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4/04/27 11:48:26瀏覽1494|回應0|推薦7 | |
2014.2.28 有人在城市之間旅行是為了好奇探索城市的祕景或美食,有人則是為了回憶往事情懷或昔日戀情,這天陪著阿宅走一趟鹿港,兼具兩種心情。 摩托車之行考驗著中年婦女的耐力,沿著74號快速道路橋下,經烏日、彰化市,終達鹿港,開出好多新路,還好不是我騎不然鐵定迷路。 假日遊客如織的鹿港,並沒辦法像昔日逛遍巷弄裡美學品味,尤其一二十年的變化之大,已讓我失去探索的興緻(就像淡水、九份)。此次之遊筆記完全是阿宅一手策畫,目標是鹿港第一市場美食兼看小鎮古蹟。 假日人真的很多,光是停摩托車就要停到龍山寺,再走到第一市場,繞了一圈幾乎都滿座,阿宅選了美食介紹的老全豬血麵線,我則跑去排隊隔壁的楊家肉丸,因為假日人多,老全攤位並不喜歡客人佔了攤位吃的是肉丸,只得吃完豬血麵線又移往肉丸店攤位坐(鹿港老闆都這麼小氣嗎?),害我吃得悶悶的。 吃完胃還是很虛空,跑去有店面的生炒五味,點了五味焿、爌肉飯、蚵仔煎(是不是太會吃了點這麼多),吃有店面的好處就是不會吃得很緊張。 ![]() 酒足飯飽後就是鹿港的巷弄老街亂走行程,鹿港古蹟超多,但開了眾多路後原味盡失,也就沒那麼留意。只逛了離市場近一點的九曲巷、十宜樓、興安宮,就轉至朝和餅鋪買了些鹿港茶點,最後亂入停車處的龍山寺環視一圈回家。 凌亂感是鹿港繼淡水、九份之後選擇淡出的玩耍區塊,未來可能只愛鹿港龍山寺這塊淨土。小鎮有小鎮開發的侷限性,鹿港的古蹟之多之美,僅次於台南,在追求美食之觀光產業是否忘卻了人文匯粹的輝煌歷史呢? 慶昌旁的龐大怪物為餐廳 花費 午餐花費283元 1.肉圓25元 2.豬血麵線35x2=70元 3.五味焿35x2=70元 4.爌肉飯40元 5.蚵仔煎60元 6.阿伯肉包18(蛋、黃菜)元 伴手禮 朝和餅鋪830元 1.鳳梨酥(喜餅)150元 2.綠豆沙(喜餅)150元 3.蒜茸餅150元 4.杏仁粩120元 5.日式紅豆小餅100元 6.口酥餅80元 7.牛舌餅80元 其他 1.鹹蛋糕150元+牛舌餅x2=150元+牛舌餅60元=360元 2.梅餅130元 3.有機茄100元 〔看照片解說〕 鹿港在古代有半邊井的美學文化,井的一邊在住家圍牆內,另一邊在牆外。鹿港富人將井鑿在靠近家中圍牆旁,一半位於圍牆內,給家人取用;另一半則位於圍牆外,讓路人或窮人能夠取水。多棒生活哲學,富之義來自於慈悲的滋味。 現代巷弄則見打井的器皿(見照片),天熱見此古早物清涼在心,也分外親切懷舊! 車埕古道 第一市場附近的車埕古道,在二十年前沒聽過此道,舊時商人穿著草鞋前往埔里做生意的必經之道,必來的景點為打鐵舖和玉渠宮,還可以在巷弄間看到TR磚。 玉渠宮主祭田都元帥,是戲曲工作者敬拜的神祇。關於田都元帥,就是戲曲南北管祖師爺雷海青,廟前兩尊守護獸為金雞與銀犬,與傳統石獅有所不同。樑柱上的交趾陶人物造型為拉南胡(高胡)的戲班子人物造型,下排也均為拉戲曲的藝旦。 鹿港九曲巷,範圍自泉州街起,經新宮口、王爺宮前、九間厝、瑤林街、低厝仔、暗街仔、六路頭(即今金盛巷),另一頭則分至美市街、杉行街、龍山寺。「九」為最大之陽數,隱含多數且巷內彎折多曲之意,故稱「九曲巷」稱(維基)。昔日逛九曲巷古意盎然,今日新舊對照少了幽祕之徑的探索樂趣。 超愛斑駁木門加鐵鏽,有種人去樓更寂寥的頹靡 九曲巷為何如彎折狹隘小巷弄,其功能具有: 防風:鹿港地區過了仲秋後常颳起俗謂「九降風」的東北季風,彎曲的巷道可讓風勢減弱。 防盜:巷道彎曲且岔路多,可分散盜賊兵力,令其無法直衝而來,形成易守難攻的局勢。 避邪:有一說鬼只走直線,故居曲巷內可避邪。(維基) 銃櫃為昔時民家為防止土匪入侵而設,可用為觀察、監守以及安置火器,鹿港在清朝中期是個著名的商業城市,行郊林立,民生殷富,各地歹徒無不對鹿港覬覦有加,時生劫意,因此不但在街路要處設「隘門」,而且建有雙重後門,並在樓上設立銃櫃,就是槍櫃。 猜這是做什麼用? 十宜樓是一座連結兩側房舍的跑馬樓,因跑馬廊與底下的金盛巷形成十字,且因「宜琴、宜棋、宜詩、宜酒、宜畫、宜花、宜月、宜博、宜煙、宜茶」,故取名為「十宜樓」。早期鹿港地區文風鼎盛,相傳十宜樓的主人,也是意樓主人(廈郊商行慶昌陳家),是位好客的文人雅士,建造十宜樓為騷人墨客聚會吟詠詩卷的場所。 而十宜樓隔壁可找到鹿港現存銃櫃。此一銃櫃高聳,為一中空之長方體,居上可俯察後街來往車馬,其間並開有銃眼三孔,防守形式十分理想。此行深覺有些變化,右邊的房瓦似乎某種程度上減失,卻看不出什麼差異。 甕牆是一種創意與廢物利用的巧思。在鹿港傳統民宅常見牆上裝飾,據說是早期建築匠師將喝空的紹興酒酒甕,應用作為圍牆裝飾。 早期鹿港商業發達,與大陸通商,往來兩岸需以船隻載運物品,船隻在空艙時易搖晃,因此裝載福州杉、唐山石、閔南磚或紹興酒甕等來壓艙,以求穩固船身。福州杉、唐山石、閔南磚是運用在建築民宅或廟宇,而紹興酒喝完之後,若要運回大陸重新裝酒則過於傷財費力,因此堆置的空酒甕被利用於建築裝飾,以稻草、黑糖、糯米、石灰攪拌,加以固定,甕少時形成甕窗,甕多時則形成了甕牆。(台灣大百科)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