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故宮文物展
2010/01/07 01:06:13瀏覽1340|回應1|推薦4

故宮文物展                                                                文/hausky 1/7

前幾天1/1元旦跟以前同學去逛故宮的雍正文物展,真的是收穫不少,其實故宮很大,雍正文物展示在一樓C區,其他二三樓還好很多可以逛。元旦去又剛好免費,賺到。因為有看到不少東西我怕我不寫下來,我怕不久我會忘光光。

故宮大約十點開放,一直到下午五點結束,那天我跟朋友去,一開始先看清世宗雍正,他也只不過做了短短13年,比起他父親康熙在位61年,兒子乾隆60年都算少。那邊一開始都是雍正本身的手稿,奏摺他都親筆批文,他任用官員,很多要他們先附上八字,他還會幫他們批命,看他們是不適合做這個官職,的確是用心良苦,有些奏摺他回覆的字都比臣子還多,他凡事事必躬親,連一些省份的官員任用等小事也要親自校閱查核,聽說他就是在位期間,每日批改奏摺,操勞過度,58歲就去世了。也多虧他打好基礎,才讓乾隆皇,輕輕鬆鬆當個好命黃帝當了60一甲子,他本想繼續當下去的,後來是他不想超越他祖父,才退位的。其實雍正的親筆文書字跡工整挺拔,歷史對他評價是,「其英明勤奮,實為人所難及」。他的文物來看,很多也是看的出來他是個工作狂,因為他留下來的奏摺最多,不像那乾隆皇,超級多圖畫阿陶瓷,他都很愛欣賞,看完了都在上面蓋印章,康熙也有,嘉慶比較少。就乾隆最多。乾隆一生喜文喜詩,作詩曾多達四萬首。乾隆自認在軍事上有成就,因此自稱「文治武功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初期雖頗有功績,連續平定現今的蒙古新疆等地。但他繼位(1735-1795)中後期,張忠曾說,此時正是歐洲等國工業革命的開始,正是東西兩大帝國此消彼漲的分水嶺,隨後西元1800年乾隆去世後,英國荷蘭西班牙等航海技術優秀國家開始到處尋找殖民地,英國號稱18世紀的日不落國,原因是世界五大洲都有他的殖民帝國,後來中國太平天國之亂,庚子拳亂,內憂外患,被八國聯軍打的一蹋糊塗;如果當時乾隆皇帝能即時革新改造中國,著重西方的科學工業化,何必等到清朝末年的維新變法,都來不及了。人家洋人用洋槍大炮,清朝人還在用弓箭刀劍應戰,不輸才有鬼。這點乾隆要負很大責任,他中後期醉心於欣賞詩畫陶瓷,不知西方世界已逐步強大;1793年,乾隆末年,英國喬治·馬戛爾尼在中國停留的5個月內,對中國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調查。回國後,馬戛爾尼向英國議會寫出報告說:「中國是一艘破舊的大船,150年來,它之所以沒有傾覆,是因為幸運的遇見了極為謹慎的船長。一旦趕上昏庸的船長,這艘大船隨時就可能沉沒。中國根本就沒有現代的軍事工業,中國的軍事實力比英國差三到四個世紀。」

後來逛完雍正文物展,還好好多可以觀看,很多陶瓷書畫,圖畫從早期的簡單圖樣,到中國文藝最發達的宋代,圖畫已有立體層次感,有所謂的遠近,明暗消失點,看起來有立體感,還有清明上河圖。逛到一半時,有一位老先生也在看,我還在跟我朋友討論,很多圖畫都看不懂,他依說就點名那張圖應該是什麼唐後主李煜,旁邊還有乾隆嘉慶蓋的印章,真的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後來他又跟我們分析一張圖畫,之後我門就一直跟者他欣賞,他還一路解說,真的是專家。南京古稱金陵,他還說其中一幅圖畫的金陵城,它那畫中護誠河名約秦淮河,直接河道可以經過城們,方便船隻直接入城。他說秦淮河有幾條支流,很多我忘了,為何叫秦淮河,因為那是秦朝秦始皇時代修建改造的,人工挖呶引長江的支流到南京城,為何這樣做,據他說,秦始皇平定天下後,定都咸陽(今陜西中部),但秦始皇發覺金陵城有帝王之氣,他為了破此風水帝王之氣,才引長江水修建淮河流進南京城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破了南京城的帝王之氣,我仔細想想,歷史上南京城雖是中國四大古都,但是定都於南京城的朝代國家,似乎都未能長治久安,早期三國時代的吳國,到後面清朝末年,太平天國改南京為天京城為首都,作亂13年才被清朝平定,之後的孫中山的中華民國建立,也是以南京為首都,還有後來日軍侵華,最慘忍的南京大屠殺,南京慘死30萬人。最後抗日成功後,中華民國被中共擊退,最後落的偏安台灣,中共就相當聰明,選擇北京為帝都,至今尚且國泰民安。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我記得以前我的歷老師曾說,北方比較強勝,都是先北而南,先西而後東;北宋南宋,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戰國七雄最後由西邊邊陲小國秦國統一全中國,秦末劉邦揭竿起義,楚漢相爭,後來也是靠西邊的漢軍得勝,改朝西漢,三國時代由曹魏最後統一天下。但我卻很少聽到什麼南蠻王作亂由南吃到北而建立國家的例子。只有北邊早期匈奴,到後期女真蒙古,整個統一天下,到清朝後金滿清統一中國;仔細想想也對,北方乃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民族性強悍,早期漢朝匈奴就是很難以殲滅,更早秦始皇就開始修建長城以抵禦匈奴,游牧民族居無定所,南方嶺南或長江以南氣候溫暖,稻米甚至可以一年收割3次,北方黃河或長城以北,稻米小麥可能只能收割一次,他們吃不飽穿不暖,飢寒起盜心,當然會想南侵,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南船北馬,北方人高大,孔武有力,兵強馬壯,騎兵強悍,也比南方人有優勢。

後來跟者那位長者一路指示觀賞說明,好多什麼青銅器阿,比較有名的國寶有西周的毛公鼎,清郎世寧的百駿圖,郎世寧本是義大利人後來進宮被乾隆關在中國當成宮廷畫家,還曾參予圓明園的設計規劃興建,他引進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開創的明暗寫實畫法。還有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最愛的翠玉白菜,白菜的造型象徵女子清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都是象徵「多子多孫」之意。翠玉白菜與毛公鼎、肉形石共稱作「故宮三寶」。都是觀光客的必看之物。

展場中我記得好多外國人,有講英文的,日語的,韓語的,甚至香港的,好多專家在那觀賞,當然少不了大陸觀光客,早就聽說他們很沒品,什麼不守規矩愛亂拍照,又小氣,衛生習慣不佳,後來我剛好把外套放在展場外的地下室椅子上,後來五點看完,就不見了到處問都找沒有,我想一定是陸客才會幹走吧,才幾百元也要偷,真是的。

還聽那位長者說,台北故宮寶物有六十多萬件,大部分還在中國大陸,我們運走的約佔百分之22,其餘大陸北京故宮寶物可能還有至少268萬件之多,他還說我們拿走的都是精華,所以不可能送去大陸那邊觀賞,怕拿不回來說。原來他在故宮20多年,相當了解台北故宮的寶物,他還說你每次去看故宮的參展,都不一樣,不必怕重覆,很多參展物品都是20多年來第一次參展的,根本參展不完。很多故宮文物最多的除了中國還有美國日本英國,我想說奇怪,美國英國都有我們很多朝代的歷史文物,那根本就是他們搶來的嘛,我們的台北故宮都只有中國歷史的文物,沒有別的國家的歷史文物,不過我們也是運來的,故宮文物的市值應該好幾兆元跑不掉,很多都是有行無市的無價之寶,所以我們身在台灣,還算滿幸福的。沒事增加點文學藝術修養也是好的。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usky&aid=3662222

 回應文章

hausky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寫後記述
2010/01/07 01:13
雖只短短幾百字,寫了好像我記的晚上9點半多快10點開始寫的到現在1點才完成,很多都要查證一下歷史以免寫錯,如果有錯請大家不吝惜指正喔。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