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24 21:56:32瀏覽1017|回應0|推薦10 |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903000636-260109 內戰抗戰勾勾纏 傅應川 連戰一行,參加大陸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備受各方壓力,並飽受藍綠指責。爭議的焦點雖指向抗戰真相,國共歷史情結,但也嗅得到大選在即的選票考量。綠營的矛頭指向連戰,除了原有藍綠壁壘分明的競爭對手外,多少有點媚日與抗日台灣人之間的角力。而藍營與之劃清界線,認定不利選票,亦象徵現階段兩岸關係是敵對大於交流。 至於該不該參觀閱兵,可以參考二戰同盟國每年紀念諾曼地登陸作戰的慣例。最初因德國是敵國故沒有參加,之後德國要求加入,所持的理由是德軍參加了那場戰役,有資格參加這項活動,這才是從戰爭中徹底醒悟,是導致長遠和平最重要的因子,亦即是「以史為鑑」的深層意義。 目前輿論對連戰的批評,反映的並不是追求抗戰真相,而是國共鬥爭的歷史情結,及現實的兩岸敵對意識;並將這些壓力,加諸少數參加對岸閱兵活動人士的身上,是何等沉重與有失公允。 若要討論抗戰歷史真相,為國軍討回公道,必須將抗戰及國共內戰歷史分而治之,即不以兩套不同的邏輯,看待同一歷史事實;更不應以政治現實,去批評歷史的是非。歷史的正誤,也只有用歷史法則,並用史料來說話。 抗戰是蔣委員長領導的,無庸置疑。如中共中央為促請蔣委員長抗日,停止剿共,曾要求「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軍事委員會統轄,是謂「共赴國難宣言」;七七事變後於8月7日召開國防會議,確立「持久抗戰」的作戰方針;而日軍戰敗降書上記載,在中華民國之日本全部陸海空軍與輔助部隊向「蔣委員長投降」。也就是從抗戰伊始到勝利為止,只有蔣委員長是領導者。 共軍拿得出來的作戰史實,僅有平型關之役及百團大戰。前者的規模甚小,約千餘人之戰鬥,此等規模的作戰,在抗戰中,約有3萬8千餘次,對抗戰影響甚微。而後者,共軍宣稱:日軍的損失,傷亡20645名,偽軍5155名。雖然日軍不承認其損失,但確使日軍改變戰略,實施大規模的「治安強化運動」,歷時兩年。 共用史料 化解歷史恩怨 迄民國31年,八路軍、新四軍乃由50萬人減為40萬人,中共之所謂敵後根據地,遭受到嚴重破壞。此等犧牲,牽制了華北日軍的10個師團、8個獨立混成旅團。使國軍在湘、豫、贛地區,因日軍兵力不足,終不能予國軍重大的打擊。 因此,中共聲稱敵後戰場是他們打的,不能說「錯」。但並不是二分法,五十對五十。武漢會戰後持久抗戰的形勢完成,此際蔣委員長分別在南嶽及武功兩地召開軍事會議,部署二期戰役的戰略方針,以敵後游擊為主的戰略形成。亦即,敵後戰場是國軍創造的。又共軍始終不放棄八路軍的番號,其目的在保有其獨立自主性,便於擴張勢力。 共軍受日軍的清鄉掃蕩,備受生存壓力,迄日軍發動「一號作戰」,先後調走將近7個師團、3個旅團的兵力。共軍壓力減輕,不但開始擴張,並隨日軍南進跟向南發展,不但不予國軍支援,且形同趁火打劫。這筆抗戰貢獻的帳是要扣分的。 兩岸面對抗戰歷史,追求真相,似乎惟有「共用史料」,「共寫歷史」,才能化解歷史恩怨,確保台海和平。(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時報)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