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他互換 念念無間 - 2010/05/15
2010/05/26 21:37:28瀏覽287|回應0|推薦0
《蓮生法王講六祖壇經》
自他互換 念念無間
<蓮生法王2010年5月15日台灣雷藏寺穢跡金剛護摩法會法語開示精要>

敬禮了鳴和尚、薩迦證空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吐登達爾吉上師!敬禮台灣雷藏寺壇城諸尊!敬禮護摩主尊穢跡金剛大權神王佛!

師母、密教總會蓮傑上師、台灣雷藏寺住持蓮哲上師、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各位同門、網路上的同門,還有貴賓,國稅局黃昌宏主任及夫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時宜教授及夫人,and my father,大家吉祥!

今天我們做「穢跡金剛大權神王佛」的護摩火供,我們今天也要做「穢跡金剛」的灌頂。比較殊勝的是,今天的穢跡金剛大權神王佛的護摩,從拿香開始,一直到結束,其實這一場護摩,不是我在做的,而是穢跡金剛本尊祂在做,從頭至尾的手印,根本不是我在比,完全是穢跡金剛本尊祂在比。(眾鼓掌)

師尊當年比這手印,是在夜間的時候,金剛薩埵下降,祂教我結這個手印。那個時候,結手印很慢,手的每一個指頭自己會「啪!啪!啪!啪」,自動地結一個手印,祂都教我記下來,教我記住,說:「以後你要自己演。」現在全部整個是穢跡金剛進到我的身體和師尊合一了以後,祂所做出來的手印。和我的順序有點不太一樣。我的順序,首先是結「總持印」,然後是「放大光明」,「放大光明」完了以後,召請佛下降,菩薩下降,金剛神下降,下降了以後,就是重點做供養,「花」、「香」、「燈」、「茶」、「果」供養,然後再召請諸尊,所有諸尊統統請下來,做「息災」的手印,做「增益」的手印,做「敬愛」的手印,做「降伏」的手印,也做「九字真言法」的手印。再來是結「穢跡金剛大權神王佛」的手印,入「三昧地」。平常我做的程序是這樣。今天被穢跡金剛弄亂了,祂有祂的規矩,祂喜歡怎麼結就怎麼結,祂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再怎麼變,「萬變不離其宗」。事實上,讓穢跡金剛本尊來做手印,我比較輕鬆,腦筋不用想,空空的,祂高興怎麼樣比就怎麼樣比。但是,我發覺,今天從頭到尾,穢跡金剛都降在我身上,護摩力量越來越大,法力越來越強,所有的諸尊越來越happy,所有的金剛明王越來越high,一做手印,所有壇城上的諸尊全部都在周圍舞蹈,數量非常可觀。師尊所看見的,那樣莊嚴又美妙的景致,真的是我一生難得一見。我期望在如此的護摩火之下,每一個人的祈求,都能夠達成他們的願望。師尊在這裡虔誠地祈請護摩主尊「南摩穢跡金剛大權神王佛」,敕令:「一切眾生的祈求都能夠如願。」(眾鼓掌)嗡嘛呢唄咪吽。

現在我們繼續講《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今天我們所講的經文是這樣:「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這段經文是六祖說的。這段經文有兩個主要重點。第一個,不要以為自己就是老大,常常輕視別人,這一種修行的功夫,有一個菩薩稱做「常不輕菩薩」,就是祂不輕視任何一個人的一位菩薩,稱做「常不輕菩薩」。「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祂的心不會輕視任何一個人,為什麼不會輕視任何一個人?很簡單──眾生都有佛性。不只是不輕視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生物,你都不輕視,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之故。不管他是什麼人,他都有佛性,所以我們修行人不能輕視人,不可以輕視別人,不能老是說:「我是老大,你們統統都要聽我的。」不可以這樣,這沒有什麼功德好說。懂得佛性的人,就是要真實,你自己本身經常「虛妄不實」,自己的佛性完全是以「虛妄」來表現,這樣也就沒有什麼功德可言。如果常常以為「我是老大」,常輕視所有的人,那個人絕不是你的師父。所以你皈依師父,先觀察這個師父,他是不是很驕傲?很傲慢?很自大?很了不起的?天下只有他,天下第一人,絕不做天下第二人,他永遠是最大?不可以這樣。

師尊勸請所有的上師,都可以穿龍袍,師尊也勸請所有的上師,都可以收弟子。為什麼?因為所謂的「上師」,就是「無上之師」,沒有比這更高的師父了。師尊為什麼這樣?因為我尊重所有的上師,(眾鼓掌)但是你們自己也要修行到真正的「無上之師」啊!師尊並不是老大,老大是比較倒楣一點,當老大是比較倒楣一點的,反正,所有的箭都是射向師尊,「咻!」,所有的箭都是射向師尊。底下的上師,我們真佛宗的上師,是比較自由一點,要到哪裡就到哪裡。師尊就不一樣了,做為一個宗派的師尊,就要限制自己,很多事情,我比所有的人更不自由,我的限制更多。

這是這經文裡面所說的,不要輕視一切。當然,這種修行是有方法的,我們密教的寂天師父,祂說祂有「自他互換」法,祂將見祂的每一個人,祂都轉換角度去看,「自他互換」法。你們了解這個方法嗎?這方法就是:不要老想著自己,要想想他人。如果與人相處,你用「自他互換」法,你就不會輕視別人,因為別人就是我,我就是他,這叫做「自己」和「他人」互相對換。所以,一個修行人,經常「自他互換」,你會為他想,不會為自己想。

人為什麼會自大?是為自己想。「那是我的地盤」,這是為自己想;「我要賺得比較多」,為自己想;「我要利益更多」,為自己想。你為什麼不為他人想?寂天的「自他互換」就是說:每一件事情你為他人想。這時候,這個「我」會慢慢減淡,師尊常常為他人想。(此時,有狗叫聲)你看吧!我們要尊敬牠的,牠在叫的時候,就表示:我也有佛性。(眾笑鼓掌)我們要尊敬祂,不是因為我們在說法的時候,牠叫了幾聲,就說:「將牠拖出去。」聖經裡,耶穌在說法的時候,小孩子很吵,很多人將小孩子拖出去。耶穌說了一句話:「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什麼意思?祂不輕視那些吵吵鬧鬧的小孩子,小孩子不吵不鬧,那一定是白癡。越聰明的小孩越吵、越鬧、越調皮。不能夠輕視小孩子,甚至於剛剛那一條狗,牠是臨時演員,牠有佛性,你不能輕視祂。「自他互換」,狗本來就是會叫的,不叫的狗,你留牠做什麼?小孩子本來就會吵,不吵的小孩子,那就是白癡,所以有時候要想:「要平等視眾生」。師尊平等視眾生。(眾鼓掌)

有一些我們真佛宗的弟子,再收師尊的弟子去當他的弟子,有這種現象。師尊常為他想,因為他喜歡當師父。從古以來,很多人喜歡當師父,他沒有錯,如果他有幾把刷子的話,祂教導真佛宗的弟子,也是可以。師尊也不會特別說:「唉!這樣不行!犯了密教的十四大戒。」因為人好為人師,每一個人都喜歡當師父,那就讓他當當師父吧!其實師父不是很好當,眾生的眼睛都看著師父,我的行為不能有一點點差錯。師父可以教導弟子,弟子也可以教導師父,師尊看到這樣的弟子,也不以為那是犯很大的錯誤,因為「自他互換」的原因。(眾鼓掌)

另外,我們記得《金剛經》裡面說,要修「無我」。「盧師尊是永遠的盧師尊嗎?」我不是說過:「不是永遠。」過去沒有盧勝彥,我沒出生的時候根本沒有盧勝彥,現在的盧勝彥正在走向過去,有一天我也會不在一樣的,四大分解,我就走了,沒什麼了不起。

有一天,師尊做大禮拜,先供佛菩薩諸尊,敬禮佛菩薩,再敬禮金剛神,三個敬禮,師尊趴下去,爬不起來,那時候,我就再也不能做五體投地大禮拜,不能做大禮拜,很快的,我也不能做了,師尊沒什麼了不起,那時候叫做「起不了」,趴下去,趴了半天,爬不起來,那時候,真的是「起不了」。沒什麼了不起,有一天,你會這樣。有一天,你會生病,甚至有一天你會被送進去醫院裡面。有一天你會四大分散,你什麼都沒有了。有一天你會離開這個人間。有一天你會永遠住在西方境,有什麼了不起?沒有。常常這樣想:「你自己有什麼?」大家一樣。

「無我想」,過去的,在以前、以往,我沒有出生以前,盧勝彥是不存在的。現在的盧勝彥漸漸的走向未來,也是不存在的;未來的盧勝彥,還沒有出生,他也是不存在的。你到底有什麼?

盧師尊本身「一無所有」。我經常想:「我是一無所有。」所以我可以放下一切。有一天,你不想放下一切,你也會放下一切;不如早一點放下一切。所以我做「Sheng-yen Lu Foundation」──「盧勝彥佈施基金會」,是希望所有眾生給我的供養,全部放在「Sheng-yen Lu Foundation」,將來可以幫助以後所有的眾生。(眾鼓掌)

我絕不會為我自己,老實告訴大家:「盧勝彥一無所有。」以前,我在台灣的時候,本來就一無所有,後來變成有;到了美國,我一無所有,又變成有;現在回到台灣,我本來是有的,也會變成一無所有。以後呢?我本來就一無所有,現在也是一無所有。你們聽不懂我這句話?因為我現在確實會變成一無所有。四大分散,你還有什麼?一無所有。「自他互換」,你有什麼?一無所有;放下一切,你有什麼?一無所有。師尊回台灣,只有三件事,一是在家裡寫文章、修法、禪定,日常生活;一個是出外弘法;第三個是吃飯、睡覺。將來,連這三樣也會沒有,真正的是一無所有。

談到財產,師尊從來對財物、對財產很輕,大家都知道的,身外之物。這一棟台灣雷藏寺,非常的雄偉、壯觀,這一棟台灣雷藏寺是誰的?眾生的。(眾鼓掌)不用登記在師尊的名下,因為登記在我的名下,也是暫時擁有,終將沒有。所以我們真佛宗不會有什麼寺產、寺廟財產的糾紛。記住了,不能有寺廟財產的糾紛,不可以有。為什麼不可以有,因為師尊說過了:「這個寺廟是眾生所使用,是眾生的,絕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是你、我、他共有的。」(眾鼓掌)談到財產,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有兩個酒鬼在一起喝酒,其中一個說:「我真倒楣,我老婆拿走了我所有的財產,跑了。」另一個酒鬼說:「老兄啊!你還是挺幸運的,我的老婆拿走我所有的財產,但是她還是不走。」

師尊有沒有面子?師尊有沒有名譽啊?有沒有面子?有沒有名譽啊?師尊沒有名譽,師尊也不要面子。我不顧面子,我也沒有什麼名譽可言。我這個人也從來不告人,我已經說過了,為什麼不告人?「自他互換」嘛!很簡單,如果人家告我,我會怎麼樣?我會很難過,你想一想看,「自他互換」,變成我告他的時候,他會怎麼樣?他會很難過。我是一個行者、修行人,我都要給人快樂,免除人的痛苦,要努力精進去做這一些事情,甚至生命都可以捨掉啊!你還會告人嗎?「自他互換」嘛!人家譭謗我,可以。我不能譭謗別人。「自他互換」,這是修行的功夫,是我們密教的寂天師父說的。

以前,我們去印度旅行的時候,蓮慈上師她和蓮妙上師兩人住一個房間。蓮慈上師半夜爬起來上一號,她一看到蓮妙上師,她嚇得半死,她還以為遇到白無常。她說,她半夜起來上一號,回來到房間裡面,一看到蓮妙上師的臉,白的,非常的蒼白像一張紙一樣,而且沒有眉毛,沒有鼻子,只有嘴和眼睛而已。她嚇得用爬的。原來蓮妙上師晚上睡覺是用面膜敷面。師尊本身來說,我也是不要面子。這裡有一個笑話,小寶的媽媽正在家裡敷臉,貼面膜。小寶的媽媽正在家做面膜,塗成一張大白臉,突然之間有人敲門,媽媽就喊六歲的兒子小寶:「你趕快去開門,現在你媽媽見不得人,你去開門。」剛好是郵差掛號信,她一看到是六歲的小孩子,郵差就問小寶:「你爸爸媽媽呢?」他說:「我爸爸去上班。」「那你媽媽呢?」「我媽媽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情。」

師尊以前還是有用一點lotion擦一下臉,回到台灣,我發覺沒有用。為什麼?因為在美國擦一點lotion,因為天氣冷,擦一點lotion保護。回到台灣,因為台灣的天氣這麼熱,常常冒油,乾脆用水沖一沖就好,這個臉啊!不管了。有的人說,師尊的臉在台灣會被曬黑,紫外線,要擦防曬油。我說:「算了,年紀也大了,不要臉了。」師尊是任何一個時候,anytime,永遠只用水來洗臉,連肥皂也不用,什麼都不用,管他怎麼老,也不管。向來就是這個樣子。

六祖說:「不能常常輕視別人。」「自他互換」,今天這個很好,你要為別人想,不為自己想。師尊的臉,不要;師尊的名譽,不要;師尊的身體,不要;師尊的生命,不要;師尊的所謂「財」,不要。你還要什麼?全部放下。這樣會嗎?「無我」了。(眾鼓掌)我為的是眾生,為的是所有的聖弟子。所以,我拼命的是修自己的行,拼命的是弘揚佛法,其他可以不要。不為我自己,不用;師尊的臉也可以不要。若有人說:「你的師尊名譽不好。」「我們師尊本來就沒有名譽的。」「你們師尊的臉往哪裡擺?」你們可以這樣說,師尊本身是不要臉的,師尊也不要名譽的,就為了眾生,為了佛法。(眾鼓掌)

所以六祖說:「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你這個「自他互換」,不停止的「自他互換」,就是「念念無間」,這樣才是真正的「功」;你「心行平直」,「平等視眾生」,這樣才是「德」,自己修行自己的佛性,是「功」,自己修自己的身,是「德」,這才是真正的修行。我們沒有大小之分,大和小。我和所有的上師buddy buddy,和所有的上師都很接近,我和所有的上師都是一樣的,師尊並不特殊。有時候,師尊的修行比很多的上師還差,不只是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還有堂主、各位同門,你們的修行都勝過我,只是我現在比大家學佛早一點,早一點認識佛性,早一點知道一些方法,將來你們的修行都會勝過師尊。

師尊說大家的好,真的,你們的修行,將來一定都會勝過我的。師尊沒有大小之分,沒有什麼大上師、小上師、大和尚、小和尚、大修行人、小修行人,不可以這樣分。有一個笑話是,有一個小學老師,向他的學生解釋「乳」字:「這『乳』字,有時候也可以當『大小』的『小』。」像香港人最喜歡烤「乳」豬,烤「乳」豬就是烤「小」豬,;「乳」鴿,你到餐館去,會有「乳」鴿,就是「小」的鴿子。他解釋了半天,然後請一個學生出來造句。這學生就說:「台灣現在的房價太高,我爸爸他沒有很多的錢,所以他買了一個『乳』房。」老師一聽:「唉!你爸爸買了一個小套房,也可以說小房子,這時候不要用『乳』字。你再造一個句。」學生就說:「「我年紀太小,走到馬路上,連一米寬的『乳』溝,我都跳不過去。」老師一想:「哪裡是『乳』溝?還是只能用『小』字。『小』水溝我跳不過去,不能用『乳』溝。」老師說:「你再造句吧!一定可以成的。」學生說:「老師,我真的想不出來,我的『乳』頭都快想破了。」

師尊講了《六祖壇經》中,六祖講的兩個最重要的,一個:「不要輕視任何一個人。」因為輕視任何一個人,你本身說起來,你就沒有功德,而且你毫不知什麼是開悟,如果你輕視任何一個人,你就是沒有開悟。告訴你喔!開悟的人,不輕視任何一個人。(眾鼓掌)這是六祖說的,因為你輕視任何一個人,等於輕視佛性,毫無功德可言,這是第一個重點。第二個重點,你要「無我」,要修行到「無我」,沒有「大小」之分,沒有「自他」之分。所以六祖跟你說,你這樣「自他互換」,「念念無間」,什麼時候都在「自他互換」,常常為他人想,這時候,你就是菩薩了;常常為眾人想,常常為他想,你就是菩薩。(眾鼓掌)你可以犧牲自己,這才是「功」,一切平等,無「大小」之分,心行平直。你的身體,眾生的身體,一樣都是平等,「心行平直」平等就是「德」。你所做的行為,都合乎於道德,從來不會欺負他人。不可以欺負他人,不可以譭謗他人,不可以告他人,你只能修忍讓,「忍」和「讓」,這就是「德」。(眾鼓掌)你自己這樣修性,修自己的佛性,就是「功」,你自己以自己的佛性來修你自己的身,就是「德」,這就是六祖說的。

人生的事情,實在是很短暫,不是很長的時間,我覺得什麼都不要爭,佛陀說了一句話:「佛教是無爭的宗教。」你爭到最後,也是無所得。師尊體會到這些,師尊是整個放下。(眾鼓掌)你們想一想,這一生會得到什麼?自己想一想,這一生會得到什麼?真的,什麼都沒有得,但是你為眾生,修行自己的佛性,這才是「功德」。嗡嗎呢唄咪吽。

文╱真佛報賀蘭恭錄



BACK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llokitty888&aid=4069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