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2 23:37:04瀏覽864|回應0|推薦5 | |
2012-09-18 作者:方儉 /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蕫事長 天秤颱風重創蘭嶼,蘭嶼受災狀況令人擔心,但是總統、政府高官登島視察一圈後,都說問題不大,對於蘭嶼最大的潛在威脅──核廢料貯存場的安危也輕輕帶過,真的嗎? 「行政院蘭嶼重建小組召集人」陳振川趕到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視察。 台電核廢場的簡報羅列了 500 萬元的災害損失,其中最嚴重的是碼頭重建,需 250 萬元,其他從影印機、車輛、冷氣等不一而足。 惟核廢場輻射是否外洩問題,則是避重就輕,又輕描淡寫,台電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陳振川聽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來視察過,就沒有深入了解。 各界質疑 台電淡定以對 陳振川既未帶儀器設備重新檢測輻射值,也不深入了解,就對媒體把台電的說法照本宣科。 反而是國內外記者、學者,包括日本 TBS 電視台、日本櫻美林大學中國地域研究教授中生勝美,及首都大學健康福祉學部放射線學科準教授加藤洋在天秤颱風後,至蘭嶼調查核廢料的輻射影響,希望能夠進入現場實際考察、偵測,但被台電以「上面交代不可進入」為由拒絕了。 加藤洋以手持式輻射偵檢儀在蘭嶼各地進行測量,發現東清、蘭嶼垃圾場一帶的輻射劑量異常超高。 最令人吃驚的是,朗島海邊的劑量超過 30 微西弗,約為蘭嶼環境背景值的1000倍以上;朗島派出所的劑量也很高,中生勝美直呼:「這種輻射劑量已經超過福島核災的警戒區!」 9月2日加藤洋等人在蘭嶼馬總統到蘭嶼勘災,但最重要的核廢料貯存場卻「過門不入」,讓環保團體傻眼。 進行環境偵測,發現不同地點都出現輻射異常高的「熱點」。 雖然這些熱點和核廢場距離不一,但經過海流或其他因素,或是含有輻射的垃圾,被當成一般垃圾進入垃圾場,都可能是造成輻射值異常高的原因。 蘭嶼屢次傳出受到輻射汙染的消息,因為區域小而分散,一直無法找出原因,再加上台電、原能會一向以輻射「滴水不漏」否認民間偵測結果的傳聞。 中生勝美特地在 9 月 3 日離開蘭嶼前拜訪朗島國小校長,希望社區的民眾能夠幫忙蒐集食物樣本,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祕書長希婻.瑪飛洑,則希望能夠立即在蘭嶼建立一套輻射測量系統,以保障蘭嶼居民的健康安全。 當蘭嶼傳出風災災情時,環保團體就呼籲台電、原能會應立即公開偵測蘭嶼核廢場的輻射值,以昭公信,但是台電就是不願面對外界的要求。 存放逾 30 年 鐵桶都爛穿 天秤颱風襲擊蘭嶼,重創西北角的椰油村,而位於東南角龍頭的核廢場相對影響較低,但大家可以看到,在十九級強風下,自然力量對人造建築物的破壞力。 當年草率興建的核廢料暫存壕溝已經超過 30 年,已到了報廢年限,再加上海風、日曬,加速其老化不堪使用。旁邊的山坡、大塊礁岩,也令日本專家學者不安,但這一切,台電、原能會都以無比的淡定面對。 參觀人士在現場發現,核廢場的壕溝深入地下 3 公尺,水泥板構造十分粗陋,並非完全密閉。 在 1981 年啟用時,只是為暫時存放而設計,因為當年可以將廢料拋棄到海溝裡,但後來國際公約禁止放射物質海拋,所以一桶也沒拋,全部放在蘭嶼,累計 9 萬多桶,一放就超過 30 年。 因為蘭嶼的海風鹽分以及日曬雨淋,加速核廢鐵桶老化,不少已完全腐蝕、積水,許多鐵桶完全銹蝕穿透,讓裡面的輻射物有外洩的可能。 但根據核廢場的紀錄,每一次排放都是「合格」,完全不符合常識及專業要求,鐵桶都爛穿了,可能沒有輻射外洩嗎? 這 30 多年來,海水、雨水滲入,每年可能有七、八十噸含核廢料輻射的汙水流出。 沒有人知道到底蘭嶼核廢料場排放了多少的輻射汙水,之前檢整重裝階段,還有數量不明的輻射排放。 長期累積的低劑量,是造成蘭嶼各地輻射劑量異常增高的原因,現在連日本學者都來關切。沒有核災的蘭嶼竟因人為因素,讓蘭嶼局部地區比福島核災警戒區輻射值更高。 有一天如果黑潮把這些輻射帶去日本,可能演變成國際事件,日本除了會向台灣索賠,還會重創台灣的國際形象。 核廢場成本低,遠超過當年「暫存」設計目的,長期的輻射外洩風險,讓蘭嶼數千達悟人有滅族的憂慮。 台灣人把核廢料放在蘭嶼,本身就是一件不人道的國際醜聞,而且這種臨時的貯存設施,安全性與輻射防護條件都很差,如果像天秤颱風這樣的風浪集中在核廢場,可能會把核廢場摧毀,引發全球矚目的核廢料災難。 台灣無法承擔這樣的風險,但政府為何不把核廢場遷出蘭嶼? 自 1996 年停止把低強度核廢料運往蘭嶼後,台電核電廠即自行就地貯存核廢料,為了省錢、省事,得過且過,把台灣暴露在另一場巨大災難的陰影下,而不思作為,才是政府最大的危機。 本文轉載自〈今周刊〉820期,感謝〈今周刊〉提供公益轉載。 高科技建設的亞特蘭提斯一夜之間陸沈,與〈核能電廠〉遺毒是否有關,值得深思! 每個人都不願突然失去既有的福利,不問來歷是不是清白,可歎身在曹營貪瀆久了,積非成是,良心已溟滅,早已忘掉民間尚有受苦受難的同胞! 因此,許多官員對於貧富懸殊的現況,故意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