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代的省思
2008/11/01 01:06:04瀏覽1798|回應3|推薦67

   

   

 

時間是一條永不停息的長河。

在某一個神秘的時段,地球上出現了人類。我猜想初期的人類可能日子過得渾渾噩噩,除了忙於尋找食物和繁衍下一代外,並沒有去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後來人類不知道從那裡學來用火烹飪的技巧,於是菜單變得豐盛,頭腦發展得更大更聰明,雙手越來越靈巧,也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一萬多年前冰河時期突然來臨,人類和動物大量死亡,全世界人口一度降到只剩下殘存於非洲的數千人。後來這些人有部分往外遷徙,他們的子孫逐漸散居世界各角落,人口再度成幾何級數增長〈註一〉。

兩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中國的孔子在一條河的岸邊對流水慨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那時全世界人口應該有數千萬。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西元前260 年〉,秦將白起長平一帶坑殺趙國降軍四十萬人。西元前206年楚人項羽坑殺秦朝降卒二十餘萬人于新安城南。

清朝末年,孫中山先生鼓吹革命,欲救四億中國同胞於水火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狂人希特勒屠殺數百萬猶太人。中國抗日八年死傷數千萬人。

西元1976728北京時間凌晨342分中國河北唐山市發生大地震,整個市區幾乎被夷為平地,24 萬人死亡。

西元20041226南亞海嘯奪走二十多萬條人命。

西元2008年,金融海嘯肆虐全球。中國人口超過13億,印度人口超過11億。在一萬多年的時間裡,全世界人口由幾千成長到超過65 億。

放眼未來:能源、飲水逐漸匱乏,全球溫室效應正在進行,海平面逐漸上升,耕地減少,氣候變遷,糧食危機浮現,全世界已經有數億人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甚至饑餓的狀態中。

放眼美國:窮兵黷武的布希政府幾乎已到達人人生厭的地步。長年征戰不休,國家債台高築,人民失業率攀昇,法拍屋到處可見。美國究竟還能當多久的超級強國?還是要步上大英帝國的後塵?參議員歐巴馬是否可以當選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非裔總統〈註二〉?他的生命會受到威脅嗎?

放眼台灣:來訪的中共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遭受攻擊,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被聲請羈押裁准,二次江陳會即將在台灣登場,藍綠政治氣氛詭異,山雨欲來風滿樓。前第一夫人吳淑珍繼續以健康理由拒絕出庭應訊國務機要費案,前總統陳水扁籠罩在重重貪污疑雲下,雖然已有 八名親信或人頭被羈押,他卻仍然到處嗆聲、全台趴趴走!這是另類的台灣民主政治奇蹟!另一方面,馬英九總統的聲望比今年五月二十日就職以來指數被腰斬的台灣股市還要慘!大俠上官鼎劉兆玄〉四面受敵,行政院改組呼聲甚囂塵上!

我走在台北街頭,發現年輕的世代〈特別是女孩子〉中抽菸的人變多了!從陳水扁的南線專案和兒子陳致中婚禮不收禮金的謊言,到16歲少年黃琪的滿口欺騙,上樑不正下樑歪,社會上說謊的人變多了,詐騙案時有所聞。

人類的價值觀隨時在變。台海兩岸的政治思想大異其趣,而「凡事向錢看」的社會風氣竟然是一致的。

我的世代終將老去、凋零。多氯聯苯中毒事件已是近三十年前的陳年往事,下一、兩個世代記住的將是三聚氰胺污染事件。朋友,你喝咖啡還放奶精嗎?

  

時間真是一條永不停息的長河,我逐漸被它淹沒。人類別無選擇,只能樂觀進取,繼續奮力求生,繼續在時間的長河裡載沉載浮

 

註一:此說乃根據遺傳基因DNA追溯的結果。

註二:如根據DNA追溯結果,嚴格說來所有現存人類都是非洲人後裔。

註三:我們這個世代到底是功多於過還是過多於功?我們大量消耗地球資源,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量物種消失。正在發生中的全球金融危機又可能讓我們債留子孫。地球到底能承載多少人口?人口是否膨脹太快?人類是否將盛極而衰?人類的前途如何?深思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80188&aid=2344705

 回應文章

NotImportant
Time changes, life changes
2008/11/07 03:28
Time has changed, life has changed.  All are changing constantly, the only thing doesn't change is "changing".
竹林過客(hc80188) 於 2008-11-07 19:56 回覆:

True.

You must have read I-Ching 〈易經〉.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更迭
2008/11/02 23:51

儘管只是滄海一粟

但我確實存在過

於這浩瀚宇宙的空間裡

隨著時間長河的流逝

一起牽動不可知的未來

於是 將不再遺憾

如何??


竹林過客(hc80188) 於 2008-11-03 21:13 回覆:

我總覺得,人在求生存的一生中能夠碰到相知相許的戀侶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如果在真實的世界中無此際遇,小說就多少可以有些補償作用了。

往事已難追,未來不可知,但濃濃的情衷,如歌的相逢,在記憶裡並不會隨時間而退色。愛情如此,親情未嘗不是呢?

只因有愛,生命雖短暫又何必有憾?


李小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雖然
2008/11/01 08:15

時代的長河在流、時空在變、但是、、、

類似的故事重複發生、只是人物不同而以。

竹林過客(hc80188) 於 2008-11-01 20:24 回覆:

正是如此。

自古以來,大多數人的命運由極少數人決定。

白起、項羽、慈禧太后、希特勒、毛澤東、蔣中正、布希等人,一念之差,多少生靈塗炭?

扁、珍一家之貪,多少人要跟著坐牢?

人,還是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