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13 06:10:27瀏覽3115|回應4|推薦35 | |
看完 《德語課 Deutschstunde 》 ,可以明白這本書為什麼在德國這麼樣地受到推崇與歡迎,因為其反應的不單單只是德國的民族特質,同樣也是戰後的一種反思。 如果想要了解一個作品,最好是從它的時代背景所衍生的環境下手。 作者描寫的年代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在二次大戰後,德國文學便有「戰後文學」的其中一個階段「頹廢文學」的產生,意即早先延續已久的處境,遭到現代化社會重組後的摧毀。 海因裏希 · 伯爾指出,最可怕的在於,現代人對這樣悄然無聲地改變渾然無所覺。有人說,這樣的摧毀是在更早以前,只是同時面對戰敗後的「退」,與現代化的「進」,更讓種種負面的情緒隨之而來,使得當時的文學以帶點諷刺、感慨與悲傷的方式呈現。 西德戰後文學共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945年~1949年)即「頹廢文學」,《德語課 Deutschstunde》屬於第三階段(1960年~1970年初),已脫離當時的悲傷,卻有文學政治化的傾向。 過去很多人一想起德國人,便聯想到納粹、猶太人與世界大戰的往事,所以對於德國人一直抱持著一種不怎麼喜歡的想法。但是對於德國人來說,納粹過去的行徑,他們也不覺得光彩。很多年以前,有次我朋友開玩笑地刻意在德國朋友面前行納粹式敬禮,便被警告不要做那樣的動作。《天使走過人間》一書也曾經提到ㄧ句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希特勒。」如果在當下的是你,你也可能會做同樣的事情。 在 《德語課 Deutschstunde 》中,傳達得便是ㄧ種對自身民族的矛盾情緒,同時暗示著納粹政權底下扭曲人性的負面意涵。主角西吉的父親是警察,為「履行職責」,沒收好友畫家南森那反政府的作品,甚至在戰爭結束後,仍陷入於「履行職責」的行動中。西吉為保護南森的作品避免遭到毀壞而行竊,如同他父親一樣,遠超乎他必須做的。最後被逮,而開始了對過往記憶的書寫。 透過西吉的筆下的回想中參雜一些幻想,偶爾穿插其他人描寫西吉的文章,人物角色生動地從那一幕幕場景中鮮活地走了出來。西吉個性並不強烈,因為一些原因,引發了偏執的可能,但是在越發極端的行為之下,隱藏著的卻是ㄧ份善良勇敢的心意。那些不了解他的,拿著放大鏡檢視他的所作所為的學者,任意解讀一番之後,都可以成為另外一些陌生的精神疾病,這又是ㄧ個諷刺「知識掌權者」的例子。 另外,「藝術」一詞,在不同的時代皆有不同的意義和重要性。經由禁止畫家南森進行創作一事,也可以瞭解藝術滲透人心的可觀性,所有的思想都隱藏於言語之下,感官的體驗交流中。若說「藝術」單純只為「美感」存在,而沒有其深度內涵,隨著時代的更迭而淘汰,也是必然的事。 即使在這樣資訊化的時代,對於其他的國家,我們所知道的還是很有限,尤其如果使用著我們不熟悉的語言時。作者藉由這樣的敘述,期待被了解的並不只是一個故事。人性本身就存在著很多種可能,只要懂得自省、努力與改變,我們每個人都該擁有允許被包容和被鼓勵的空間。 More... 關於「廢墟文學」: 喬瑟夫· 博伊斯( Joseph Beuys )介紹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