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5 08:13:20瀏覽388|回應4|推薦116 | |
自從我國加入WTO之後,我國的產業結構及服務貿易制度等未再賡續調整,然而其他國家卻隨著時代的變動時時調整腳步,以致於當我們面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產業無法適應變動而適時調整。面對21世紀第二個十年全球經濟版圖的大變動,雖然目前與我國完成談判並簽訂FTA之國家有巴拿馬、尼加拉瓜、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等五國,但佔我國總體貿易量只有0.2%,即便與中國大陸簽訂ECFA其早收清單的貿易量也僅占我國貿易的5.84%。 最重要的是,我國在亞洲各國紛紛建立自由貿易區之後,我國已逐漸被邊緣化,尤其是在TPP或RCEP區域經濟形成後,將被徹底的排除在亞太地區經貿組織以外,屆時我國輸出的貨品將面臨高關稅等貿易障礙,而失去競爭力,進而可能危及國本。目前佔我國出口貿易地前五大分別為大陸、東協10國、美國、歐盟與日本,我國均尚未與之建立FTA,因此,加入區域性經濟組織將是當務之急。 要進入區域性經濟組織,其實農業與服務貿易問題是整個的重點,我國的農業面臨鄉村城市化,農村人力流失等問題,已不具任何競爭力,開放自由貿易,各農業大國的產品著量大價低的優勢進入台灣,如果不能從現在起提早順勢轉型為精緻農業或高經濟作物,屆時台灣的農業將不知何去何從。另外我國的整體服務業佔全國GDP的73.2%,但是所能提供的就業人口佔就業人口僅達58%,顯示我國的服務業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人口,或為薪資較低的便利商店的計時薪酬或百貨專櫃小姐,不論在質與量方面均尚待提昇,方能面對如新加坡等高度服務業國家,在完成自由貿易區之後,面臨就業機會與薪資結構變動所帶來的衝擊。 同時,自由貿易區其實猶如雙面刃,有利的是我國產品輸出到他國時,能與他國站在同等地位上而仍具競爭力,但是相對的國內佔全國企業97%的127萬餘中小企業將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國自民國50年以後中小企業興起,替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但是隨著時代的演變,中小企業面臨大企業尤其是跨國企業,挾著豐沛的資金與人力,如排山倒海般的湧進台灣,實在是顯得毫無招架之力,尤其是貿易規範,也隨著產品如19世紀列強般侵入而改變,因此,在民國70年至80年代間,興起一波中小企業轉移陣地到大陸或東南亞各國的風潮,二十年後之今天,隨著自由貿易區的形成,中小企業將面臨比二十年前更嚴苛的挑戰,如果無法順利轉型,將只有滅亡一途。 另外,中國「十二五」計畫將以提高內需與國民所得為目標,整個國家政策已經開始轉型往「世界市場」,將不再作為「世界工廠」的方向前進,在大陸台商當年因尋求低廉工資而轉進大陸的工廠,也將面臨人力成本提高,外銷減少必須轉出口為內銷的型態,如果無法順利將產品內銷大陸或提昇品質,結果勢必轉進其他勞工低廉地區。 待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