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積德纍功
2009/08/27 16:00:32瀏覽26|回應0|推薦0

【原文】

堪羡徐翁仙去時,一生功德不求知。

非關上帝心偏向,父母從來愛好兒。 

【註解】

存在心裡稱「德」,

見於行事稱「功」,

由少到多稱「積」,

自低至高稱「累」

德不積不高,功不累不大。

如果人能今日積一德,明日又修一德,今日成一功,明日又成一功,時時奮進,不

要怕困難,不要中途而廢,就會道德之心充滿,貪欲之心不生,作到地仙天仙不是難事。

【故事】

江南徐泛愛,是個船夫。人很仁慈,窮人乘船他不計錢多錢少。每天吃飯外,餘下的錢全買動物放生,二十餘年間,放生不停手。

有一天,船到江邊,見一座古墓,被狐狸、野兔挖了一個大洞,徐泛愛於心不忍,與兒子掩埋,看見棺材中的金銀寶物,告訴兒子「這種不義之財,按理不應該拿它。

但是,既然沒有物主,埋在地上無用處,不如取出來作好事。」於是把金銀寶物搬回家中,一下成了大富翁。徐泛愛借這些財寶,大作好事。

徐泛愛讀《文昌陰騭文注》,講「天拿這些財物給我,我的行為人人都知道,我這是拿上天恩惠為我作人情。嗚呼!我應當作好事不讓別人知道纔是。」於是,徐泛愛在四個城門口開設錢米店鋪,看見沒有衣服和糧食的窮人,孤兒寡婦飢寒的人,房子將要倒塌的人家,根據所需寫出票單,偷偷地扔到這類人家。這些人來店取錢取米,主管見票就給,不問他們的姓名住址。至於破落大戶人家、窮書生,更加照顧。他對人說「貧窮販物的人,只要肯出氣力,每天可掙十文錢,就可以養家糊口,只有破落子弟和窮書生這兩種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愛惜臉面,這纔是最窮最苦的人,最值得救濟同情。」大年三十晚,他暗中送給這類人一石米,又送五百文錢。那些大男未婚,大女未嫁的,沒錢埋不起死人,欠下人家錢糧的,他都量需

資助。親威朋友百十餘家靠他扶植。

徐泛愛年過八十歲,行動如少年時。忽然遇到仙人來告「你六十餘年積德纍功,今人世壽命已滿,就跟我到蓬萊仙島,免去你命終時一番苦惱」徐公從此跟仙人走了,

子孫沒能追上他。

過了幾年,有鄰人到四川做生意,在峨眉山看見徐公童顏鶴髮,鬍子一尺多長。問了問家人情況,便飛上山頂,一會兒就看不見了,他已成了神仙。他家子孫興盛,到

現在不衰。

摘自《太上感應篇白話解》(悌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