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堅持走困難但正確的道路!
2007/02/03 09:43:02瀏覽2045|回應1|推薦17

我在本網誌寫了「立場與專業」一文, e-mail 給朋友,老友吳其哲兄也 e-mail 給我一份他寫的「請堅持走困難但正確的道路」一文,回應有關日本外勞的問題。吳兄曾留學日本近十年,在日本的外商銀行當過經理,對事情有獨到的見解。我覺得他整篇文章不錯,特徵求其同意,貼在這裏。詩是我新加。

*********************************************

海上瀛洲碧靄煙,百年劫掠語蒼天。

東風何日招春雨?洗盡鉛華綠滿川。

*****

請堅持走困難但正確的道路

~為了世世代代,請勿在美麗的新店溪河畔興建高架道

                                               本文作者:吳 氏日文創始人 吳其哲

早期的德國面臨人手不足,德國選擇了容易走的路,引進土耳其等東歐外勞,由於文化的不同,外勞後裔所引發的文化融合問題,成為德國社會永久的問題。

同一期間,日本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但日本放棄容易走的路,選擇了困難的路。日本人並沒有引進外勞,以解決勞動力不足或沒有人願意從事的污穢、危險、辛苦的工作問題,因為他們知道後續的代價,遠遠超過日本社會所能擔負,因此選擇發展自動化,研發機器人、機器手,改善勞工待遇。這是一條困難、痛苦的路,但老天爺很公平,行走崎嶇不平的路,造就過人的實力。日本的製造業終於逐漸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的製造業王國,多年以來傲視全球,而日本的社會仍得以秩序井然,付出的代價最少。

但這並非日本人天生聰明,日本人也曾經選擇容易走的路,但直到現在卻仍後悔不已。高度成長期的日本,彼時也面臨道路不足、交通壅塞的問題,當時的日本人在主要都市,到處興建經濟、快速的高架道路。醜陋的水泥道路,宛如都市叢林中的「庫斯拉」獸,肆虐原本美麗的都市,原本以為只是區區一條道路,但是噪音不斷,只好再在兩邊增設吸音牆,效果當然有限,最早只是兩邊加高,但還是無法解決噪音。後來覺得還是不足,又改成拱形的隔音牆。增設工程仍在繼續,而維修工程的耗費也在繼續。高架道路所經之地,從此成為日本人永遠的痛。當然日本人後來後悔了。現在觀光客到東京觀光,可能覺得東京交通好像沒有在繼續建設。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日本人學乖了,改在東京的地底更深層,既不妨礙地面交通,也不破壞景觀,日以繼夜、默默地興建地下鐵,走「困難的路」。而在任期間改革有方的日本小泉首相在卸任之前,下令將經過歷史重鎮的日本橋附近的高架道路全部予以拆除,還給當地的居民蔚藍的天空與美景。完工後附近的景觀必定成為東京都民的日常休閒散步區,路過日本橋一的日本人將永遠記得有這麼一位有遠見的首相。

風光明媚的溫哥華西岸地區,多年來也面臨嚴重的塞車問題。非顛峰時間,一分鐘內就可以通過的獅門大橋,每天早晚兩次的顛峰時間,便要塞車一二十分鐘,甚至更久。如此嚴重塞車的問題,若在其他國度,早就增設橋樑或者拓寬橋樑,以便車輛通行,但溫哥華居民也選擇困難的路,寧可塞車也不要拓寬或增設橋樑。因為他們知道,環境與景觀一旦破壞,就永遠無法恢復。當然這個全球評價數一數二、最適合居住的地區的居民知道,交通問題基本上與馬路的寬窄關聯有限,最大的關鍵是與人類的自私有關。君不見,馬路越寬敞,製造商就製造越大型越豪華的汽車,來滿足人類的自大。當然,再寬敞的馬路,也滿足不了人類的貪婪。

筆者剛剛結束今年櫻花季 18 天的攝影之旅。每天塞車在擁擠的不能再擁擠的京都街道。這座美麗的古都,即使每年有數千萬國內外遊客,每天塞得動彈不得,也從來也沒有因為想吸引更多的遊客,賺更多的錢,而興起在美麗寬敞的「鴨川」兩岸興建高架道路的念頭。京都人深切知道,「愛護地球一分,地球將回報十分」的冥冥法則。而諾貝爾獎頒獎地瑞典第一大城斯德哥爾摩人當然更不會瘋狂到在美麗水岸邊興建高架道路了,雖然該地居民也希望交通能盡量順暢。

現在台灣台北美麗的新店溪畔,也面臨了抉擇的問題。環河高架道路,將沿著美麗的河畔高架,據稱是要為了便利交通。雖然居民團體的交通顧問報告顯示,該段道路的弊遠大於利,亦無迫切需要。且即使環河高架道路完成,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短短兩三公里前面就是以塞車見稱的基隆路段,高架道路完成之後,只是讓車子提前參加塞車的行列而已,絲毫無助解決塞車。何況解決台灣交通真正的問題,不是人人一台私家車的高架或高速道路,而是像日本一樣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例如高鐵等。我們要致力的是減少空氣污染、減少釋放熱源,我們需要的是高度文明歐美國家鼓勵的腳踏車或電動自行車專用道。

十多年前,泡沫經濟當時,我國人手不足,當時我們也是選擇了容易走的路,引進外勞,現在許多人失業在家;也是同一時期,在世界競爭激烈時,當時我們的企業,也是選擇容易走的路,垂涎廉價的土地與勞動地,企業、工廠大量外移。雖然解決了一時的痛苦,但卻喪失本來可以來得及的產業升級,改善企業競爭力的機會。

別忘了!我們只不過是這一塊土地短暫的「過客」!基本上我們並沒有姿意破壞大自然的權利。看看京都、看看瑞士等小城、小國所創造出的觀光及經濟效益有多大,就不難了解箇中道理!而號稱要致力推廣台灣觀光的台灣政府或台北縣政府,真的做了正確的決策嗎?

執政當局推動的「相信台灣、堅持改革」贏得不少選票!該堅持的不就是走一條困難但正確的路嗎?該堅持的不就是要給我們子子孫孫更好的環境嗎 ? 錯誤得決策,比貪腐還要嚴重。請主管大人們三思啊!

口口聲聲「愛台灣」的台灣人民啊,我們真有足夠的愛與智慧,去選擇走困難的道路,去愛這一塊土地嗎?還是要敗給只考慮眼前工程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的少數人,停留在自私自利的低文明國家嗎

小時後我們都學過:「尼羅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河,孕育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恆河孕育了印度文明」。河川不但在古代孕育了人類的文明,即使在現代也是凝聚居民對這一片土地的愛情的最好媒介。在日本,河川流經地的小學,每年多會舉辦放養魚類的活動。大人、小孩,阿公、阿媽,男男、女女,全部出動,人人手中捧著一個放養盆。魚苗在盆內抖動,閃閃發亮。一條一條的小魚,宛如一句一句愛的誓言,充滿希望地,從傾斜的放養盆中,快樂地游入河川。

從那一刻開始,居民走過河畔的心情,將不再相同。就如同曠世傑作「小王子」一書,瞭望天空的星星的情節一樣,從此,人們望著潺潺河水,就會自然想到小魚兒的身影。「它們長大了嗎?」「它們現在正在附近遊玩嗎?」「它們有東西吃嗎?」「有沒有被其他動物吃掉了?」 …… 。

放養運動促成居民愛護河川。不但不再將廢水排入河川,人人也搖身一變,成為河川的環保尖兵,如此,原本任意將廢水排入河川,或將廢棄物棄置河川的人,也變得不再如此肆無忌憚了,因為隨時都有成千上萬的眼睛,隨時都在守護著河流。現在,即使在東京的中央線,高人口密度的神田川裡,也可以看得見放養的鯉魚。京都著名的鴨川,當然就更不用提了,豈只是魚兒,白鷺絲、老鷹等等,各種野鳥,也日益增加。形成一幅一幅美妙的「人、動物、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

環河高架道路,絕非只是鄰近居民的問題。讓新店溪的美,成為大台北、台灣甚至如同京都一樣,成為世界的的公共財吧!希望有朝一日,當我們牽著兒孫的小手,散步在美麗的晨曦或夕陽西下的新店溪、淡水河等河畔,望著河裡成群的魚兒,我們能很自豪地告訴他們:「當年為了捍衛這些河岸,你的阿公、阿媽,都有挺身而出參加反對運動!」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712707

 回應文章

魯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關文章
2007/02/05 17:23

立場與專業----我們對政策需要更多的辯論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grotius6033&f_ART_ID=703462

如夢令(河觴)----讀「保護區土地 慈濟申請變更」報導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grotius6033&f_ART_ID=646976

道法自然

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grotius6033&f_ART_ID=17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