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7 20:07:30瀏覽250|回應0|推薦0 | |
第七品威德自在菩薩 梁乃崇教授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這段經文前半,在前面的章節都說過了,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不再解釋。威德自在菩薩就說:「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指的是前面第六章裡,有凡夫隨順覺性、未入地菩薩的隨順覺性、已入地菩薩的隨順覺性、如來的隨順覺性、最後還有一個隨順覺性;世尊總共分辨了這樣子的隨順覺性。這一句「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指的就是前面那一章講的內容。
「令諸菩薩覺心光明」,使得我們菩薩的心、我們的覺性變得光明了。「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聽了佛講的這些隨順覺性,這樣的佛法,就這麼聽而沒有去修,就已經得到好處了。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祂說:「世尊!譬如大城」,譬如一個大的城,當然不是現代的城,古代的。就像台北市,現在還留下了南門的古蹟;這樣的城原先都有城牆,然後開了東南西北四個門。「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要進這個城的人,會從不同的門進來;不是只有一個門,所以他們來的路就不只一路了,進城是從各個方向都可以進來。
「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一切的菩薩,要莊嚴佛國,要修成菩提也是一樣,不是只有一個方法,也是有很多方法、很多條路的。「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希望世尊能夠把所有的方法都告訴我們,還有怎麼走上去的?那一步一步的階梯、漸次,也跟我們說一說。
「並修行人總有幾種」,還有,修行人有多少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可以使得我們這一次參加這個法會的菩薩,以及沒有辦法來的、未來的末世眾生,想要求大乘法的,聽到這樣子的說法,都可以「速得開悟」都能很快的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進到佛的世界去遨遊,好像去遊戲、去旅遊一樣。「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說完了以後,祂就五體投地做大禮拜,這樣子做了三次。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爾時,世尊」這時釋迦牟尼佛就告訴威德自在菩薩說:「善哉!善哉!」很好、很好,「善男子!」稱呼威德自在菩薩,「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你們能夠為菩薩、為末世的眾生,問如來修行的方法有多少種;「方便」就是修行的方法,有多少種?你們好好聽,我會為你們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這個時候,威德自在菩薩就很高興的,要聽釋迦牟尼佛的開示,參加的其他大眾也一樣,靜靜的來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這個無上妙覺就是覺性、本覺,並不是稱呼。像十一地菩薩我們稱祂為等覺,十二地菩薩我們稱祂妙覺;這邊的妙覺不是這個意思。這邊的妙覺是無上等覺,或者無上覺性。這個覺性「遍諸十方」,分佈在各個空間,由所有的空間中,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從本覺生出這些如來、一切法等等,「同體平等」是同體平等、一體的。雖然有很多方法,也有好多、好多如來,但祂們是一體的,是平等的、沒有高下的。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對於修行而言,沒有兩種,就是一個。「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如果要講到適應各別差異的狀況,方法就有無量了、沒有數量限制;各種修行的方法、法門是多的不得了。「方便隨順」是各式各樣的、隨順各種不同的因緣而有的方法,或者因為考量各別差異,需要調整的修行方法。所以不同的方法是有無量無邊的,多得不得了。
「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如果把它歸納來看,「循性差別」依幾種明顯不同的性質,可以歸納出三種不同性質的修行方法。這三種方法就涵蓋一切,涵蓋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了。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第一種就叫奢摩他。「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什麼叫做悟淨圓覺?這裡的圓覺,指的還是覺性,就是悟淨覺性的意思。我們來想禪宗的一個話語,「悟本來面目」指的就是這個。可是這個悟淨圓覺,比悟本來面目還要廣大。悟本來面目,常常所指的就是那麼一悟;這裡的悟淨圓覺,是全部統統悟了,不是只悟一個,是把覺性全面性的覺悟了。並不是參一個話頭、悟了,那只是一個話頭,不是這樣子的,是全面性的覺悟。
對於覺性全面性的覺悟,這才是悟淨圓覺。沒有全面性,至少也要做到百分之六十。就是一定要很明確的超過百分之五十才行。為什麼?這樣的話,你的覺性才能夠掌握主動權。否則你的覺性,雖然你悟了那麼一下,你悟了本來面目、悟了那麼一下,你的覺性並沒有掌握主動權,並沒有。我也要特別說明,過去我跟大家講要獨立自主,要掌握主動權,全部都是指覺性,不是識心。不是識心的獨立自主,不是識心的掌握主動權,不是。
如果你把它解釋成識心的掌握主動權,那根本就弄錯了,那不是我講的。我講的全部都是覺性在掌握主動權,覺性在獨立自主。所以這裡的悟淨圓覺,指的就是覺性已經全面性的覺悟了。全面性的覺悟當然是百分之百了,但是要做到這樣是不容易的,所以至少、最低限度,要覺悟了百分之六十。你的覺性已經有百分之六十是清醒的,這樣覺性才可能掌握主動權,才能獨立自主。不然祂不是獨立自主的,祂也沒有掌握主動權。那祂被什麼控制?祂被識心控制。祂是被識心控制的,那就是眾生。
所以大家不要誤以為,我只要悟了本來面目,我就清醒了,就什麼都通了,不要以為是這樣。你只是悟了這麼一個而已,好比參一個話頭就悟了,那個成分可能百分之一都沒有。你的覺性,你所悟的本來面目的那個成分,連百分之一都沒有。就算有了百分之一,你能掌握主動權嗎?掌握不了啊!還是被識心控制啊。所以這裡的悟淨圓覺,就是你對覺性已經全面性的覺悟了。
接下來,「以淨覺心」指的就是覺性。你就用你的覺性,這個覺性能夠獨立,祂要用就可以用。以淨覺心做什麼呢?「取靜為行」把所有的心、所有事情都靜下來,這麼一做的時候,就會「由澄諸念」。這樣把識心靜下來,識心才能夠被你控制。你的覺性才能夠說:「啊,我要把這個識心靜下來。」由澄諸念,這個諸念就是識心,就把識心澄淨下來了。
「覺識煩動」這個時候你才會察覺,你的識心在那裡躁動、在那裡煩動。不然你看不到的。你識心在那裡動,你怎麼知道?你不會知道的。只有當你的覺性掌握了主動權,祂才可以看到,那個識心才是被祂看到,被祂控制的。那個識心才會是被知的對象,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要這個識心澄淨下來。當你要它澄淨下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它一點都不澄淨。
你才曉得它在那裡煩動,在那裡躁動,在那裡活動,這個時候你才會知道啊。如果是這個躁動的識心在掌握主動權,它怎麼會知道?它不會知道嘛!因為這個時候識心是能知,它自己不會知道自己。只有你的覺性,也就是你的本明,醒過來了,掌握了主動權了;那麼你要它靜下來,那個時候,識心是你的被知,你才能做這樣子的要求,才能取靜為行。不然你根本無法做這件事情,做不了的。
這個時候你就「覺識煩動」,才發現這個識心在那裡好不安定哦,在那裡煩來煩去、動來動去。當你這樣子察覺了,你還是繼續做你的「取靜為行,由澄諸念」,你還再繼續這樣做。在這樣做的時候,我們是不去做什麼別的動作,就是很堅定的這樣子做。做下去以後,就會「靜慧發生」,你的所有心都靜下來了,那種智慧就出來了,這種智慧就會讓你明白,祂不是識心的煩動。
我們常講:「我有智慧,就是我的識心轉來轉去,這樣想、那樣想,我就有智慧了嘛!」這裡講的不是那種,「靜慧發生」識心沒有動而產生的智慧。這個智慧從哪裡生出來的?覺性生出來的。不是從識心生出來。大家應該聽過我所講的feeling,就是不思維,但是清楚明白。這個就是靜慧,你不思維,你心是靜的,可是你清楚明白,你就有智慧了。這就是靜慧發生。
當靜慧一發生的時候,「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你做到的時候就會發生什麼事?身就是包含了六根的這個肉體;心就是識心;客塵就是十二因緣裡面的「有」和世界這個部分。這些六根、六塵、六識乃至整個世界,從此永滅,就沒有了、不見了。這樣子的狀況一達到的時候,便能「內發寂靜輕安」,就把你內在的,指的就是你的覺性、你的本明;便能「內發寂靜」,你內在的那個寂靜就顯現出來了。
那麼為何又說「寂靜輕安」呢?「輕安」就是這些身心客塵全空了,你感受不到壓力,感受不到負擔;沒有壓力、沒有負擔了,這就是輕安。不然的話,我們都會覺得自己很沈重,壓力很大,那就不輕安了。輕安的意思就是全空了,一點負擔、壓力都沒有。這是一種feeling,一種感受,你內在的那種寂靜輕安,就從你的內心裡面生起來,讓你感受到了。
「由寂靜故」因為寂靜的關係,「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十方各世界,無量無邊的空間中,如來的心、佛的心,「於中顯現」就在你寂滅輕安的內心裡面顯現了。這個顯現,就好像鏡中像這樣子顯現。
文字語言只能說到這裡了。至於這個是什麼樣子,你自己做到了就會知道;沒做到,也只能說到這裡了。「此方便者名『奢摩他』。」這樣子的修行方法就是奢摩他。這個奢摩他,以前我會說這個就是空觀,我現在要跟大家說,空觀只是奢摩他當中的一部份,祂包含的內容比空觀要多很多。如果大家只學空觀的話,只學到當中的一小部分。那一小部分是奢摩他沒錯,但是那個是很小的小部分。這裡所說的,那個份量、那個內容,包含的廣大深入多了。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悟淨圓覺,以淨覺心」跟前面是一樣的,不再解釋。「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因為覺性已經掌握主動權了,那麼他以淨覺心來用的時候,就會發現、就知道一切都是幻化出來的。沒有淨覺心不會知道這樣的事情,他用淨覺心、就是用覺性,這麼一看的時候,就「知覺心性」這裡的心性是識心,就知道識心「及與根塵」,根就是六入,你的六根、就你的身體;塵就是「取」、「有」那裡的六塵。意思是緣著十二因緣下去,我們整個的識心、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這個世界,「皆因幻化」都是幻化出來的。這個「因」就是由於,由幻化而生出來的。
什麼時候才能夠知道?一定要用你已經清楚的覺性,也就是用十二因緣的本明,這麼看下去才能夠知道。不然的話,怎麼看都是真的,怎麼會是幻化的?沒有辦法看到它是幻化的。這一位菩薩,祂要修三摩缽提的話,祂就「悟淨圓覺,以淨覺心」,這個時候才能知道識心、六根與六塵,全都是幻化的。
「即起諸幻」祂看到它幻化了,祂就來起幻。起幻就是來創造幻,「以除幻者」來消除幻。就是以幻修幻,創造這個幻化來消除另外的幻化。這樣還不夠,「變化諸幻,而開幻眾;」還變很多幻出來「而開幻眾」。這個怎麼解釋?來開示、開導那一些幻化的眾生嗎?不是!這個要把它解釋成來開啟「眾幻」,不是幻眾。就像基督教《聖經》〈創世紀〉裡神創造了天地,又創造亞當夏娃,這就是開啟眾幻。這裡你就知道了,「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這些都是幻化的,都是創造出來的。
「即起諸幻」,那我就來創造吧!創造這些各種的幻幹什麼呢?「以除幻者」,用來消除其他的幻,這是一種。另外還有一個「變化諸幻」,那也是創造很多幻,「而開眾幻」創造出一大群、一大堆的幻化來。狀況就像天神在創世紀一樣,不但創造這個世界,還創造生命。這個就是「變化諸幻,而開幻眾」,就在做這樣的事情。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因為這樣子起幻,也就是創造;由於創造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就把你內心的大悲開啟了,然後是全面性的,沒有負擔、沒有壓力,只有悲心。「一切菩薩從此起行,」一切菩薩都是這麼做的,這麼做起來的。這當然是一點一點做上來的,不會一瞬間,就忽然地弄出來了。「漸次增進」,這個起幻也是一點一點,愈做愈多,漸次把它做出來的。
菩薩愈這麼起幻,祂的心就愈廣大。祂的悲心、祂的慈悲也就愈廣大;愈做就愈廣大,這是從好的方面來看。從壞的方面來看的話,因為做得太多了,祂自己會被那個幻化淹沒、滅頂,也不是沒有風險的。祂愈這麼做,祂的心就愈廣大;但是做得不好,或者做過頭了,祂會被滅頂的,會被祂創造出來的幻化淹沒。這裡就是要來教祂們,怎麼避開那個會被滅頂的風險。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彼觀幻者,就是創造這些幻的知覺者;這個知覺者就是能知。那個幻是被創造的,能創造幻的,我們就稱祂「彼觀幻者」。「非同幻故」祂跟這個幻是不一樣的,被知和能知是不一樣的,「非同幻觀」祂不是被觀出來的幻。那個能幻者,能起幻者,本身不是幻。知道這樣,「幻相永離」你就能夠離開這個幻相,你就不會被你自己創造出來的幻相淹沒了。這個部分就用到我常用的一個東西,叫做「被知的都不是」,就不會被淹沒了,不然是有風險的。遇到有這樣子危險的時候,你只要記得「被知的都不是」,被創造的都不是,就跳出來了。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菩薩這樣子來修行的話,祂所修得的東西,就像什麼呢?「如土長苗」就好像土地長出苗,那個苗長成小樹,小樹又變大樹,祂就是這麼不斷的創造。這裡創造、那裡創造,一長就長成一大片森林。如土長苗,就好像土地裡面,你把種子放下去,它就自己長。這樣子的方法就叫做「三摩缽提」。
這樣子的三摩缽提,跟我們所學的假觀一樣嗎?不太一樣。我們假觀是這個三摩缽提當中的一小部分。三摩缽提的範圍,比我們所講的假觀要廣、要深多了。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就是以你的覺性、以你的本明,「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前面三摩缽提就是起幻化,奢摩他就取靜相;這裡呢,這兩個都不做。祂「了知身心皆為罣礙」,身就指肉體,心就是識心;知道身體和識心都是罣礙、都是妨礙、都是阻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何謂無知覺明?這個無知覺明指的就是你的覺性、你的本覺。「不依諸礙」祂是不要依靠身心那個障礙的。我們一般識心是要依靠這個身體的,沒有這個身體,或者沒有這個識心,就好像什麼都不能做。你就是要靠這個識心、靠這個身體,才能夠有動作,才能夠做事,才能運作。但是祂知道,覺性不依靠這個,祂自己可以作用,可以運作。祂了知、清楚這件事情。
「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所以祂就能超越這些阻礙的境。如果你依賴它,要依靠它才能夠動作,你怎麼超越?你超越不了的。祂瞭解這樣的事情,然後又能夠超越;祂不依靠它,那麼它也就阻礙不了祂了,身心對祂沒有辦法阻礙了。受用世界,就是六塵相的物質世界,身心就是你的身體和你的識心。「相在塵域」這些都是相,它都落在一個塵相的範圍裡面。用我的話來講,就是落在被知的範圍中。那麼被知的範圍裡面就是什麼呢?就是這裡所說的一些障礙,它就是障礙。受用世界及與身心都是在被知的範圍中,都是障礙。
「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就像一個樂器,這個「器」就是一個樂器,「鍠」是樂器發出來的聲音。「聲出於外」聲音跑到樂器的外面去了,那個樂器留不住它,妨礙不了它的。「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不管是煩惱也好,不管是涅槃也好,這些對於覺性都不能產生阻礙的。
「如器中鍠」就像樂器的聲音,樂器阻礙不了那個聲音傳到外面去。這個比喻就是,這些受用世界、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識心,對於我們的覺性是沒有辦法阻礙的。做到這樣,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前面奢摩他是寂靜輕安,這邊是寂滅輕安,全部滅光了,沒有了,不是安靜的問題,連安靜也沒有了。
「妙覺隨順寂滅境界」這就是妙覺。這個妙覺可以把它看成就是圓覺。妙覺隨順的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己的、別人的,身體和識心,都無法達到、無法趕得上的。「眾生壽命皆為浮想。」這個時候,還講有無量無邊眾生要度、還有什麼眾生相、什麼壽命相,這些都是浮想,虛浮的想像而已,沒有實質。「此方便者」這樣子的修行方法,「名為『禪那』」這就是 禪那。
這樣的禪那,我們又說這就是中觀。其實中觀只是禪那當中的一部分而已,禪那的內涵要比中觀深廣了很多。我們再回顧一下,祂舉了很多例子、譬喻,如鏡中像、如土長苗、如器中鍠,那都是很提綱挈領的,讓你直接感受到它是什麼,它的方法是什麼。
「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這三個方法都是圓覺親近隨順。這三個法門就是告訴你,在這個幻化當中,都有覺性。也可以說,覺性可以順著幻化而生起,「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如來就是靠這三個方法成佛的。「十方菩薩種種方便」菩薩祂們有各式各樣的方法,「一切同異」不管方法相同、還是不相同,「皆依如是三種事業」都是根據這三個變化出來的。「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如果得到圓證;意思是,這三個都要修的,都要修好的。不是修一個,不是三個裡面就修一個就行了,不是。這三個都要修的,都修好了,三個全都會了,「即成圓覺」這樣就會成為圓覺。
以前我就定義了,這個圓覺是什麼?圓覺就是十三地。我們就可以把它稱為十三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的含意其實比這個還要高,但是我們就不講了。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祂又說,「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有人修菩薩、或者佛道,在修行佛法,修得很好。他能「教化成就」不只是教化、還成就「百千萬億」,不是一個、兩個「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教化成就了這麼多阿羅漢、這麼多辟支佛,「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還不如,只要聽到這個《圓覺經》講的這三個法門,一聽到以後,「剎那頃隨順修習」一聽到以後就照修,所得到的成就,比前面那個要高。
大家趕快修就好了嘛。比你教了好多、好多羅漢果,成就了好多、好多羅漢果、辟支佛果,所得的成就還要高。可見這三個多麼重要啊!大家不要以為,這就是以前聽過的一心三觀,這個不是,一心三觀是它裡面的一小部分。所以你們如果今天這麼一聽,就趕快「我要學了!我要修了!照這個來修!」那就賺了好多。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這個就是指等覺,或者是覺性、或者是本明,「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果隨順不同的因緣,而找出不同的方法,那這個方法就多得不得了。「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歸納起來,就是有三種。「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這是奢摩他。「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這個三摩缽提,就像我們種的植物,這樣子慢慢長出;譬如說一棵樹苗,這樣子慢慢長大的。我們在修的時候就是像這樣子。
「禪那唯寂滅,」禪那就是寂滅,「如彼器中鍠」,就像樂器的聲音。「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覺隨順就是覺覺性。「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這三個都做成、做好了、圓滿的達成了,那就叫究竟涅槃。
這一品〈威德自在品〉可以說提綱挈領的告訴你,修行的方法就是這三個。你能夠照著做,一聽了立刻這樣做,那就是一個大大的成就。這個是非常可貴、珍貴的。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