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1/20 11:20:30瀏覽216|回應5|推薦3 | |
我今天原本是想要上來罵人的。
然而卻驚見這塊被我荒廢許久的傾倒垃圾的地方,來了一位好朋友mozar,所以我如果這時候開罵,實在是太對不住他了。縱使我很清楚,被我痛罵的對象絕對不可能將他含納在內,但卻離不開他的職場範圍裡,也算是他廣義的同事。 我想,我不應該傷害mozar的心。 正好在mozar家,看到了一篇有關於探討「閱讀」的文章,於是乾脆把我古早以前的經驗搬出來嘮叨一下,當作是對mozar的回報吧。 *** 話說阿芬小學三年級的時候(距離現在大約是遙遠的9年前),那時的教育部長是曾志朗,他是一位雷厲風行決心要推行閱讀運動的優秀部長。在他的敦促之下,阿芬所就讀的學校也就因應著制定了一套「閱讀獎勵計劃」,大約就是按照提交讀書心得報告的篇數,依照業績數量,在學期末結算,頒予「閱讀小學士」、「閱讀小碩士」,以及「閱讀小博士」不同等級的榮譽。 培養孩子廣泛的閱讀興趣,一向是我從來不願放棄的一種經營,也是我在孩子的人生裡最先開始的一份事業,所以,阿芬在年幼時,早就是個書不離手的小書蟲了,甚至在小學二年級懇親會時,本人還被班級導師點名上講台,去對班上的家長分享如何引導孩子進入閱讀的世界的方法(當時真把我嚇了一大跳,我完全不知道竟然有這個餘興節目..)。 阿芬酷愛閱讀課外書的威名在外,由此可見一般。 那麼,我們怎麼可以不竭力爭取一頂「閱讀小碩士」的冠冕來威風威風呢?這是連想都不必多想的問題。 (「小博士」所要求的業績量,除非是用「重量不重質」、或作弊的手段,否則很難達成。而我絕對不鼓勵這樣不計手段來謀奪榮譽,那是在摧毀孩子的價值觀、和處世態度。) 我與阿芬一起制定了我們的作戰計劃,她同意每星期交出一篇讀書心得報告來衝業績。 從此,每星期日早晨,我把她丟在圖書館,讓她自己待在那裡(我們從來都是混圖書館的,那環境我們很熟),自己選書自己撰寫,我完全不干預,我只負責中午將她、以及一篇報告迎接回家。就這樣進行了一個多月,她越來越對「去圖書館」這件事意興闌珊,這是從前不曾發生的現象,所以我開始重新思考這個「閱讀計劃」。 從前我帶領小孩,一向以「混圖書館」和「混公園」作為每日不可少的必修課程。「混圖書館」的目的,不必我囉唆。 「混公園」的重要性,除了提供孩子每日的運動之外,同時也是從小訓練孩子學習人際關係、合作、禮讓、同理心的重要訓練,它可以在真實而且毫不作做的環境下,培養孩子至關重要的優良品格。 我的孩子們一向在這兩個地方優遊自在,我沒想到阿芬竟然開始認為去圖書館已經不好玩了。這件事非常嚴重啊,需要捫心反省。 每週一篇的讀書報告,份量並不算沉重,但它確實影響了孩子閱讀的興趣,以及限制住知識攝取的廣泛角度了。孩子變成了不是自由自在地鑽進自己有興趣的題材,而是費盡心思去「找一本比較好寫的」。 阿芬必須先「找一本好寫的」,把這件差事應付掉,然後才能沉浸入「真正想讀的」,但往往時間都「浪費」掉了。 我對於孩子的閱讀引導,從一開始就不侷限在文學類,所以我們對於「閱讀百科全書」,是稀鬆平常的習慣。讀科學報導、社會百態,五花八門天馬行空,我們享受知識的樂趣,悠游和分享,閱讀的材料可以是一整套的文學創作,或是僅僅一篇短文。 但是這些,太難以寫成一篇讀書心得了。為了求取「閱讀小碩士」殊榮,讓我們窮於應付,索然無味。 「媽媽知道妳不喜歡寫這樣的心得報告,」我們討論過後,我對阿芬說道,「但是我們已經做到一半了,讓我們把它繼續做完,下學期我們就不參加這個活動。」我向她保證。雖然這件事不一定符合我們的期待,但是做事要有始有終,這也是一種處事的態度。 阿芬同意。 那學期末,我們當然登上了「閱讀小碩士」的榮譽榜。但它對我們的意義,只不過是對於虛榮心的一個解脫,我們高興的是,從此又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求知的樂趣了。 這件事還沒完,水窮之處,怎知不是雲起之時呢? 阿芬因為被選去參加過一次朗讀比賽,自此就迷上了「上台發表」這種活動。 因為她課外書讀得多,題材涉獵得夠廣泛(不乏許多科學的見解),就很愛在課堂上發言。但是別人也要有發言的機會啊,她常常有不能暢所欲言的抱憾。 兩相結合,讓我想到了一個點子,於是四年級的懇親會,我向老師提出「讀書報告也可以口頭發表」的意見。我認為,你閱讀了一本書,如果寫成一篇文字,只有老師看得到,別人卻分享不到,這樣的效益實在太浪費了。 不如利用早自習的時間,由同學自由上台發表,一人讀書全班都可以分享,也可以誘發別人去閱讀,更可以訓練小朋友上台發表的能力。 可喜的是,這位老師採納了我的建議。 阿芬更加瘋狂地閱讀各種課外書,因為她在班上有一個「對手」。當然這種競爭是有趣好玩的,並不具任何敵對態度,因為那個「對手」也和我很熟,同樣也是「混圖書館」的小孩。 因此,阿芬小學四年級的班上,閱讀風氣鼎盛,但是「閱讀小×士」的產量很少,畢竟,口頭報告是沒辦法向學校提報「業績」的嘛! 但是撇開這種虛幻的榮譽不說,孩子們都真正地、狠狠地享受了一場閱讀的盛宴,根據阿芬當時每天向我述說那些發表的盛況,他們是獲益很多的。 對於PISA的評比,我國學童的閱讀成績低落,我一點都覺得不意外。 從學校對於閱讀的績效一率採計「讀書報告」的份量這一點,就非常可議。那些一學期可以讀上百本書的孩子,究竟它的內容是什麼?但是「重量不重質」一向就是學校的價值取向,九年之後的今日,依然沒變。 我常常聽到推動閱讀的團體質疑說,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只能接受「圖畫很多」的書,沒辦法提升為「文字取向」的書籍呢? 我常常想,如果所謂閱讀,就是「讀越多本越好」,那麼當然閱讀繪本是最好的選擇了,不是嗎?輕輕鬆鬆一天讀它個二十本,閱讀小博士唾手可得,有何難哉?連大腦都不必動一動呢! 是我們大人把「閱讀」這件事也量化了,這樣的閱讀運動,再推一、二十年,也是白搭。但是,不願意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不正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