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學了
2013/07/27 12:08:42瀏覽120|回應0|推薦0

開學症候群-學童篇iCare愛健康–Sep 05,2012

開學症候群和上班族的星期一症候群有很類似的基本道理,許多人會因此產生生理或心理上的狀況,對小朋友來說,很多時候因為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生理狀況就會比較明顯,像是頭痛、肚子痛,甚至會有呼吸不順的情況。心理部分,

則是因為離開原本熟悉環境到一個新的地方,可能會產生所謂的分離焦慮症,在適應新同學、環境及老師的多重改變下,產生障礙因而出現排斥心理,如果長時間累積沒處理,就會變成懼學症的狀況,這些都統稱為開學症候群。

開學症候群維持的時間長度可以從其成因來分析,一般來說,從放假到即將開學之間家長如果沒有協助小朋友先做好調整準備開學的生活習慣,就如同調時差的狀況類似,一般來說約需一週的時間來調整生理的狀況;而心裡方面,則會因為小孩的氣質不同而有所差異,適應能力較強的小孩,比較隨遇而安,但有些氣質屬於敏感型的小孩,有可能就會需要大約兩週的時間來調適。

如果小朋友開學後出現抗拒上學、學習效果不佳、鬱卒、沒有精神等狀況,家長及老師就要適當的評估及處理,幫助小朋友早日解除掉開學症候群的干擾。

 

陪孩童一起遠離開學症候群iCare愛健康–Sep 05,2012

家長該如何判斷小孩的開學症候群狀況是否需要就醫呢?

醫師表示,可以從三個專業來評估,包含是生理、心理及環境。一般來說,當小孩在抱怨生理症狀時,家長如果沒有具備較豐富的醫學概念,很可能太擔心而不知所措,所以醫師也建議,當第一次發生症狀時,可以先去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目的是釐清有沒有生理方面的疾病。

舉例來說,有些小朋友會出現喘不過氣來,有可能是因為換氣過度讓體內氧和二氧化碳不平衡,甚至因而導致手腳冰冷,在門診適當的鑑別診斷下來釐清實際狀況,可以先確認小朋友的生理狀況,再來做進一步處理。

但醫師也提醒家長,如果沒有診斷出重大器官問題,家長也不要因過度焦慮就一直帶小朋友換醫院診斷,反而可能讓小朋友因就醫而跟不上學校的課程進度,形成恐懼上學的惡性循環。

若診斷的結果生理狀況沒有重大問題,家長則可以進一步請教醫師是否是因情緒狀況或心理壓力所產生,醫師表示,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要能有良好的互動與共識,來協助了解及改善小朋友的狀況。

 

快樂日記 幫學童建立好身心iCare愛健康-Sep 06,2012

開學了,忙碌的家長該不該抽空參加家長日呢?

在開學之初,通常學校都會舉辦家長日,讓家長可以多瞭解小孩就學環境及授課內容,透過家長日來增加與學校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長真的抽不出時間來,醫師表示,學校的”連絡簿”也是和老師互動很重要的橋梁,對家長來說在忙碌之中也是很有效、有意義的工具。

醫師也建議,家長可以幫助小孩子寫快樂日記,去記錄毎一天發生哪些開心的事情,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說,當小朋友在思考的過程中,好的情緒賀爾蒙-血清素會分泌,幫助小朋友建立正向、健康的心理,對於身體也有良好的影響。另外,在週休二日也應該多帶小朋友到戶外運動,適當的運動同樣可以幫助分泌很多種對情緒很好的賀爾蒙,有助於小朋友晚上的入眠。

醫師最後提醒,建立小朋友能睡、能吃、能動的好習慣,對小孩來說,就能是一個往很好的身心方向發展。

 

開學症候群-家長篇iCare愛健康-Sep 06,2012

醫師表示,其實許多的開學症候群,不僅出現在學童身上,家長們也常常會有類似的症狀發生。尤其是家中有初次要上學的幼稚園小朋友或是獨生子女,要開始離開家中較長時間,常常有可能是家長會不習慣。

開學症候群出現在家長方面,通常是因為家長本身的不安全感,或是章魚性格想要掌握所有事情,反而造成擔心過度的狀況發生。所以醫師也提醒家長,要理解小孩原本就是要逐漸長大,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學習建立人群關係,家長不可能永遠陪在小孩身邊,所以不僅是要幫助小朋友做好上學的準備,家長自己也應該做好心理調適。

尤其現在少子化的狀況多,當小孩在學校發生狀況時,家長常會覺得是學校要負全責,醫師也提醒家長,應該和學校建立良好的互動,一起去思考小孩怎麼了?如何改善?以及以後該如何避免,建立老師、家長、學童三者間的良好三角關係。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dson586&aid=802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