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敬以此篇了義精彩『心經』心得呈獻給所有各宗教好朋友共享〈上篇〉
2007/02/05 00:30:57瀏覽513|回應1|推薦11

禮敬大善知識老師  lotus4401 生命愛徒 高明了義的心得分享

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lotus4401

謹以此篇了義精彩心得呈獻給所有各宗教好朋友共享

《抱歉因篇幅過長,分上下兩篇刊載》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善知識老師lotus4401 生命愛徒 心得報告

                       《上篇》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孫慧風由藏文轉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及菩薩

摩訶薩眾俱。爾時薄伽梵等入甚深觀照三摩地特異法門。復於爾時。

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普●觀察。

照見彼五蘊等自性皆空。爾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

白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羅蜜

多行。應如何修學。作是語已。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告具壽舍利子言

。舍利子。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

應作如是觀。如實觀察彼五蘊等自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故舍利子。

一切法自性空。無相。不生。不滅。無垢。無無垢。不減。不增。

是故。舍利子。空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諸行。無識。無眼。

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

無法。無眼界。乃至無意界。乃至亦無意識界。無無明。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是故。舍利子。諸菩薩眾。以無所得故。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住。

心無障礙。亦無恐怖。超越顛倒。究竟涅槃。三世常住一切佛。

亦依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證正覺。

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真言。是大明真言。無上真言。無等等真言。

能息一切苦真言。真實不虛。即說般若波羅蜜多真言曰。噶得噶得。

巴阿惹噶得。巴阿惹桑噶得。菩提。娑哈。爾時薄伽梵。

從彼三摩地而起。授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彼如是。彼誠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應依汝所顯示。一切如來

悉隨喜。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

及一切在會大眾。並諸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皆大歡喜。現前讚揚薄伽梵所說。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得報告文稿》

在講解「金剛經」之前,我們先來看「心經」,如果我們看懂「心經」本文中間要緊的那一段,那麼「金剛經」就全部都能解開。

這裏有兩篇「心經」,上一篇是唐三藏法師玄奘大師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下一篇是孫慧風女居士由藏文轉譯的「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心經」不管在南傳或北傳都有。我在電腦網頁上找到七篇「心經」翻譯本,有英文譯本、有玄奘大師譯本,其他五篇有藏文或日文翻譯的,從藏文或日文翻譯的「心經」比較完整,但是玄奘大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常精簡,我們以玄奘大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主,孫慧風居士由藏文轉譯的「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請對照著參看。

經者徑也,是指示我們修行的道路。惠能大師〈壇經註一參請機緣第六: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讀經不明己,與義作讎家‧〉說:讀經的目的在明白自己,如果讀經不能明白自己,就是與佛所說之義旨不相應(與義作讎家)。如果讀經讀到的只是名相的解釋、或佛法(方便法)的解釋,這是「非了義」式的讀經。真正的讀經是當你讀完經文以後,能夠發覺自己的思想、行為或生活上,跟經典上有什麼不符的地方,然後才能修正,使自己能符合經典所講的「了義」法則,這才是真正的讀經。同樣的,聽聞佛法也是一樣的道理。

註一  壇經:六祖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曹溪原本〉

「心經」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註二〉:色、受、想、行、識,也就是自己。而觀自在菩薩能夠「觀照」、見解到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

註二  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1.色:就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

2.受:就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

3.想:就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

4.行:就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

5.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

在此五蘊中,前一種〈色蘊〉屬於物質。後四種〈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心〉的五種要素。

觀自在菩薩,祂依據「觀照」的法則過生活。祂是「觀照」:一切有為法 〈註三〉,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在金剛經如此講的〉。

註三  法:指一切的事物。一切事物,不論大的小的,有形的或無形的,都叫做法。

有形的叫色法,無形的叫心法。

1.有為法〈另參註四〉:指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理〈註〉法。

2.無為法〈另參註四〉無因緣造作的理法,也就是無生滅變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註〉 理法:法寶中的四法「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

佛法的高明處就在「觀」,「觀察」外面的「色」,「觀察」裏面的「受、想、行、識」。發現「五蘊」都是在有眾多的條件〈因緣〉聚集下 〈註四〉產生,而形成「有」〈就是聚〉。而後當眾多條件裏面的某一個必要條件或微小的條件改變的時候,其他條件跟著一一轉變,結果原來的「聚」,不管「有形」的「聚」或「無形」的「聚」,就會因著變化而散掉,這個過程稱為「成、住、壞、空」,在這裡我們稱之為「聚散」。藉著「觀照」,就能看見所有事物後面的「聚散法則」。有形的「聚」或無形的「聚」,它不會永久存在,看似同樣的條件也不一定會產生同樣的「聚」,因為中間還有我們所不知的條件存在,以及我們已知條件的細微改變,所以它的結果會有許多變化,是不確定的,有人將這稱為「無自性」。

註四 聚散相對於生滅,一切萬法皆:因緣聚而生,因緣散則滅。

生滅:依因緣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緣分散而無叫做滅。

有生有滅是「有為法」。

不生不滅是「無為法」。

根據佛教的中道思想來說,一切有為法的生滅,都是假生假滅,不是實生實滅,若是實生實滅便是無生無滅。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什麼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當我們能「照見五蘊〈註二〉皆空」,這樣的生活,就叫做:「深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是過彼岸得成就。惠能大師說:「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但是「般若」又比我們所說的「智慧」大一點、多一點、高一點。因為講到「智慧」會讓以為是人所說的「知識」,見多識廣,好像這個人有「智慧」,其實那個〈智慧或知識〉不是般若,「般若」是指原來具備的能力,這個「般若」是指本來面目〈那個能〉,所以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它一定有一個結果,即「照見五蘊〈註二〉皆空」,所以當我們無法「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我們就曉得自己不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倒過來看就懂了。觀自在菩薩能夠「照見五蘊皆空」,所以祂可以度一切「苦厄」。雖然世間有「苦厄」,可是當我們活在「般若」時,是不以「苦、樂」的角度看人生,依人的角度看仍是苦,「外面」的事情也沒有改變,但是「裏面」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個才稱為度一切「苦厄」。而不是說我們到了某一個地步,一切壞的事情都不會產生,它不是這樣解釋的。

另一篇孫慧風女居士由藏文轉譯的「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時〈爾時〉薄伽梵〈釋迦牟尼佛〉等入甚深觀照三摩地特異法門。這個時候〈同時〉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亦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在此我們瞭解原來在生活裏面能不取、不捨、不染著,觀照五蘊〈註二〉,如實知五蘊的時候就稱為般若波羅蜜多。這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向觀自在菩薩請問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應如何修學?因舍利子覺得觀自在菩薩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行,很好呀。所以請問說:我要怎麼樣才能去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觀自在菩薩告訴舍利子:善男子。善女人。欲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應作如是觀。如實觀察彼五蘊〈註二〉等自性皆空。觀自在菩薩說:要欲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者。應作如是觀。所謂的深般若波羅蜜多,簡單的來講,就是不斷的保持在「觀照」當中,應作如是「觀」,即要如實「觀察」彼五蘊:「色、受、想、行、識」自性皆空。自性皆空的意思,不是一般人認為的「空無」,而導致有消極的味道。而是我們以本具的「覺」,掌握我們能掌握的條件,因生命成熟度的不同,有掌握得好的,就做出適當的行為,達到「諸法如義」的程度;掌握得不是很恰當的,做出來的就不合乎三界〈註五〉的法則,而無法得到肯定。所以最後的結果能否適當是不一定的,故稱五蘊自性皆空。「緣起性空」是很積極的,關鍵在於中間「覺」的掌握,鼓勵我們要隨時保持覺知,因為眾生保持覺知的程度不一,所以後面的結果也是不一定,所以才叫做自性空。這個懂了以後,我們繼續看下去。

註五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1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眾生居住的世界。

2色界: 是無淫食二欲還有色相的眾生居住的世界。

3無色界:是色相俱無但住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眾生居住的世界。

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來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為目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色」就是我們的四大,四大其實就是自性空的反射。如果你的心情是愉快的,你的身體自然是好的。如果你的心情是憤怒的,你的肝一定是不好的。所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國儒家文化在辯證推論方面比較寬鬆,以中國人的觀念去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兩句,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完全一樣,所以會認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是多餘的。但是印度文化跟我們不一樣,印度的因明學〈邏輯學〉推論比較嚴謹,「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說色與空沒有差異,而沒有差異並不是相等;還要補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能表示這個空就是等於色。這是有道理的,例如「冰不異水,水不異冰」,沒錯,但是水與冰在外相上確實不同,所以依印度因明學就必須在加上,「冰即是水,水即是冰」才能確定的表示,冰與水的本質是相同的。中國人習慣上不分得那麼精確,不過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在我們對佛法的認知上不應產生困擾。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的意思是說:我們外在有形的「色」,是我們真正「本性空」的投影。所以一個是影子,一個是形體。影隨形轉,我們自己的身體一移動,影子也隨之移動;身體做什麼樣的表現,影子就跟著什麼樣的表現。所以這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它是說,當我們不是在大徹大悟階段的時候:我們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的意思是說,你怎麼知道他裏面的情形呢?你看他外在身體「畏縮」,心大慨就處在「鬱卒」的狀態。身體怎樣,心就怎樣。眉頭一皺,你就曉得他是憂愁。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後面又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你為什麼有此感受?因你的生命的特性,後面真正生命的特性有被某種「垢」染著,所以你展現出來就容易有感受。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以成敗論英雄為價值觀念的人,當他外面不很成功的時候,他的感受就「下沉」;當他外面很有成就的時候,他的感受就顯得「意氣風發」。所以他的感受是「反映」他的本性是被什麼東西「遮住」了。他反應出來這個受想行識亦是空的反應。當我們去「觀照」的時候,我們是從「有為法」〈註三〉去「觀照」的,可是剛開始的時候,不像菩薩的:一切有為法 〈註三〉,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菩薩是把它看成「如夢幻泡影」。可是我們卻以為它是真有,就依著那「有為法」的變化,而心情就隨之起伏,你的色〈即:外相、氣色、行為、動作、言語〉就鈍了。感受高興的時候,外相就很好,所以就落在「某人氣色如何?」的層次,而常以外相來論人。這可不可以?這是可以的。因為,起初的「觀」,就是「觀」這個外相。然後慢慢的他會發覺他的「察覺能力」越來越強,他可能有一天突然自己發現,或從善知識多聽一些佛法,曉得這些條件不會永遠恆久存在,所以他就有「如夢幻泡影」觀念的建立。他慢慢就解開了解開了,慢慢的能夠去進一步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看本來認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現在以不一樣的層次在「觀」,繼續「觀」下去。

「心經」在這裡講:一直繼續「觀」下去,一直繼續「觀」下去,他從受想行識一直「觀」下去。從有形開始「觀」,一直「觀」到無形。裏面的感受也去「觀」啊!你的回憶也去「觀」啊!你的動機、念頭起來,也去「觀」啊!你的觀念,就是累世以來的習性所形成的那種意識判斷價值體系,你也去「觀」啊!一直「觀」,一直「觀」這個時間一定很久,不會馬上成功,一直「觀」,一直「觀」,「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慢慢如是「觀」,如是「觀」「觀」到有一天,突然發現是誰在「觀」呢?這才是關鍵所在。金山活佛每天晚上都跑到山上念佛:「誰在唸阿彌陀佛」。金山活佛他不是唸:「阿彌陀佛」,金山活佛他是在唸:「誰在唸阿彌陀佛。」你看,金山活佛他多慈悲,他告訴你,重點不在「唸」阿彌陀佛的「名號」。重點是在:「誰」在唸「阿彌陀佛」?同樣的,當你「觀」、「觀」、「觀」到一個地步的時候,忽然發現是「誰」在「觀」「你的色身」?你在「觀」,那到底四大組合的色身是我,還是會「觀」的那個才是我,因為有一個「觀」,「觀」一個對象,色身只是「觀」的對象,一般人以為色身是自己,然後他突然發現不對啊!有二個啊!那二個裏面,那個是真正的我?同樣的,我們有感受,這情緒是我,還是那「觀」到這個情緒的才是我?

這種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dnews&aid=717942

 回應文章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相同否
2007/02/15 20:57

有看過其他版本為: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

不知與此處之語<讀經不明己,與義作讎家>

其義相左否,尚請就教...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