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地 21 天 (第三篇) 首次發放
2010/03/13 15:00:07瀏覽244|回應0|推薦1
下午,趕快找時間,讓團隊交接。我們剛到的是第三梯次,感恩前兩梯次的用心,已經幫忙找到許多線索,同時也奠下基礎。

第二天,先去拜訪維和部隊的指揮官。海地的國軍已經在多年前解散,只剩下警察維持治安,聯合國邀約世界各國派遣部隊前往協助維護和平,因而稱之維和部隊(peace keeper)。在海地的發放,需要維和部隊來協助維持秩序,否則群眾容易失控。

這麼多災民,如何敲定發放的對象呢?

需要與當地的政府單位、民間組織、或是教會合作,因為他們都是社區的領導人物,最了解該社區的情況。首先請他們提供受災戶名單,確定後,再給予發放單(vouture),透過他們來發給每個受災戶,作為進入發放現場的依據。為了避免偽造文書,發放單上都要有合作單位的彩色章戳與志工的中文簽名。

如此的作業程序,雖然耗時,但是能確保物資到達需要的災民手上。

拜訪完維和部隊,我們來到發放現場,這是一所貧童關懷中心,專門照顧孤兒,這些孤兒被貧戶收養,地震前,這個關懷中心提供伙食與上課,地震後,成為危樓,無法發揮功能,需要食物支援。

到達的時候,因為路面很小,同時許多等待物資的災民已經在排隊,我們只好停車在外面,步行進入。意外的是,有災民主動與我們握手問候,甚至擁抱表示他們的感恩之意,這似乎與外電報導的海地有很大的不同。

儘管發放前置人員很早就前往準備,但是八百多戶的物資的準備與打包,還是需要相當時間才能完成,還好有當地工作人員幫忙。

終於準備工作完成,可以開始發放。首先是發放儀式,為了表示對災民的尊重,海地國歌成為重要的節目。當孤兒們天真卻又認真的唱著國歌,臉上的微笑充滿自信,真是讓人看見海地這個國家的未來與希望。

90 度向災民鞠躬,這是向災民表示感恩與尊重,感恩他們,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幸福。這是我第一次參與國際賑災發放,給予物資的對象是一位老婦人,看到她滿臉的皺紋、疲憊的身軀、無助的表情,讓人心疼又心酸,眼淚差一點奪眶而出。

災民已經夠辛苦了,實不應再增加任何的苦悶,應該帶給她們更多的輕鬆氣氛,還是把淚水往肚裡吞吧。但願這些物資能帶給她們安慰與鼓勵,更是誠摯祝福災民們早日離苦得樂。

(待續)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kuei&aid=38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