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07 00:03:14瀏覽1209|回應6|推薦4 | |
論修【三性】 (一)人有三性: 1.天性:天賦的性是天性,天性是純善無惡的,孟子說的 性善,正是指的天性。 2.稟性:人賦的性叫稟性,稟性是純惡無善的,荀子主張的性惡,正是指的稟性。〈也是父母遺傳的〉 3.習性:後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可善可惡的,「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告子說的性「可東可西」正是指的習性。 「天性」不清不能明,要想清天性,先去私欲。 「稟性」不化不能正,要想化稟性,先去我見。 「習性」不去不能立,要想去習性,先去不良嗜好。 人若能以天性用事,自然「和其光,同其塵」啦! (二)人的存心不同,一時一樣,所以一母生九子,各不相同,這叫遺傳性。 就像辣椒結籽必辣,酸梨結籽必酸一樣。 要是有不良的遺傳性,能從我身上化去,這叫「上超九祖」 不再遺傳給子孫,就是「下蔭七玄」啦! (三)人的性是自已生的,作什麼事就生什麼性。 做善就生善性,做惡就生惡性,都在人自己。 (四)以天性用事的會找人好處,以稟性當家的准看人不對。這叫什麼性,招什麼事。 (五)天性有源,稟性有根,前生的習性,就是今生的稟性。 能化去稟性(怒、恨、怨、惱、煩),天性就圓滿了。 不能化的,一觸即發,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 鬼」,鬧得家宅不安。 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 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難當好人。 佛說:「業力隨身,必至妄動無明。」難以成道。 因習性是物欲所繞,稟性是人間的煩惱。能在道德場中盡義務,身界算是脫出去了。 會當人的,脫出了心界。稟性化盡,才脫出了性界。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神足即是德,神足就樂,樂就可以化稟性。脾氣化盡,因果自了。 (六)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
【王鳳儀大善人嘉言錄】 ○天賦的性叫天性,天性是不偏不倚的。人賦的性叫稟性,稟性是有薄有厚的。後天的性叫習性,習性是有善有惡的。天性不清不能明,稟性不化不能靈,惡習不除不能立。稟性中偏於木的說話撞人,偏於火的說話燎人,偏於土的說話壓人,偏于金的說話刮人,偏于水的說話淹人,人能化除稟性,自然天性用事了。 明心 Give me 5 修行心得:93.01.17.增修 《農曆 癸末年 春花秋月有時盡, 夏風冬雪終會了; 時節好壞隨緣過, 真如自性經常留; 自性佛性三無差, 安住靈山莫遠求; 靈山即在自心頭, 不垢不淨不增減, 無生無滅無所得; 勿驚勿疑勿罣礙; 本自具足何用期? 聞學要靠善知識。 世道紛紛邪與正, 醉心名利立山頭; 無明我執強為辯, 是非美醜由心生。 分別不分皆是法, 萬千法門總歸覺; 若解諸法真實義, 那分釋道儒耶回? 摩尼寶珠本清淨, 映於五色隨方現; 眾生迷妄樂諸幻, 心外求佛幻中繞; 知幻即離真方便, 離幻即覺無漸次; 若能五色反映一; 即解佛法不二門。 直心隨地皆為道, 自見己過便是覺; 覺似星火起滅易, 勤加呵護點心燈。 煩惱無明任他去, 功德圓滿自己來。 虔誠遵行戒定慧, 淨心熄滅貪瞋癡。 諸惡莫作眾善行, 自淨其意發菩提。 自力亦須仗佛力, 老實念佛增上緣。 如是思維如是修, 日日月月年年過; 白雲普現長舌相, 溪聲常示妙法音; 黃花綠葉皆般若, 蒼松勁竹盡法身; 盡見山水復不見, 明心到頭必見性; 不捨輪迴陪遊戲, 隨機宣演眾普被; 一燈還點二三燈, 願點菩薩無盡燈。 《上面末學文抄公打油詩粗淺修行心得,祈望 大善知識 賜教!》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