擇通過武力打破僵局,可能導致同美國的戰爭。

目前為止,習近平的領土招式仍是漸進式增長的,這是為了避免普京所引起的那種同美國及其盟友破壞性的衝突。事實是沒有美國的市場和技術,中國不可能繼續崛起。習近平不可能像俄羅斯放棄歐洲一樣放棄美國。習近平發現普京在歐洲的挑釁行為可以使得美國從亞太分心。

雖然習近平歡迎廉價的能源以及中國基礎設施公司在俄羅斯的協議。但是兩國的關係是很尷尬的,這體現在普京在北京APEC峰會上為彭麗媛披外套一事上。普京認為這是殷勤的姿態,但是中國的第一夫人微笑,很快將外套脫掉。

彭博社5月7日也援引澳大利亞華裔俄羅斯問題專家鮑勃羅(Bobo Lo)的話稱,習近平通過中亞的前蘇聯國家擴展中國利益的戰略可能會普京歐亞經濟聯盟的計劃撞車,會損害中俄關係中近來熱絡的勢頭。

鮑勃羅還指出,絲路計劃是為了促進和擴展中國的利益,這將會導致同普京的歐亞經濟聯盟的衝突。它們雖然還沒有直接衝突起來,那是因為它們還隻是新生的想法,但是假以時日,就會衝突。

英國路透社3月24日也發表題為《權宜盟友:中國的習近平並沒有那麽喜歡普京》(Allies of convenience: China’s Xi Jinping’s just not that into Vladimir Putin)的評論文章稱,中俄友好是做戲 習近平不喜歡普京。中國也警惕普京,不僅僅是因為普京不可靠,也因為他是俄羅斯人,中國人就是警惕俄羅斯人。
 
*****
 
 

姚文元:毛澤東去世時江青撲在遺體上都哭啞了(圖)

文章來源: -
 
核心提示:不過一箭之遙的江青,得到報告,馬上奔了過來。後來,姚文元曾經這樣描述他在現場的所見:“她頭發散亂,神情慌張,進門便撲在主席遺體上,一麵痛哭,一麵呼喊:‘醫生啊!你們快救救主席嗬!你們為什麽不救救他呀!’她嗓子都啞了,仍不肯離去。其悲痛之狀,催人淚下。


江青與毛澤東,資料圖

本文摘自人民網,作者:楊銀祿(作者係中共中央辦公廳老幹部,曾任江青秘書),原題為:《楊銀祿揭秘:毛澤東與江青結婚不是“失敗選擇”》

2007年7月,我看到一篇文章,說毛澤東與江青結婚是:“愛恨交加失敗選擇。”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1938年11月20日,毛澤東與江青在延安結婚。毛澤東的選擇是正確的,還是失敗的,請看以下事實:

在進步思想的影響和熏陶下,江青於1933年2月,在青島市由地下黨員、時任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長黃敬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黃敬因叛徒出賣被捕,江青隨即失去了與組織的聯係。於是,她奔赴上海尋找黨的組織。到上海後,她以演話劇、演電影、教學、寫文章等形式,為提高婦女地位,爭取婦女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從總的方麵講,這一時期江青是一個愛國的、革命的、進步的青年。

1937年7月,江青已經是明星了,但她仍然從生活安逸的大上海,來到條件十分艱苦且很不安定、很不安全的延安。這一行動,不具備一定的政治思想覺悟,是很難做到的。這進一步表現了她的革命性和進步性。當時,江青走的道路,也是許多革命和進步的青年共同走過的正確道路。

江青在延安的10年,作風謙虛謹慎,生活艱苦樸素,表現也是好的。她還到南泥灣參加過勞動,同8位女同誌同住一個窯洞,同睡一個硬炕。

美國作家特裏爾所著的《江青全傳》中說:“在毛澤東與西方來訪者交談時,江青幾乎從不發話……江青看上去非常漂亮,是一個年輕溫柔的女人……江青照顧毛澤東的身體、日常工作、洗衣做飯,幫助買東西,打掃房間。她不喜歡吃辛辣的食物,但毛澤東喜歡,所以毛家的每一頓飯都有辣味菜。她很直率,也很謙虛,從各方麵看,她的感情很豐富,是一位賢惠的妻子,溫柔的母親。”

2005年春天,我參加一個活動,見到了在延安時任中央警備團手槍連連長的高富有老前輩。我問他江青在延安時的表現如何,高老說:“那個時候,江青的表現很不錯,對毛主席的生活很關心,對主席的吃喝拉撒睡安排得很細致、很周到,真正盡到了一個做妻子的責任。毛主席、周總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轉戰陝北時,別的中央領導的妻子都過了黃河,到了比較安全的地方,隻有江青留在陝北,跟著毛主席與數倍於我軍的敵軍周旋,為了毛主席的生活跑前跑後,很不容易。新中國成立以後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她一直表現比較好,‘文革’開始以後,她才起了一些變化。”

在我看來,江青對毛主席一直都很崇拜、尊重並充滿感情。她給毛主席寫信、談話或在會議上發言,從來不稱呼“毛澤東”或“潤之”,總是稱呼“主席主席”的。她經常說:“我是主席的學生、哨兵。”“文革”期間,每年的12月26日(毛主席的生日),她從未忘記。那天精神也特別好,非常興奮,主動邀請身邊的工作人員同她一起吃長壽麵,並對大家說:“咱們一起祝主席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葉永烈在《江青畫傳》一書中寫道:“9月8日子夜,毛澤東氣息微弱。當9月9日零時剛過,才10分鍾,毛澤東停止了呼吸。張玉鳳奔出主席臥室,疾步走向毛主席書房,向守候在那裏的華國鋒、王洪文、張春橋、汪東興報告噩耗。不過一箭之遙的江青,得到報告,馬上奔了過來。後來,姚文元曾經這樣描述他在現場的所見:“她頭發散亂,神情慌張,進門便撲在主席遺體上,一麵痛哭,一麵呼喊:‘醫生啊!你們快救救主席嗬!你們為什麽不救救他呀!’她嗓子都啞了,仍不肯離去。其悲痛之狀,催人淚下。姚文元所述應該是真實的。不管怎麽說,江青跟毛澤東從1938年結合,到1976年畢竟有著38年的夫妻感情。”我認為,葉永烈的話說得很到位。

據我所知,江青被捕後,在身體日趨虛弱的時候更常常想起主席。她身邊放著主席的手跡,衣服上別著主席的像章,床頭上放著一張與毛主席在中南海晨起散步的照片。每天清晨,當新的一天開始時,她都背誦主席的詩詞,或閱讀《毛澤東選集》。清明節到來的時候,她要求到毛主席紀念堂,給主席送一個花圈。

江青有以上這些表現,主席選擇她為妻,怎麽能說是失敗的選擇呢?我認為不是。
 
*****
 
 

俄秘檔曝斯大林之死:尿濕褲子4小時同僚見死不救(圖)

文章來源:    -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人急於救助生命垂危的斯大林。隻有警衛人員坐在床前等待著。到夜裏三點鍾,貝利亞和馬林科夫才來。他們問斯大林情況如何,這時病人躺在床上,發出輕微的鼾聲。貝利亞衝著警衛一頓臭罵:“你幹嘛大驚小怪的?主人原來睡得挺好嘛。咱們回,馬林科夫!”貝利亞不聽警衛的解釋,說:“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打擾我們,也不要驚動斯大林同誌。”然後揚長而去。74歲的斯大林穿著尿濕的褲子躺了4個小時(小便已失禁),被他的戰友們宣布“睡得很好”,他沒有得到任何救助。由山東畫報出版社編輯出版的《老照片》第二十五輯,刊登了述弢撰寫的《斯大林之死》,作者采用了俄羅斯許多新解密的檔案,使我們對斯大林之死的經過有了新的了解。


斯大林

人生在世,誰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與叱吒風雲的曆史人物之死,畢竟不可同日而語。而已故的曆屆蘇聯領導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尋味。

毫無疑問,斯大林生前手中握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的一句話可以決定人們的生死榮辱,甚至他的某個眼神也會使身邊的“戰友”不寒而栗。遲暮之年,斯大林的多疑已發展到了離奇的地步,臨終前不久,更出現了躁狂性恐懼症。用餐時,某一道菜隻要沒有人當麵親自品嚐,他是決不去動的。那些多年來侍奉左右、忠心耿耿的人,他一個也信不過。身邊那兩個人們熟知的最恭順的人物——波斯克列貝舍夫和弗拉西克均被解職並送進監獄。

斯大林不信任醫生。他多年不讓專家看病。僅在前往海濱休假時偶爾準許派一名他了解的牙醫去。在一手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克裏姆林宮醫生案件”之後,斯大林覺得每個醫生都是暗藏的敵人和恐怖分子。因此,誰也不了解斯大林的真正健康狀況。但他那日益加重的心理變態則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與幾名信任者共進晚餐開懷暢飲時,斯大林會突然站起身來,離開飯廳前往外室,站在門外久久地偷聽,看當他不在場時人們都講些什麽。當然,人人都懂得斯大林的這套把戲,都佯裝不知。誰要是若有所思或愁眉不展,斯大林便以懷疑的目光仔細盯著你。他要求每個人都高高興興,和他一起唱歌,甚至跳舞。

從克裏姆林宮到近郊孔策沃別墅的路途不算長,車隊忽然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裏兜起圈子。斯大林有一份莫斯科地圖,他在行車中指示往哪兒拐,怎麽走法。事先司機也不知道該走什麽路線,且每次都有變化。

從許多跡象看來,斯大林沒有想到過死,他根本沒有讓黨和國家領導層對此作好準備。斯大林叫人覺得似乎“他的王國永無盡頭”。誠然,有時他也作出不堪重負、希望免除職務的姿態。他在蘇共十九大後的第一次中央全會上就談到他一人兼任政府總理和黨的總書記甚感吃力。年歲不饒人,精力不濟,連報告都作不下來,還算什麽總理?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探詢的目光盯著大家的麵孔。在座者沒有一個人認為斯大林實際上可以退休。大家本能地感到,斯大林並不想將他這番關於退休的話付諸實施。馬林科夫的發言隻講了一句話:斯大林同誌應當留任總理和總書記,這點無需證明。斯大林也就沒有堅持自己的要求。

長期以來,斯大林明顯地器重莫洛托夫。同他見麵的次數比其他人都多,往往在作出最重大的決定之前都隻找莫洛托夫商量。政治局委員中大概隻有莫洛托夫可以反駁斯大林,發表自己的觀點。但到十九大召開時,斯大林對莫洛托夫突然變得冷淡了,在隨後的中央全會上,對莫洛托夫和米高揚表示了政治上的不信任,指責莫洛托夫“向美帝國主義投降”,並建議不讓莫洛托夫進入主席團常務委員會。赫魯曉夫曾說過,如果斯大林再多活上一段時間,莫洛托夫和米高揚的結局會很悲慘。

斯大林顯然對日丹諾夫頗為賞識,但對他的酗酒無度也很反感。不過日丹諾夫死得相當神秘。斯大林未必把赫魯曉夫看在眼裏,在他看來,赫魯曉夫是個“莊稼漢式領導人”,直率,勤勉,卻未必是挑大梁的料。晚年的斯大林,對貝利亞亦頗有戒心。至於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斯大林對他們早已冷淡,甚至是討厭。他從未將米高揚、什維爾尼克、布爾加寧、別爾烏辛等“二線”領袖當成領軍人物。於是,在除掉波斯克列貝舍夫之後,機靈、勤勉、阿諛奉承的馬林科夫實際上操辦了斯大林所有的個人事務,他將呈送斯大林的公文一一“歸類”和“過濾”。然而在晚餐會上,斯大林曾不止一次地責備馬林科夫的“沒有骨氣”和不可饒恕的“軟弱”。斯大林不會把這個女裏女氣、缺少魄力的人當成自己的繼承人。

死期將至的斯大林,在自己的身後留下了一個真空。1952年底和1953年初,斯大林曾幾次暈倒,血壓已接近危險值。赫魯曉夫回憶道,斯大林往往會一時糊塗或記憶模糊。有一次,他剛要對布爾加寧說點什麽,卻怎麽也想不起對方的名字。二戰後的斯大林,對自己的身體倍加注意。他把希望寄托在高加索人的長壽上,那裏的男子往往可以活到九十乃至一百多歲。

他不止一次地在小範圍內說過,高加索總是使他充滿新的活力。每年春天,他都要到位於高加索的黑海之濱長時間休養。然而歸來不久,他就在貝利亞和莫洛托夫麵前抱怨頭暈、惡心、不舒服。他身邊的人曾看見他在辦公室中摔倒在地。國際外交界中有人打聽到了這些情況。1948年1月,斯德哥爾摩和倫敦都出現了關於蘇聯首腦可能已經去世的傳聞和報道。隨著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劇院的公開露麵,謠言不攻自破。

1953年2月28日是個星期六。斯大林邀請赫魯曉夫、馬林科夫、貝利亞和布爾加寧到克裏姆林宮,大家一起看了電影。意猶未盡的斯大林提議到他位於孔策沃的近郊別墅吃晚飯。這頓飯照例吃到了次日清晨四五點鍾。斯大林已略有醉意,但心情極佳,沒有任何會出意外的跡象。客人告辭了,斯大林出來送客,高聲地說笑,還用手指戳赫魯曉夫的肚子,照烏克蘭人的方式叫他“米基塔”。心情好的時候,他總是這樣叫的。

第二天(3月1日)是星期天,赫魯曉夫認為斯大林還會召見他們,便一直等電話,飯也不敢吃。後來還是稍微吃了點東西。然而電話始終未來。難道斯大林決定給他們放一天假嗎?這不可能,有點反常。莫名其妙的赫魯曉夫脫衣上床了。

斯大林通常是上午11—12點起床。有時他10點就睡不著了。這天10點,他的房間內沒有動靜,11點,沒有動靜,12點、1點、2點、3點、4點,始終沒有動靜。警衛人員坐不住了,覺得情況不妙。可怎麽辦呢?進他房間去嗎?但他曾下過死命令:如無動靜,不得進入他的房間;否則嚴懲不貸。時間不斷地過去,警衛人員卻始終不知該怎麽辦。晚上10點,郵件送到。一名警衛以送郵件為名大著膽子走了進去,這才老遠看見斯大林躺在小餐廳的地板上,舉著右手,他似乎尚未失去知覺,但已不會講話。看來是聽到了腳步聲,便勉強舉起手來求助。“斯大林同誌,您怎麽啦?”“要不要叫醫生?”回答是含混不清的“茲……茲……”聲。地板上擺著一塊懷表和一張《真理報》,表上的指針指著六點半。一問一答之間,兩三分鍾過去了,斯大林忽然輕輕地打起鼾來,好像是睡著了。幾名警衛將斯大林抬到大飯廳的沙發上,開始四處打電話。先是打通了馬林科夫的電話。大約半小時後,馬林科夫給警衛人員回電話:“我沒找到貝利亞。”又過了半個小時,貝利亞來電話說:“斯大林同誌的病情不要對任何人講。”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人急於救助生命垂危的斯大林。隻有警衛人員坐在床前等待著。到夜裏三點鍾,貝利亞和馬林科夫才來。他們問斯大林情況如何,這時病人躺在床上,發出輕微的鼾聲。貝利亞衝著警衛一頓臭罵:“你幹嘛大驚小怪的?主人原來睡得挺好嘛。咱們回,馬林科夫!”貝利亞不聽警衛的解釋,說:“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打擾我們,也不要驚動斯大林同誌。”然後揚長而去。

74歲的斯大林穿著尿濕的褲子躺了4個小時(小便已失禁),被他的戰友們宣布“睡得很好”,他沒有得到任何救助。

警衛人員總覺著不大對勁,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再次給馬林科夫去電話。於是,赫魯曉夫在早上七點多鍾來到別墅。他詢問了斯大林的病情,並說醫生馬上就到。醫生是在八點半至九點之間到的。

這裏有個重要的細節值得注意。3月1日淩晨,斯大林送走客人後,對當日值班警衛說了一通完全出人意料的話:“你們統統去睡覺吧,我什麽也不需要,我也要睡了。今天我不用你們。”(這位警衛名叫赫魯斯塔廖夫,他在3月1日上午10點交班後即離開別墅)赫魯斯塔廖夫當即把這個指示傳達下去,大家感到又驚又喜,“主人”從未發過這類指示,通常是問你:“想睡覺”並用眼睛從頭到腳盯著你。誰還敢睡?今天真正破天荒頭一遭,於是一個個放心大膽,倒頭便睡。

人們永遠無法知道當天夜裏,斯大林緊閉的內室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但隻有兩種可能:一、斯大林失去理智命令大家睡覺,恰好那天夜間他突然中風……二、赫魯斯塔廖夫在某人的授意下將部下都打發去睡覺,好讓他或者別的什麽人有機會與領袖單獨在一起……

赫魯斯塔廖夫本人或者別的什麽人是否潛入了無人看守的房間?是否給酒後熟睡的“主人”打了一針?這一針是否引發了中風?是否“主人”醒來後感到一陣頭暈惡心,試圖自救,卻隻能走到桌子跟前?這一切都是推測。若果真如此,則四位戰友(貝利亞、馬林科夫、赫魯曉夫、布爾加寧)那驚人的大膽就不難理解了:他們得知此事後,並未及時趕來救助,對所發生的事情似乎早已成竹在胸,並且確信斯大林已不會對他們構成威脅。

有論者認為,無論是兩種情況中的哪一種,四戰友都是有意識地對生命垂危的斯大林見死不救。都是他們將斯大林害死的。事隔多年之後,莫洛托夫曾引用貝利亞對他說過的一句駭人聽聞的話:“我把他幹掉了。”

為斯大林作檢查的醫生們都怕得要命,他們的手在瑟瑟發抖,牙醫在為其卸假牙時將假牙掉到了地上。警衛將病人的襯衫撕開,醫生在進行了全麵檢查後,得出結論:腦溢血。斯大林已失語,右手不能動,左腿也已癱瘓。接下來,醫生們對病人進行了搶救:注射、在後腦勺和脖子上貼醫蛭……

戰友們將布爾加寧留在病人身邊,驅車前往克裏姆林宮。據日誌記載,3月2日上午10時30分,貝利亞、馬林科夫和赫魯曉夫來到斯大林辦公室。隨後,失寵的莫洛托夫、米高揚、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和其他中央主席團委員也來了——開始在斯大林的辦公室裏瓜分他的權力。此後,貝利亞、馬林科夫和膽子大了起來的伏羅希洛夫、米高揚又驅車前往別墅。

根據日誌,當晚九點半,他們又在斯大林辦公室開會,繼續瓜分權力。早上又去別墅。天天如此。

盡管如此,奄奄一息的斯大林對他們說來還有用處。一位在場的醫生後來寫道:“馬林科夫暗示我們,他希望醫療措施可以使病人生命延長相當一段時間。我們都明白這裏說的是為組建新政權和準備社會輿論所必需的時間……斯大林偶爾呻吟兩聲,隻有那麽短短的一瞬仿佛他用理性的目光掃視了一下周圍的人。伏羅希洛夫便說:‘斯大林同誌,我們在這兒,都是你的忠實朋友和戰友。你感覺如何,親愛的?’但那目光已無任何表示。”

莫洛托夫說:“我被叫到別墅……他的眼睛已經閉上,當他睜開眼睛想說點什麽的時候,貝利亞就跑到他麵前吻他的手,葬禮後貝利亞哈哈大笑道:‘科學泰鬥,哈哈哈。’”

赫魯曉夫說:“斯大林一發病,貝利亞就罵罵咧咧,直挖苦他。可隻要病人臉上出現恢複知覺的跡象,貝利亞便跑過去,跪在旁邊,吻起他的手來。”

斯大林之女斯韋特蘭娜是正在上法語課時被叫到別墅的,她回憶道:“臨死之前的痛苦掙紮十分可怕。大家眼看著這種掙紮使得他透不過氣來。在某一刻,看來是在最後一刻,他忽然睜開眼睛,掃視了一下站在周圍的人,這目光令人不寒而栗,不知是神經失常的目光,還是憤怒的、充滿了對死亡的恐懼和俯身向他的陌生醫生的恐懼的目光。這目光在刹那之間掃視了一下所有的人。這時,他又令人感到費解和可怕地忽然舉起(可以活動的)左手,不知是朝上指著什麽地方,還是在向所有在場的人發出威脅。手勢令人不解,卻是帶威脅性的。而且不知道他那是針對誰、針對什麽……”

她還寫道:“隻有一個人的舉止簡直有些不成體統,這就是貝利亞。他極度興奮,那張本來就招人討厭的臉不時因使他膨脹的私欲而變得不堪入目。他的私欲是圖虛榮、殘暴、狡猾、對權力的渴求……在此重要的時刻他竭力做到既不要狡猾過度,又不要狡猾不足!他走到床前,久久凝視著病人的臉,父親偶爾睜開眼睛但看來並無知覺或者是意識模糊。於是貝利亞便緊緊盯住意識模糊的眼睛,他希望在這裏也是‘最忠實、最忠誠的’……這是個絕妙的狡猾廷臣的現代典型。他身上體現了東方式的奸詐、謅媚和偽善,連父親這樣不會輕易受騙的人也被他所蒙蔽。”

眼下,貝利亞的本性已暴露無遺,他已很難克製自己。不光是斯韋特蘭娜,許多人都明白是這麽回事。但大家都很怕他,都知道值此斯大林彌留之際,全俄國再沒有人握有比這個十分可怕的人更大的權力和力量。

3月5日晚上9時50分,在位於莫斯科近郊孔策沃的斯大林別墅,斯大林停止呼吸。貝利亞第一個跑到走廊上,人們聽到了一個掩飾不住喜悅心情的高聲呼喊:“赫魯斯塔廖夫,來車!”(又是這個神秘的赫魯斯塔廖夫!)

貝利亞匆匆去了克裏姆林宮,其他領導人也隨後趕到。在這裏舉行了斯大林去世後的第一次中央主席團全體會議。時任《真理報》主編的德·特·謝皮洛夫應邀列席會議。據他的回憶,斯大林坐了30年的首席圈椅空著,沒有人坐,馬林科夫和貝利亞相對坐在首席圈椅的兩邊。貝利亞顯得興高采烈。沒有正式的主席,但馬林科夫的新角色是數日來在斯大林的病榻旁講好了的,於是大家都對著他說話。他也對會上的發言加以總結。會議決定由蘇斯洛夫和波斯佩洛夫立即起草《告全國人民書》,並成立以赫魯曉夫為首的治喪委員會。

後來舉行的幾次會議,決定由馬林科夫出任部長會議主席,貝利亞、莫洛托夫、布爾加寧為副主席,卡岡諾維奇任第一屆主席;決定中央主席團從25人減為10人。貝利亞分管由國家安全部和內務部合並而成的內務部,莫洛托夫任外交部長,布爾加寧任國防部長。

全國舉行了規模空前的哀悼活動。

孔策沃別墅的全體警衛和服務人員連同家人均被趕出莫斯科。有幾位去找了貝利亞,要求別發配至外地。貝利亞指著地麵對他們說:“你們不想到外地去,就去那兒吧。”那個赫魯斯塔廖夫身患疾病,不久即一命嗚呼。自此,斯大林別墅人去樓空,風光不再。

人們在了解斯大林之死經過的同時,不免會對四戰友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為什麽他們在被驚慌失措的警衛人員叫醒後,沒有吩咐馬上請醫生?警衛在發現斯大林躺在地板上時,為什麽沒有立即向醫生求助?寶貴的搶救時間被白白地耽擱了!的確令人費解。

警衛的行為在斯大林去世之後不久就有了答案——領袖成了自己製定的體製的人質。根據貝利亞所批準的條例,未經他批準,不許醫生接近斯大林。這一防範措施是在斯大林的私人醫生維諾格拉多夫教授被捕之後采取的。因此警衛和服務人員均不敢叫醫生。

四戰友的情況則比較複雜,直到今天仍沒有圓滿的答案。但至少有兩種解釋。一是貝利亞簽發的條例也適用於主席團常務委員。誠然,這個解釋經不起推敲:為什麽貝利亞不利用自己的權力把醫生叫來呢?第二種解釋是,貝利亞剛剛與一個女人鬼混過,滿嘴酒氣的他,沒有發現斯大林正處於危急狀態。但是,考慮到躺在地板上的斯大林的身體狀況,這種說法讓人很難信服。況且,貝利亞當時還把警衛訓斥了一通。

據斯韋特蘭娜分析,斯大林的衛隊長弗拉西克將軍和私人秘書波斯克列貝舍夫以至維諾格拉多夫教授之先後被捕,均與貝利亞有關,是他從中作祟的結果。毫無疑問,像弗拉西克和波斯克列貝舍夫這樣的老人完全可以無須通知政府就立即發布命令,醫生也會立即趕到。有論者認為,斯大林犯病、治療直至去世的全過程,均由貝利亞一手精心策劃和導演。

也有論者認為,斯大林一手製造的“克裏姆裏宮醫生案件”實際把矛頭對準了貝利亞。貝利亞別無退路,隻有與斯大林一決雌雄。於是策劃了這起難度很大、技術上卻很高超的針對斯大林的陰謀,斯大林是被謀殺的……
*****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tman543&aid=231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