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1 13:13:24瀏覽3425|回應6|推薦18 | |
政黨的「黨」字是「尚黑」,在設計上應是理念的組合,但是事實上是一群利益的結合,崇尚的是利益的分派。利益分派,當然就會的私心,就會「尚黑」。所以民主政治,就須要有很多的制衡機制,自由輿論就是其中的一項。尤其在大媒體寫文章的有良心的政論者,透過媒體的論述和網路自由公民的批判,而使政黨的利益分配,盡量要朝公平的分向,不要太離譜。 可惜台灣媒體大部分有色彩。而且自由公民的網路論述,影響力還是很有限,所以常在大媒體寫文章的較有良心的寫手,就非常難得。政論家南方朔以傾藍的寫手,而常批判馬政府,就為未來如果綠營執政而批判綠營,建立了無比的公信力基礎。同樣的,傾綠媒體的政論寫手,在批判綠營的不當,尤有力道。今天看到一篇自由時報資深記者鄒景雯的文章:「檢視民進黨,看見國民黨[1]」,尤感振奮。 在文章中說: 「民進黨可能會問這份名單有什麼不好?社會則要問這份名單有什麼好?這份名單之所以不好,在於它不符合社會對民進黨的期待,社會對民進黨如果還有期待,是期待民進黨能夠做個非國民黨,結果,民進黨透過這份名單告訴大家:它只想做個小國民黨。甚麼是小國民黨?國民黨會做的,它也會,但是論段數,顯有不足,因此更不入流。 提幾個具體的,民進黨有派系存在,若是現實,蔡英文必須面對現實,大家可以理解。但是,高明的人有能力處理派系,平庸的人則是被派系處理,民進黨現在選擇何者?可以捫心自問。」 「現在出現在安全名單的人選,非常清楚可以歸類為蔡派、蘇派、謝派,還有綠色什麼線,這些人四、五十歲,好手好腳,或有些財力,為什麼不能到區域去開疆闢土,而要騎馬搭轎?是年紀輕輕卻廉頗老矣?或是沒什麼傲人歷練卻學會擺譜?還是去它的奉獻拚鬥,分封位子免於失業才是大要?」 「藝人參政不是壞事,但專注度要學得像雷根,家人的言行觀瞻也要有社會責任,不分區代表黨的標竿,民進黨決定以為表率,那麼大家就以觀後效,等著檢驗。」 講這些,都非常中肯,深得我心。目前台灣的問題,是傾藍的媒體,不肯批評藍營,傾綠的媒體的批評,國民黨又不在乎,國民黨只要閱聽藍媒的那一群支持者就夠了。同樣的,傾綠的媒體不肯批評綠營,藍營的媒體的批評,民進黨也不在乎,民進黨只要閱聽綠媒的那一群支持就夠了。而傾綠的寫手,也因為綠營在力量上已經夠弱勢了,又不忍心落井下石批評民進黨,導致台灣的政黨,是向下墮落,不是良性競爭。 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說壞到那裏去,也沒有,但是欠缺理想性,派系分贓,絕對是事實。民進黨是權力的乞丐,二○○八年剛從加護病房出來,目前勉強可以在公園散步走路,但是又開始揮霍健康,分搶權力骨頭。 這次不分區名單,被外界評為立法院問政冠軍的黃淑英,是國外碩士,重視婦女權益,被排在第19名,有可能選不上,在立法院不知做過什麼事的薜凌,被排在第13名,是絕對安全名單,你說有道理嗎?被排在27名的余莓莓,還是政治學博士,有媒體知名度,有闡述政見的能力,此外,排在21名的楊芳畹,也是國外碩士,是一個律師,當過立法委員,有法案的立法能力,會比薜凌差麼? 排在不一定安全的第17名的原住民立委陳瑩,社會形象不錯,有年輕人的吸引力,又是具有相當的音樂素養,是國外音樂博士肄業,有族群的代表性,會比排在絕對安全的第14名的余天差嗎?涂醒哲是公共衞生博士,當過衛生署長,及立法委員,具有專業能力,竟然列在第34名,是民進黨不分區名單的最後一名,當選機率是零,除了他沒有派系支持外,有什麼理由可以解釋嗎? 這次不分區名單,是用遴選的,而不是用黨員投票的,為的是怕人頭黨員產生派系分贓,可是遴選的結果,名單上竟然也有薜凌,而且多的是派系中人,反而如果黨員投票絕對可以選上的專業立委涂醒哲是最後一名,誰可以解釋這樣的結果?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