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泡麵,餅乾之外的選擇
2009/04/29 13:46:33瀏覽1692|回應0|推薦1
簡介「MRE」(Meal, Ready to Eat )- 美軍個人即時口糧。 (實在讓人羨慕在美國當兵) 登山客,緊急食品,高速公路上優質選擇。

 美軍個人即時口糧,顧名思義,最初發明的目的,就是給美軍在作戰、演習、行進期間,不須烹煮即可使用的食品。它的前身,是個人戰鬥糧「MCI」(Meal, Combat, Individual),個人戰鬥糧「MCI」則由一般所稱的C式個人口糧「C-rations」演化而來。由於個人戰鬥糧與早期的C式個人口糧極為相似,後來也廣稱為C式個人口糧「C-rations」。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至1980年代初,C式個人口糧,一直是美國軍隊所使用的個人戰鬥糧。戰鬥糧與一般口糧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在戰場上所需要的烹調時間可以達到最少,罐頭、事先煮熟、或是冷凍乾燥食品,以及粉末狀飲品、濃縮固態條狀食物(concentrated food bars)等,都是常見的戰鬥糧。通常戰鬥糧的保存期限,可以相當長久。

 在美軍個人即時口糧尚未普及之前,C式個人口糧廣泛被使用,它包括六個罐頭,分別裝有:三罐主食、一罐起司、餅乾、糖果、一罐點心甜食、跟一罐附屬包。其中附屬包內含粉末狀熱調飲品、鹽、糖、塑膠湯匙、口香糖、一包香煙,及數張衛生紙。每箱十二餐的糧食中,平均附有三、四個開罐器。美國大兵通常將開罐器結在頸部的身份識別證旁,以便開啟下一餐的罐頭。由於健康因素考慮,西元1975年後,香菸就不再被供應。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越戰、韓戰,直到西元1983年美軍個人即時口糧「MRE」興起,C式個人口糧「C-rations」始被淘汰。

 美軍個人即時口糧是完全自給自足的伙食,一份口糧等於一餐。它的包裝,經過專門的研究與設計,可以承受不同程度的撞擊而不至損壞變形,讓軍人能夠在各種艱難的環境與情況下使用。每一年,軍隊都會就現有的口糧作調整與改變,包括口味的改進與開發,但其全餐的內容物,大致上不變:主餐、前菜、餅乾/麵包、果醬/花生醬、糖果、甜點、即溶飲品、辣醬、化學加熱袋、以及湯匙、火柴、糖包、鹽包、口香糖、衛生紙。其中即溶咖啡與辣醬在早期的沙漠風暴期間被加入,脫水水果也被有水分的水果替代。沙漠風暴後,不易被壓壞的麵包、耐高熱高溫不會輕易融化的巧克力、以及無焰式加熱袋則應軍情相繼被研發出來。值得一提的,能被微生物分解的環保湯匙,也開始取代以前的塑膠湯匙。

 至今,美軍個人即時口糧總共有二十四種口味,包括燉牛肉、起司煎蛋捲、雞肉煮麵、肉醬通心粉、嘉郡牛肉、海鮮濃湯、嘉郡/紐澳良口味什錦飯、鄉下濃湯等。一份全餐的平均熱量相當於1250卡路里,包括13%蛋白質、36%脂肪、51%碳水化合物,和軍隊所建議之日常礦物質與維他命攝取量的三分之一。一日的伙食由三份口糧組成。毋須加熱即可食用,但加熱後的風味更佳。加熱方法可利用無焰式加熱袋,或者在水中給它沸騰。其保存期限,按照官方數據,華氏80度/攝氏27度下,可保存超過76個月;華氏60度/攝氏16度下,可保存超過130個月。但實際期限,又隨著貯藏環境的溫度,可能增加或減少。通常越高溫的環境下,保存期限愈短;反之,在陰冷處愈長。最長的期限,可達十至十五年。據民間私人測試,其風味依然不變,至於營養成分,就無法保證了。

 由於特有的科技、特殊的包裝,讓美軍個人即時口糧便於開啟,而且打開即可食用,加以在營養與熱量的調配上,達到軍人每日所需的標準,種種優越與便利性,故同時是許多政府、民間團體組織例如紅十字會等,用來賑災、援助的救濟品。當然,有些野營山客也把它用來當作露營、野營食物【註一】。

 美軍個人即時口糧與冷凍乾燥食品最大的不同,在於兩點:一、毋須加熱烹煮 - 可以冷著吃,加熱後吃,直接由包裝袋取用,隨人選擇。二、口感風味遠遠優於一般乾燥食品。毋須加熱烹煮這點就不用多加解釋了,至於口感風味 - 因為其特別的包裝,基本上,它跟一般已經煮熟的食物,並無太大差異。濕潤、濃稠,外觀上,跟家裡所煮、餐廳所吃的一般食物,幾乎一模一樣,盛放在碗盤裡,根本辨別不出。

 為什麼它跟一般普通食物沒什麼兩樣呢?秘密在於包裝。密封條封口保鮮袋(retort pouches)讓事先煮熟的食物,得以長久保存。這種包裝,在西元1970年代最先被美國太空總署所測試使用,為的是讓太空人在外太空時,能夠享有更容易準備、更美味、口味更像家鄉菜的食物【註二】。測試的結果,令人非常滿意,於是,過去三十多年,密封條封口保鮮袋包裝的食品,在屢次的太空任務,總佔有一席之地。而這項科技,實際上由美國軍隊發展而來,最初設計給美軍個人即時口糧使用,沒想到成為太空總署的寵客。1980年代時,美軍的學術實驗室重新掌舵,開始研發更新進、更優越的科技,來改良先前的保鮮袋。最後促成五角大廈決定,將軍隊中舊有的罐頭、冷凍乾燥食物,全面以密封條封口保鮮袋所裝的食物更新、取而代之。二十多年來,經過更多的研究、改良,同樣的實驗室已經成功研製出最適合美軍在各式環境下可安心使用的保鮮袋,名字也由以往的「密封條封口保鮮袋」(retort pouches),進一步稱作「美軍個人即時口糧袋」(MRE pouches)。

 新進的三層式薄片密封條封口保鮮包裝,換句話說,就是由厚鋁箔以及塑膠層製成的彈性罐頭【註三】,是美軍個人即時口糧袋技術上一項大突破。採取過去一個世紀以來被廣為使用,極為普遍的食物保存技術 - 罐頭製造(canning),它的基本原理非常簡單:食物在罐頭裡煮熟前或是期間,被密封起來,整個過程,完全不會與空氣接觸。因為與空氣徹底絕緣,也就達到無菌消毒的作用,使食物不致受到污染造成腐敗。正是這樣的包裝,讓食物的貯存期限,大大增長,同時保有自然風味與原汁,所以口感比脫水以及冷凍乾燥食物還更像「真正的、正常的食物」。

 儘管現在的美軍個人即時口糧(MRE,Meal, Ready to Eat)風味不差,早期的產品卻是眾所唾棄,為它贏得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暱稱:「人人拒絕的伙食」(Meals Rejected by Everyone)、「幾乎不可食用的食物」(Meals, Rarely Edible)、「連敵人都抵制的伙食」(Meals, Rejected by the Enemy)、甚至「被伊索比亞難民拒絕排斥的食物」(Meals Rejected by Ethiopians)都出爐。又由於其膳食纖維含量較低,有時會引起便秘,所以也博得另一個稱號:「只進不出的餐食」(Meals Refusing to Exit)。幸好當今的食糧,已比從前好得多,口味上更是大有改善,但許多被叫慣的暱稱,仍舊被美國大兵們沿用。

 個人經驗,所嚐過的口味都還不錯。令人訝異地,比許多購物中心的美食街、或者學校餐廳所賣非人吃的食物都好過N倍。不帶全餐,只準備主食,野營行進期間,把它置於大背包的頂袋,利用太陽能加熱,待中午時分,即有溫熱的一餐享用,效果挺好。缺點是重量不輕 - 對於每天背個九十、一百多磅/四、五十公斤的美軍來說非常輕,對於背重僅二十或三、四十磅/九至十幾公斤的登山野營客而言,算有點重 - 尤其還得加上防熊罐。另一個缺點,是食物吃後所剩的垃圾(保鮮袋),不好處理 - 濕黏不講,還得擔心湯汁殘廚會不會漏出,這在熊常出沒的地方,的確有點麻煩。所以儘管味道佳,試了兩三次,我們就再也沒把它當正餐攜帶過。

 或許不是最理想的登山野營食物,它倒是很不錯的緊急救難食糧。登山、野營、健行時,以致家中存放的緊急救難背包裡,我都把它用來作緊急救難食物。緊急救難背包裡,存放有足夠兩人三天份所需的美軍個人即時口糧。平時作戶外活動,背包底也不忘墊著一包以應不時之需。

比較起台灣的C式口糧--餅乾,薑糖,橘子粉,牛肉乾的組合,口味有如天淵之別。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fred&aid=289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