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障碍氾因
學習困難兒童中大多數對學習無興趣、求知欲低,經歷失敗的機會較多,容易形成自卑、自信心不足等不良的自我意識。因此,心理支持非常重要。通過心理諮詢可調整他們的情緒,激發學習動機,改善自信和人際關係,培養良好的性格。此外,這類兒童的家長也可能存在焦慮情緒,並採取不合適的教養方法。 家長要改進處理家庭問題的方法,創造民主、祥和、歡樂的家庭氛圍,改進與孩子交流的方式,樹立正確的教養態度並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同時,老師要了解並尊重學習困難兒童,幫助他們發展正向的自我觀念。 學習障礙現象,早在19世紀末即被西方一些醫學界人士注意到,並試圖從醫學角度進行治療。隨著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不斷發展,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找到行為訓練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感覺統合訓練就是這一階段的產物。到了80年代,教育、心理、醫學三者的有機結合成為解決學習障礙問題的法寶。在美國及部分歐洲國家,克服學習障礙訓練班遍及每一所學校,成為正常教育的一個分支。那些在集體中無法正常學習的孩子會被送到這裡由專門的老師進行認知能力訓練,目標是使他們能返回主流社會,成為正常群體中的一員。 我國對於學習困難的研究歷史並不很長,真正將學習障礙的兒童作為專門的教育研究是從80年代初期開始的。從早期的單純教育研究逐步過渡到教育、心理以及醫學相結合的綜合研究。研究的重點從探討兒童學習困難的特點及原因轉變到如何通過乾預措施切實改善他們落後的學習狀況。 據調查:學習障礙兒童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比例,一般說有13%的終生學習學生在某一項或多項功課學習上存在困難,按比例推算,我國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大約有6290萬學習障礙兒童。 因此,普及學習障礙知識,以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幫助這些孩子克服兒童學習障礙,是大面積提高我國義務教育質量,幫助學習困難兒童成功地邁入社會的重要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