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4/04 09:30:13瀏覽1388|回應0|推薦3 | |
回向偈 眾人齊唱「四塊玉」,餘蘊未消,旋律滿堂縈繞,廖老師把課程交棒給上圓下誠師父,師父隨口吟來便是一首新版 「四塊玉」,呈現當時情境的最佳寫照。 口讀經,心會意,吟唱詩詞心常愜, 德智齊學永無憂,華梵讀經,閒快活。 每次上完讀經課程,在廖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定都會在佛前恭敬合掌回向,「回向偈」是所有讀經家的成員們再熟悉不過的,而今在師父悉心講解後,又是另一番收穫與學習。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我們都具有成佛的種籽,要成佛就要有希望,「回向偈」就是最佳的祈願,故首句說「願以此功德」,而「功德」所指乃外在所做所行之「功」,而內在所想的善意為「德」。 而佛家的「慈悲」是指「慈能予樂,悲能拔苦。」就像一個牙疼的孩子,祖父心懷慈心,心疼孩子的痛,於是會希望不要拔牙,但父親心具悲心,堅持拔牙以去孩子的苦,兩者都是對的,是「慈悲」的展現。其要旨在告訴我們此刻做好事未來就能不苦,要我們做好人,當好孩子、好學生、好警察、好媽媽、好太太、好媳婦等。即便是不挑食等良好行為,以惜物愛物的心待物,這都是未來成佛的因。 華梵大學的校訓「德智能仁」也是很好的教學指導與學習方向,「德」是指德行、品德,「智」是智慧,「能仁」是釋迦牟尼佛,是「能人」,能教導我們成為兼具德智的人,也是「能仁」,能行仁道之意。 「回向偈」整體說來,即是我們跟佛一樣,希望我以後所行的善和所有的人分享,讓每個人都跟佛一樣做善事,將好的事情回向給大家,讓眾人都能成佛。我們都具有成佛的種籽,都能行善,目標是跟佛一樣,在此之前,要先行「慈悲」、「德智能仁」,然後皆共成佛。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