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大學生活
2007/05/02 15:12:25瀏覽1125|回應0|推薦1

96328日,華梵大學生命典範教師尤榮坤,在中文系系週會中分享他不同於人的大學生活及體驗,訴說他與眾不同的感受及觀點。講座在尤老師的琴音與中文四郭卜嫺同學的歌聲中鋪上序曲,全場沒有嚴肅的演講氣氛,只有尤老師輕鬆自在的笑談過去所面對的阻礙及挫折。

老師提到在大學一年級時,他是一個方向感很差的人,一直以為沒有方向感是盲人的專利,後來卻發現也有方向感極佳的盲人。他說:方向感原來跟看得見或看不見是沒有絕對關係的。重點是生活上失去方向感也許還會有人幫助你,不忘扶助你一把;然而生命的方向感呢?對於生命,我們理當尋找出自己的方向,並且明確堅定的向前邁進。老師指出,對於殘缺的生命而言,勇敢的活出自己的路並發掘自己的專長,就是他人生的方向。

大學生活四年充滿不斷的嘗試及挑戰,在生活上最大的問題便是人際關係方面的處理,由於失明之故,他會央請同學幫他做筆記及念書,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助他。在校園中他也無法認識很多的朋友,身體的受限一度桎梏著他的心,讓他變得灰暗。幸好在重新整理過自己後,開始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在挫折中越挫越勇,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成為今日華梵的生命典範教師。

講座中,除了老師精采的大一生活分享,還穿插著同學們與之相仿卻截然不同的大學生活,中文二劉秉豪同學及中文三吳順福同學等,也以自己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作為最佳的分享與回應,在生命交會中互放光亮。

  面對有限的人生外境,尤榮坤老師有許多道不出的苦與不平等的待遇,他卻一一克服,並從體驗中發展出無障礙空間的課程內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成了尤老師最佳的寶藏,用以跟有緣的每個生命分享。倘若一個身體有著殘缺的人,都能如此地豐富自己的生命,那你呢?你的大學生活又該是怎樣的展現呢?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fucte&aid=9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