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03 17:04:51瀏覽691|回應0|推薦0 | |
公冶長篇 第14章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主旨:子路勇於力行→學而能﹙即知即行﹚→學正道 註譯: 有聞:指已聞夫子的一句話。 唯恐有聞:有音又,是「又」的借字。言前所聞夫子的話,尚未照著去做。 恐夫子又說出第二句話來,以致來不及行。 按照這章看來,可見孔子所說的「學」,都是學做人。 所以他說出來的話,都可以照著去做,正與「學而時習之」的「學」同。 語釋: 子路對夫子先前所教的道理,還未完全融會貫通時,深怕夫子再教新的道理,他會來不及 吸收而誤了學程。 一、子路勇於力行的態度→來自於他本身的個性→完全描繪出子路這種迫切的心情。 子路常犯錯,孔子常常利用機會矯正他,教誨他。 在先進篇:子路問孔子:是否聽到一件事,就可以立刻去做呢? 孔子告訴他:先稟告長輩,以謹慎的態度去做,孔子這樣說的目的,是在抑制子路的銳氣,告訴他不要獨斷獨行,以免莽撞經率,有害於事。 子路當在師或朋友面前所聽到的,都想急著去實行,好像欠人家債急著要去還債。 一般人所聽或所聞到的不一定肯去付出實行,可是子路能勇於力行的去做。 二、荀子大類篇:「君子之學,無流善,無宿問。」 君子求學過程有好道理的,就立刻去實行,不留滯在心中,如果心中有疑問的,就立刻問明白絕不等待。 從軍子之學來看子路的優缺點: 優點:子路這種即知即行的態度,就是他好勇的個性,也是他的優點。 缺點:有時候操之過急,欠考慮,考慮欠周密,欠缺君子問明白的過程,所以所做的事情不一定會成功,或是雖成功也不一定圓滿,這是急性人容易犯的過失。 三、子路勇於力行的精神,給行道者的啟示→「行由心發,勇從志生」。 行道者重於實行,重毅力﹙不變的金剛心﹚才是勇的表現 孔子嘆剛者之難見:吾未見剛者 申棖→﹙1﹚虛名之剛﹙2﹚血氣之剛 重毅力﹙不變的金剛心﹚→能經千魔考不改其心,經萬難不退其志。 重毅力﹙不變的金剛心﹚→易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