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51215賽鴿消化系統疾病的主因及其防治對策
2015/12/15 09:27:23瀏覽4441|回應0|推薦0
賽鴿消化系統疾病的主因及其防治對策

賽鴿因病原微生物感染,危害健康及翔績甚大,尤以消化系統疾病至害性為最,在飼養管理中,因其消化疾病的保健、預防未做好,且被鴿主所忽略,進而危害了賽鴿的健康,鴿主豈能掉以輕心?而且與疾病感染的安全性治療計劃不能有效因應。而病急亂投藥,其對消化道以及健康的威脅至大,又有某些營養性障礙所引起的營養缺乏症,因未經疾病的檢查與判斷,而投用抗菌劑,其對賽鴿造成無形的傷害,鴿主豈能輕忽,所以平時與各類鴿病的防治工作,更宜有效防患未然,以降低因藥物的不當應用,而引起賽鴿的各項疾病。在飼養管理中,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現是例行性的檢查,發現不正常的、軟的或水樣性糞便,這是飼養者的檢查乃是常發現的問題,因為鴿糞的檢查,是較容易觀察,而且可確保掌握賽鴿健康狀況的一種方法,正常的糞便,常可發現到呈棕綠色似的大理石紋,而且含有一層由腎排出的白色尿酸鹽所結合的帽狀物,有時又可以發現糞便上常貼有軟毛。而不正常的糞便起源於腸系統或泌尿系統異常,劇渴或上述的混合性問題,極度的軟便或水便,不論那一種形狀皆被認定為下痢,(下痢有絲的,水性的滴出或者是噴液),尤其於近年來變成常發性,被飼養者認為是一種單獨的疾病,而非是疾病的症狀。

賽鴿發生消化系統的疾病下痢,乃有許多潛在因子,但是有些特別的鴿子也有許多水樣化的稀便,其理由諸如神經質,新生物,在消化道之外來物...等。所以賽鴿消化系統的正常與否在賽鴿健康維護上,實是刻不容緩現提供引起賽鴿消化系統疾病的致害性及其因應對策供參考;主要引起消化系統疾病之概要:

 巴拉米哥感染症:

本病屬於法定傳染病,沒有特殊療法,應以防疫來控制,近年來賽鴿感染P.M.V乃是一種常見的狀況,在爆發本病時,為突然的開始出現繁渴和很多的下痢,且賽鴿出現多變之神經症狀,諸如顫抖、斜頸、翅膀下垂、腳弱(軟腳)以及沒有能力且正確地去攝食。低度之平衡感、圓圈運動和側面之橫臥,任何賽鴿皆會感染,視其免疫狀態而定(註:免疫失敗,也易爆發本病)。


  病毒包含體肝炎:

本病目前為賽鴿之重要疫病,其感染致病為突然引起賽鴿之水痢,而且接著體重迅速流失,嗉囊空虛以及嘔吐症狀之呈現,急性感染之賽鴿,於24小時內死亡,本病之特徵為感染一歲齡內的年輕賽鴿,而且大部分發生於5-8月之間,本病時常並發嗉囊念珠菌症,披衣菌症、鴿痘、球蟲症、毛滴蟲症、鞭毛蟲症,以及敗血性大腸桿菌症。本病與新檢時,沒有發現任何變化,但是也許有中度的肝腫大和針點狀之肝壞死點,與食道、嗉囊、前胃的貼膜變的較為粗糙。本病目前沒有特殊疫苗可供利用。

嘔吐綜合症候群:

賽鴿嘔吐綜合症,類似非複雜性腺病毒感染,與比賽期因緊迫而突然引起,主要感染與年輕賽鴿,賽鴿感染時,鴿群衰竭為其特性,乃包括獨特的嗉囊空虛、嘔吐、極度地喝水和排出綠色下痢便,與12月齡內之賽鴿較易感染,而且時常發生與正在比賽中之鴿子,大部分病鴿介與4-6天間恢復,但宜預防二次性細菌之感染。

 疱疹病毒包含體肝炎:

本病與腸道疾病之判定,常可發現有口腔病變,且引起下痢時,本病仍應被考慮為消化系統之疾病在內。賽鴿疱疹病毒(P.H.V.)之感染,危害了呼吸道及消化道和肝臟,其症狀包括眼鼻分泌物、口腔、咽喉,食道和嗉囊可見黃色外膜或乾酪物,進而呼吸困難、嘔吐、嚴重者漸進而停止進食、體重流失,且其排泄物變成綠色水便,死亡介與48小時之間,主要引起賽鴿內臟器官之病變。

 輪狀病毒感染症:

本病主要為年輕鴿群之下痢症,且沒有特殊之藥物可供治療,其主要症狀除了下痢外,乃包括了倦怠和食慾減退,有68%之發病鴿與血清中,被檢出本病原之抗體,治療時以支持療法為主。

 環狀病毒感染症:
近年來,與2-3月齡之鴿又曾被發現感染本病,其主要之臨床症狀,為呈現下痢和能力衰退,組織學之改變,除包括了淋巴球的萎縮和組織細胞增多症外,尚有脾臟和滑液囊內嗜鹼性細胞核及細胞質內包含體之出現,在病鴿之大體檢查方面,消化管內被限制去呈現綠色污染內容物,本病與流行病學,沒有很明確記錄。但是環狀病毒所引起之消化系統疾病,往往被忽視其致害性。

 沙門氏桿菌症(即副傷寒):

乃感染S.Typhimurium,通常稱為副傷寒症,本病常被飼養者認為是可怕之細菌性疾病,因為嚴重感染,乃造成許多賽鴿的死亡或被迫淘汰,給鴿友帶來困擾,由於本病更能時常的、再次的、突然的爆發,更由於本病也能夠垂直感染於下一代,尤其於一個典型被感染之鴿捨中,任何年齡之賽鴿,感染時皆有一個下痢過程和高死亡率,一般好發生於斷乳前之年輕賽鴿,感染後某些賽鴿也許會顯示出神經症狀,諸如斜勁及平衡感失落,而且腿部和羽翅之關節處,也可見到典型之關節腫脹,體重迅速流失嘔吐等,因為種鴿也為保菌鴿,所以造成孵育率降低,以及中止量,也是本病之一特微。

 細菌和醞母菌的混合感染症

為白色念珠菌感染,也許引起賽鴿之嘔吐以及下痢症,細菌性感染包括假性結核菌、鏈球菌症,假單胞菌屬之感染症,以及大腸桿菌症,皆被包括在下痢症爆發之原因,而分技捍菌和鏈球菌(牛)在鴿子較為罕見。

 鞭毛蟲症

目前因六鞭毛蟲引起之賽鴿下痢,有漸次增加之趨勢,這些具鞭毛蟲之原蟲寄生蟲乃寄生於鴿子之十二指腸和小腸內,而且可排出於糞便中,當賽鴿偶然地食到污染之糞便和飲水時,病原體乃進入鴿子體內,形成二次性裂殖體。六鞭毛蟲於12月齡內賽鴿而言,仍是一種重要疾病,雖然於成長中的賽鴿也許是無症狀之帶原者,但是被感染之鴿子也許會呈現排出綠色便,(不是PMV-1之水液便),而且是無精神且不願去運動,隨著體重下降,某些賽鴿會有嘔吐、嗉囊內容物出清延緩,被嚴重感染的賽鴿也許會死亡。

毛滴蟲症:

毛滴蟲症或稱為口潰瘍,本病大都感染於口腔,咽喉食道或嗉囊,少見於臍或全身性感染。本病急性感染病例,乃被感染的鴿又呈現精神不振、羽翅褶摺 ,而且也許有黃色乾酪物披覆於口腔、咽頭、食道和嗉囊上面,但是類似感染於年輕賽鴿,可能產生臍炎和侵犯肝臟,同時被感染之賽鴿,於某些時候,可能有下痢之發生,且其腸內容物亦可能檢查出移動之毛滴蟲。

球蟲症:

本病除了病鴿外,其他大部分的賽鴿皆攜帶有少量的球蟲,高比例之球蟲指數,不利於比賽之進行,極大量的球蟲指數存在於成長中的鴿子,應緩和糞便中的球蟲指數,如果5月齡以內的年輕賽鴿,暴露於大量球蟲環境下,則嚴重下痢可能會發生,但於某些時候亦可能脫水致死。

 線蟲和絛蟲:

感染於鴿子的線蟲有兩種Lpillaria(Hair-worm毛細線蟲)和Ascaridia(Roundworm圓蟲)以前都較具特殊性,適量寄生結果為貧乏之行為、體重減輕和普通性的無精神,嚴重寄生,可見貼液樣之下痢,有時可見嘔吐,如果是高數量之毛細線蟲寄生,則下痢便也許有血液之污染,而且如果有大數目的第二階段圓蟲及同時幼蟲移形穿過肝臟,則可能突然引起賽鴿之死亡。且於線蟲類之毛狀圓蟲屬(Ornithostongylus quadriracliatus)本類線蟲寄生於十二指腸和小腸,而當其進入血液時,蟲體呈紅色,重度感染則引起出血性腸炎。賽鴿也許有許多不同種類之節蟲(Tapeworm)被發現,其感染之獨得,一般為食入中間宿主,如昆蟲、蝸牛等,中度感染時引起精神狀況不良,但於重度感染時,則有貼液性下痢便,尤其節蟲於賽鴿比毛細線蟲或圓蟲較為少見,但是於種鴿卻是常見的,所以線蟲和絛蟲感染賽鴿,其引起消化道之危害,鴿王切莫輕忽。

吸蟲症:

賽鴿因腸內吸蟲類感染,嚴重時,有時會引起出血腸炎,而致病鴿食慾減退,體重迅速流失,而且有高死亡率。其中間宿主為吸蟲(蛭)及蝸牛。蝌蚪及小魚類,因鴿子之誤食、或餵食不素之貝殼類,而至污染,引起賽鴿之消化系統病變。

披衣菌症又稱鸚鵡病:

其傳染性強,通常與呼吸道疾病或結合膜炎有關,時常與其它微生物共同並發,本病乃好發於五月齡以內之鴿子,而引起綠色下痢便,被感染的鴿子呈精神不振,跌坐、厭食且體重減輕或流失,於年輕之賽鴿死亡率高,眼鼻滲出液是同時發生的,所以披衣菌症造成了消化迫及呼吸道之危害,鴿主於飼養管理上,應注意群體的預防和治療!

雛鴿10日痢:

本病之感染,於哺育階段雖常發生,乃為一種感染於10日齡左右的下痢綜合症候群,目前漸次受到重視,其對10日齡雛鴿致害性,本病乃是起源於飲食和荷爾蒙失調之間的問題。應被考慮為雛鴿易發生之疾病。據相關報告:本病發生乃於PROLECTIN荷爾蒙之影響,父母鴿輪替孵量,而這相同之HORMORE刺激了嗉囊上皮細胞,使嗉囊增厚,而且嗉囊腺全漿分泌,產生名為鴿乳(crop milk)之物質,上皮細胞充滿脂質且脫落而進入嗉囊,它的形勢為脂肪性,類似白黃色米類的種子,以此來哺育幼雛。鴿乳之組成,大約75%為水份和高成份之proteinfat,於幼雛孵出10天左右,產出鴿乳始以增加比例之固體食物和水份來哺育幼雛,但某些原因下,父母鴿大量飲水,再以這些水來灌食幼鴿,也因此下痢乃在10日齡左右之幼鴿發生。因為幼鴿被強迫地去接受父母鴿哺育之不平衡食物和水,而且當它們下痢,而流失了大量之電解質後,這些幼鴿乃停止生長,而且更因10日痢之發生,被淘汰,但是據有關之試驗證明,如果父母鴿與幼鴿除餵養外,其餘時間給予隔離,則父母飲水之消耗量乃回至正常,且幼鴿之下痢也因而停止,所以如果有雛鴿10日痢之發生,營養之補充是必須的,如電解質、氨基酸、礦物質、維他命等,以增進幼鴿之成長、發育所需的熱量。

消化系統疾病之因應對策:

賽鴿因病毒性、細菌性、原蟲性及內寄生蟲....等,所引起消化系統之疾病,由上列即可窺知其至害性,所以鴿主與飼養管理上,安全性防治對策之有效因應乃不容輕忽,降低因各類病原微生物之污染,而危害了賽鴿健康的可能性,於此概要提供因應對策供參考:

(1)   鴿舍衛生管理及清潔工作,定期消毒計劃之擬定,以預防疾病之傳播。

(2)   免疫工作於病毒性疫苗之應用,宜有效執行。

(3)   擬定疾病發生之安全治療計劃對症療法之因應。

(4)   支持療法之提供,如營養元素之輔助:維他命、電解質、礦物質、氨基酸等。

(5)   病鴿之隔離治療或淘汰。

(6)   防止本病再度爆發之防治計劃,徹底執行,或改善飼養環境。

結論:

賽鴿引起消化系統疾病之原因,既繁且雜,但於各類疾病之安全性防治計劃,有賴鴿主確實執行,以減少因消化系統之感染,而影響了賽鴿群體之健康及其行為。所以消化系統疾病之發生,常因鴿主於平時各階段飼養管理疏忽所至,但為防患未然於各類疾病,鴿主於平時飼養管理上之例行性健康檢查,應詳細記錄,且賽鴿之習性及動態,更宜有效之掌握,以確保賽鴿群體之健康,降低因病原微生物之感染,而危害賽鴿健康的可能性。

                               以上轉載至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將立即刪除處理。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luchu&aid=388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