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19 22:28:46瀏覽5697|回應6|推薦43 | |
【轉載,像片、文章,如有侵權,敬請通知刪除。謝謝!】 *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 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讀書不難,能用為難; 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節錄自《張潮:幽夢影》
【白話】: 藏書不困難,真正能看書才難; 看書不困難,真正能讀懂書才難; 讀書不困難,真正能應用書才難; 能應用書不困難,真正能牢記在心中才算難。
喜歡閱讀本來是一樁好事,有人就想「看得快,看得多」,一個月非要看個幾十本的書才滿足。可是,檢視他所看的書,都是一些未曾讀過的新書,一旦過目一遍,便不肯再讀第二遍了。這種學習習慣,雖有「知新」的欲望,卻少了「溫故」的功夫,凡讀過的,經常是「日久即忘」,一切學習又重新歸於原點。 《作者張潮》 《幽夢影》在《古今說部叢書》中被歸為「清供」一類,如文人案頭山水與文房清玩之物。全書共二百一十九則,文字簡短,清新雋永,紀錄文人生活隨想與讀書遊歷之即興體悟。清言式的語錄盛行於晚明,格言式的珠璣小語,流露出明清文人生活中的閒情逸致與富於思辨的處事哲學。本篇所選數則,如:論讀書因季節而不同,談物亦有知己,不獨人也;講究自然的生活情趣與談論人物文章的品賞之道,皆有意在言外,值得玩味之處。 張潮,字山來,號心齋,又號三在道人,安徽歙縣人。生於清順治七年(1650),卒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其父張習孔,順治六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山東督學僉事,崇尚經學,著有《周易辨志》、《檀弓問》等書。 張潮自幼好學聰穎,十三歲始習八股,十五歲補博士弟子員。十六至二十五歲致力舉業,卻久困場屋,履試不第。康熙三十年(1691)以歲貢生授翰林孔目。五十歲時,因受人誣陷,身繫囹圄。晚年生計蕭條,日就困憊,境況堪憐。其出身仕宦家庭,濡染文士風雅,性情沈靜寡慾。早歲即寓居揚州,往來皆當代鴻儒,如:余懷、陳鼎、冒襄、孔尚任、張道深、石濤、戴名士等。 張潮學識淵博,涉獵廣泛,曾自云:「僕生平無所嗜好,唯好讀新人耳目之書」,其身兼小說家,戲曲家與刻書家,著作甚富。編有《虞初新志》,廣收當代人、事,為清初最具代表性的傳奇小說作品。《幽夢影》,文字空靈,意境悠閒,比喻奇巧,最廣為人知。石龐〈幽夢影序〉中言道:「以風流為道學,寓教化於詼諧。」甚得此書要旨。復有《心齋詩幻》、《花影詞》、《心齋聊復集》等,並編刻《檀幾叢書》、《昭代叢書》傳世。 《評論》 張潮 於明末清初之時,思想上接受了晩明進步思潮以及清出諸大師思想的薰陶,也因為如此,「幽夢影」一書不僅有感情的流露,且也展現了一些迴異於元代的不同追求,反映出的是一種新興的社會時尚。 翻開「幽夢影」,我們可以發現隨處可見山水雲雨、鳥獸蟲魚、香草美人、琴棋書畫、分享讀書方面、以及談天品酒等等敘述。它裡頭豐富的想像、聯想不但讓其內的文章險的空曠無遺,也充分顯示出作者的智慧、才華不凡;譬喻大量的靈活運用,搭配著排比和對偶,不僅使得形象更突出、道理更深刻、言語上更整齊,同時又給人具體生動之感。 由此我們可以大大一窺作者張朝他不同於人的看法及追求。 - 【Paul 老頑童 饒舌塗鴉】 藏經不難,能看為難; 看經不難,能讀為難; 讀經不難,能用為難; 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能記不難,能行為難。 感恩 【白話改寫】: 藏經不困難,真正能看經才難; 看經不困難,真正能讀懂經才難; 讀經不困難,真正能應用經才難; 能應用經不困難,真正能牢記在心中才算難。 能牢記在心中不困難,真正能落實在生活上起用難。 《靈婆菩薩示》 【小保羅饒舌】【果願‧溥化】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