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天挨罵的政府 成了財團的白手套? 媒體指不出來?
2012/10/08 22:50:30瀏覽244|回應1|推薦0

引用文章馬喜為財團 大鬆綁法令? 2009/11/24

>>>>>>

馬的核心錯誤 誰在旁煽風?】 經濟日報 社論: 國家 行政法規須大幅鬆綁

**********

革除公務員官僚與無能 【經濟日報╱社論】2012.10.08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415273.shtml

近來因政府拚經濟績效不彰,不僅財經首長成眾矢之的,而且公務人員素質也被提出檢討。前副總統蕭萬長、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監察院長王建煊等對公務體系皆直言批評,馬政府須深自警惕,更有責任進行徹底改革,重塑政府形象。

現在公務員被普遍指責官僚與無能,也是行政效率不彰的癥結,必須對症下藥,方能振衰起敝。

先談官僚問題。官僚和貪腐往往是一體兩面政府對民間經濟活動介入過多,層層節制,審核程序繁複,企業為打通關節,行賄就成家常便飯,扁政府時期吏治敗壞,關鍵就在政府權限過於膨脹,官員對個案介入太深。再者,龐大的政府公營事業也是利益團體眼中的「肥羊」,官僚和利益團體掛鉤導致「低效能、高貪腐」,更是長久來人民心中之痛

要徹底打破官僚和貪腐共生體制,須推動全盤行政革新,行政法規須大幅鬆綁,政府不該管的就要放手;該管的也要簡化程序,資訊透明公營事業須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台電、中油積弊已久,過去模範生中鋼也因林益世案而形象重創,改革更刻不容緩。

馬政府在市場開放的政策鬆綁上著力甚多,但更具急迫性的行政鬆綁及革新卻毫無作為,甚至公務員因怕圖利企業惹上官司而執法更嚴。在公營事業改革上,則完全形式主義,台電、中油改革推給顧問小組擔綱,最負面示範的核四問題似無人聞問,官僚作風莫此為甚。

再談政府無能問題。馬政府執政以來,國際經濟大環境不佳是施政績效不彰的重要因素,但被批「無能」,追根究柢,應出於三大原因:其一,務虛而不務實。馬政府政務官充斥蛋頭學者與舊官僚,對經濟問題及政策分析誇誇其談,卻無解決問題能力。各項政策形式重於實質,口號重於行動,而且上行下效;主政單位要數字給數字,要成績給成績,但高層對實務及數據真偽莫辨,自認作了很多但人民卻不了解,故而經常怪罪宣導不夠,致各機關將大量精神放在務虛的文宣工作上。

其二,缺乏同理心。陳內閣課徵證所稅及油電雙漲導致民怨激升,但似未汲取教訓,因考量民生而決定緩漲電價,卻又立刻把浮動電價機制列為急務;在失業率居高不下、解僱潮及無薪假隱然再起之際,卻大談鬆綁外勞政策,完全不顧人民感受。施政缺乏同理心,不辨形勢與時機,就是對的政策也難獲得認同。

其三,官員角色混淆。政府從總統、閣揆、政務官到事務官各有職司:總統和閣揆依憲政體制,發揮領航功能,引導政策大方向,凝聚社會共識,激勵人心士氣;政務官依個別職掌制定政策,推動政務;事務官則承擔幕僚及政策執行責任。但馬政府似亂了套,總統掌舵方向經常改變,又不時過問事務細節;閣揆不斷揣摩總統意向,且事必躬親;政務官動嘴快過推動政務;事務官忙於提供資料,為長官準備簡報及製作文宣;政府分層負責精神蕩然無存。人民看不到施政願景;感受不到掌舵者激勵人心士氣的有力作為;對政務官的印象似只有勇於針砭時政及批判同僚或在野黨;對只能原地打轉的事務官更剩下無奈與不滿。

所以,當前公務員問題是整個政府體系問題,除須從制度面著手改變公務員官僚及形式主義作風外,也須實踐責任政治精神,讓政務官承擔起應有的政治責任;總統和閣揆更要充分發揮領導政府、帶動公務員士氣的職責。

一個民意低落、天天挨罵的政府,不會有勇於承擔、具使命感、對工作感到尊嚴與驕傲的政務官與事務官;馬總統及閣揆陳冲應該有深刻體認,並作出改變。

【2012/10/08 經濟日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6926685
 引用者清單(1)  
2012/10/10 11:22 【★★ 李深耕 虛擬世界的虛擬信賴 ★★】 經濟日報 :「政府 橡皮背書報」!?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外勞政策迷途知返【經濟日報╱社論】2012.10.10
2012/10/10 11:03

外勞政策迷途知返【經濟日報╱社論】2012.10.10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420536.shtml

台灣經濟形勢之險峻,馬總統指示內閣團隊全面動起來,行政院竭思盡慮推出的重要措施「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專家學者大批「無感」,主其事者也自稱此屬中長期政策,目前為止可以見到的最短期措施,只有增加外勞配額一項。政府為吸引台商回台投資,在外勞政策上,這次總算走對了路。 就今日中央與地方政府財政困窘至極的實況而言,任何需要耗費公帑的公共建設或擴張性支出政策,政府部門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從不花錢的地方拼湊出一些優惠。即使如此,仍有許多做法足以激勵國內外民間資金投入具有遠景的開發計畫;只是主管部門既無法窺見其堂奧,復無心多方探索,坐令機會交臂失之,因而只有擴增外勞上限以及嘗試讓外勞工資與基本工資脫鉤等飽受詬病的途徑。 但論斷此等政策的學者專家往往見其皮毛、未知精義,即隨口臧否,失之毫釐而謬以千里,不能不徹底加以釐清。不僅還外勞政策主導者一個公道,也讓負責振興景氣者可理直氣壯地運用此等工具,甚而進一步擴及其他領域。 所謂提高新增投資案及台商回流者使用外勞上限至40%,其實乃是實施25年的外勞政策最重要的一次改革。長久以來,基於一般大眾的要求及管理上的便利,引進外勞一向受到雙重管制,一方面數量僵化地定在30萬至40萬的狹窄空間,另一方面外勞工資依基本工資訂定。由於需求遠大於供給,因而眾多企業願意支付遠高於基本工資的薪酬聘僱外勞而不可得。於是凡是幸運取得外勞配額者,立即獲取公權力創造的「經濟地租」,坐享厚利,因此人人趨之若鶩,而且不厭其多,其中的不公平、扭曲市場機制,不言可喻。 學者早已倡議提高就業安定費,讓使用外勞廠商所支付的勞動成本趨近市場工資,將此「經濟地租」收歸國家,用以創造更多直接為社會服務的工作機會,以中高齡失業勞工為優先適用對象,一面促進公平正義,一面解除中高齡失業困境。但由於低到2,000至2,500元的就業安定費已成既得利益者的禁臠,從虎口取肉何其困難,因而始終難有寸進。 最近在行政院主導下,勞委會終於接受,嘗試為外勞僱用比率賦予彈性,容許3K企業於既有外勞配額之外,如果真正缺工嚴重,願意支付更高代價增聘外勞,其增額部分依其比率外加3,000至5,000元就業安定費。依經濟學的術語,就是在邊際上將勞動成本拉高到接近市場價格,則最後的外勞僱用量即與市場供求所決定者相去不遠。在此規定下,3K廠商的外勞使用上限即可提高5至15個百分點,但若原來已達35%,則最高只能增加5個百分點,不得超過40%的最高限度。 此次行政院針對新投資案與回流台商所給予的40%上限,也要完全依照既有規定實施,只是在3年緩衝期內,可免收上述3,000至5,000元的附加就業安定費而已,就此而言,尚稱合理,並無任何大逆不道之處。 至於提供這一項優惠做為誘餌吸引更多投資與台商回流,是否傷及本勞權益一節;只要最後新投資淨額顯著,則一方面與外勞配合的本勞工作機會必有淨增加,有利於減少失業;一方面勞動需求擴張,即能拉動平均薪資水準;同時,投資淨增加,國內有效需求擴大,經濟成長率上升、各業均霑雨露,勞動的福祉只增不減,全體國人更將同蒙其利。 最重要的是,外勞政策迷途知返,走上一條與市場機制相容互動的正確道路,值得大書特書,行政院更應督促其他振興措施同樣尊重市場機制,讓經濟走上更健全的道路。 【2012/10/10 經濟日報】


李深耕(glee) 於 2012-10-10 11:05 回覆:

>>>>>

【蠻橫政府!】 外勞人數鬆綁政策 如同 總統的 權力傲慢!

海外台商回流 外勞人數鬆綁 只是藉口?

現在台大企業 外勞人數鬆綁政策 ,才是主要目的!!!!!!!!!!!!!???????????

***************

台商兩年內回流 享外勞增額優惠

2012-10-10 01:20 中國時報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21010000244&cid=1210

 行政院跨部會議昨晚達成外勞鬆綁共識,若台商符合創新、高副加價值產業,未來回台投資設廠,即可申請新增二十%外勞並享有五年豁免期(不必額外繳納就業安定基金),但總外勞比例仍以四十%為上限;政府預估外勞政策鬆綁後,未來兩年可吸引兩兆資金投資,至少可創造十二萬本勞工作機會。

 外勞鬆綁包括重大投資與台商回台投資兩大部份,行政院上周已就重大投資,放寬廠商可另外新增五%或十%外勞額度。昨晚又敲定台商回台投資的外勞雇用門檻,符合資格者分別可額外申請十五%或二十%外勞,最高比例仍以四十%為限。

 對於先前勞委會僅同意新增外勞免增額繳納就業安定費(維持現有一人兩千元),昨在財經部門爭取下,最後同意豁免期放寬到五年,加速台資回流。

 經建會副主委吳明機也說,台商回台投資須符合高科技產業五億元、非高科技一億元的基本門檻,並完成設廠後,一年內創造本勞就業人數達到一百人。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爭取台商回流,政院也擬定實施日程,台商須在民國一百零三年底提出申請,才能享有這些外勞增額優惠。

**************

甚麼是重大投資?

甚麼是創新、高副加價值產業?

以上那個產業 鬆綁 增加外勞人數 ,可以提昇及讓產業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