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政治學心得
2011/11/11 01:41:48瀏覽3368|回應0|推薦5

政治學心得
我國雖然是半總統制也就是雙首長制,可是實際運作起來仍是偏重總統制.
憲法明定總統有任命行政院長的權利但是並沒有包含免職權,
前一次政府8年換了約7位閣揆,新政府也換了一任閣揆,
雖然閣揆並無民意基礎,但畢竟總統是相對多數制下,所選出的單一總統.
目前運作最成功的是法國有所謂的換軌制,但問題在於總統是否能在
朝小野大的情況下,尊重國會選出不同陣營的行政首長,
目前最接近例子也只有前朝的唐飛內閣有所謂的百日政權,
當然執政黨雖然目前是一片融合,閣揆推出法案政策有國會多數的支持,

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少數民意的心聲,不然會形成多數暴力.話說回來,
唯一能制衡總總的只有閣揆的副署權,目前我所知道的例子只有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例如蔣仲苓升一級上將案,郝柏村等人以蔣經國
生前的制度來反對。原來蔣經國生前定下的制度,凡升一級上將者,
必須曾任參謀總長或有重大戰功,但蔣仲苓沒有以上條件。
結果此案撤銷。後來2000年的副總統都是民選的,
其實也是統統候選人挑的,很多都是個性溫和的人或是有國際觀
外交能力的人選,能代替總統出國進行外交.

我要講的是2000年後的閣揆權力小的可憐,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不曾使用副暑權,第二是一旦施政不佳幾乎都要自請辭職下台,
不管是總統暗示還是民意壓力下,不看後者,其實閣揆是可以選擇
繼續擔任的,因為除了國會倒閣,總統是沒有免職閣揆的權力的,
所以其實幾乎可以一起跟總統坐滿任期,國會不敢倒閣,因為總統隨後
也有被動解散國會的權力.總之閣揆不好當,不但有責任要擔,
功勞卻可能由總統接收或共享,吃力不討好,相對副總統而言.
這點是我問過我的憲法政治學老師的應該是不會錯,
總統依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對行政院長只有任命權,而非任免權,
在我看來總統就好比私人企業的董事長,行政院長是總經理CEO執行長,
董事會好比國會,股東會國民大會?現在都廢省費國民大會了,
總統制下的總統一元權力,好比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一般,
好處是不會有代理問題,但現金民主政治下,總統一任四年,
最多八年,跟私人企業不能比.

還一例子我參閱我國憲法與中國的憲法,原來台灣在76年解嚴之前,
是屬於威權獨裁,一黨執政,直到晚期蔣經國宣佈解除臺灣戒嚴、
開放臺灣外省籍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1988年開放報禁.
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決定,我相當佩服的是,他還默許民進黨的成立,
讓以前蔣介石時期的威權獨裁逐漸和平移轉到民主自由開放的政治,
相當不簡單.他也提拔本省籍的李登輝進入政治核心,
接者李登輝不管他門的功過,他有功的地方是,
他宣佈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他完成了修憲將總統改由全民直選,才讓台灣走向民主化,
他也成為第一任本土民選總統,這是一項不簡單的舉動,
權力容易使人腐化,他大可依循兩蔣時代的方式讓總統任期
可以不斷連任,但他終止動員戡亂,才使國父孫中山苦心規劃的
中華民國憲法,能在寶島台灣確實真正的實踐.整整等了50年以上.

所謂的動員戡亂,就是指於戰爭或緊急狀況時,公家動用全部的
人員、資源,以支援國防軍事活動,平息叛亂.但實際上除了
1958年的823砲戰外,台灣早已脫離戰亂,蔣介石為了一己權力之私慾,
長期霸佔國敏黨總體黨政軍權力一把抓,強人政治,
實在有違孫山中先生的主權在民,民主政治等等理念,
所以我國有再完美的憲法,其實實際上當時也沒有真正執行,
完全忽略民意,所謂的權能區分是人民有權,政府有能.
核心觀念強調直接民權.罪原始的憲法本意,
我國似乎是偏向內閣制,李前總統推動憲法增修之後,
我國政治體制由內閣制變為半總統制,總統與國會成員皆須有
民意上的基礎.修憲前後政府體制之演化由五五憲草法案的總統制
到民國憲法的內閣制,再到動員戡亂條款下的總統制,
到最後憲法增修條文下的半總統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更有趣 以下轉載

第一條就強調國家的基礎是某一階級的專政,從而使該階級的政黨賦有特權(例如法定其居於領導地位),而政黨特權與公民平等權利是互相矛盾的。憲法的這種自相矛盾使得它一方面被中國共產黨援引作為捍衛一黨專政的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又經常被用來作為要求中國共產黨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依據.

有人認為,相比於中華民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始終存在如下問題
1.國家主權歸屬不明確。中華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
並規定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雖有
「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但並無定義人民之內涵外延,
使得人民概念之外延可被隨意更改。


2.黨法關係混亂。中華民國憲法明確規定人民無分男女……階級,黨派,
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即廢除一黨專制。1954年憲法和1982年憲法尚顧慮到
國家並非一黨,故均未明確提出以中共領導為核心和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
而1975年憲法和1978年憲法完全不顧及形式邏輯,完全把黨和國家混為一談,
黨即是法。

這樣的憲法架構根本跟台灣的憲法差距太大,國共怎麼談統一?
但也不要橋不起這樣的政治體制,至少政府辦事有效率,
還能讓大陸經濟不斷成長日後我看除非大陸領導人能屏除毛澤東思想架構
放出權力勇於修改憲法,朝向民主化改革,國共才有談統一的條件,
我的統獨立場想法不同於任何人,至少我沒看過聽過人家跟我一樣
我是以經濟學家柏拉(瑞)圖角度去看,在柏拉圖最適情境下
最好是維持現狀 因為任何變動都會造成任何一方利益有所減損
有政治智慧的領導者當然知道維持現狀是最好的
要團成統或獨等以後政經情勢有變那是以後的事
此非單一個人會政黨就能主導一切 要兼顧大眾利益
時勢所趨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以後的是以後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芬圍成熟了才能水到渠成阿
所以現在的任何解讀我覺得都是多餘的

目前也只窺破一點心得,或許難免有所錯誤,但大都是我自己寫的心得
還在努力研讀政治學中的我...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usky&aid=58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