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05 20:12:23瀏覽1065|回應0|推薦1 | |
曹植遺骨下落不明 DNA鑒定曹操墓設想落空(組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10/1/5/big5_71022.html
曹操墓航拍圖 曹操墓發掘地圖 一問︰山東曹植墓是真的嗎? 專家︰魚山曹植墓學界公認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宣布,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掘出的一座東漢大墓系魏武王曹操高陵,但此墓的真偽眾說紛紜,頗多質疑聲音。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李梅田日前撰文提議,只要找到曹植墓中的曹植遺骨,完全可以用DNA比對的方法來鑒定安陽“曹操墓”的墓主身份。很多網友也提出了這個建議。 而曹操的兒子曹植之墓早在1951年就已經在山東發掘,並得到了學界的公認。 那麼,曹植尸骨如今何在?采用DNA鑒定可行性如何?昨日,記者采訪了東阿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玉新、發現曹植墓磚銘的親歷者張維芳、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等有關專家。 曹植墓位于東阿城南黃河北岸,1951年發掘,出土文物曾收藏于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1984年移藏東阿縣文管所。因其重要的歷史價值,先後被公布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7年3月的一天,我隨縣文物普查小組的同志一行四五人發現了曹植墓磚銘,三面刻有文字,共六行,刻著不規範的漢字56個。雖不能全部辨認其內容,但其中的‘太和七年三月’、‘兗州刺史’等字樣還是清晰可認。”發現曹植墓磚銘的親歷者之一,原聊城市文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張維芳說︰“磚上的這些字,全是在燒制前,劃寫在磚坯子上的。這充分證明,此磚與墓同齡。墓磚銘文拓片經過北京等地有關專家的考釋、鑒定和補釋,證明該磚有著珍貴的歷史價值,它如實地記述了曹植墓的整個修建過程,其真實性是確鑿無疑的。”回憶起當年發掘的經歷,張維芳記憶猶新。 “河南、安徽等地有4、5處古墓宣稱是曹植墓,但是目前業內公認的還是山東魚山的曹植墓。”東阿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玉新介紹說。“2001年4月間,在東阿縣舉行了曹植國際學術研討會。如果說開會之前還有人存疑的話,會上看到了我們發掘的文物後,幾十位專家、學者達成了共識,確認了東阿曹植墓。”張維芳也這樣告訴記者。 “確認該墓葬為曹植墓主要依據一是文獻記載,二是考古資料。”據劉玉新所長介紹,史料記載,曹操死後,曹丕代漢自立,曹植封為東阿王。曹植死時念念不忘東阿,遺令薄葬于他曾常常游玩的魚山。 墓磚銘全文是︰“太和七年(應為青龍元年)三月壬戌戌——十五日丙午(子),兗州刺史侯昶,遣士朱、周等二百人,作陳王陵,各賜休二百日。別督︰郎中王納,主者︰司徒從掾位張順。”劉玉新解釋說,這段話意思是︰魏明帝青龍元年三月一日壬戌朔至十五日丙子,兗州剌史侯王昶,派遣了朱、周兩姓氏的二百人從事修建陳王陵的工作。凡參加修建工程者,竣工後,每人準許放二百天的假,不再去服其他的勞役。督修︰郎中王納。主持︰司徒從掾位張順。“這些文字記載了該墓興建的過程,這和地方史料以及《三國志》中的記載都相互吻合。曹植墓確認無疑。” 二問︰古墓遺骨DNA鑒定可行否? 專家︰考古不必以DNA佐證 “即使真的要驗DNA,要提取其他文物,也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嚴格的流程審批,不是想驗就能驗的。在我看來,用驗曹植的DNA的方法來確認曹操尸骨的做法,大可不必。”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認為,通過DNA鑒定確認安陽曹操墓真偽的可操作性不強,還有可能對其他文物造成損壞。李銘解釋說,“想提取遺骨、殘骸中的DNA的話,不能從長期氧化的暴露面提取,而從遺骨內部提取的話,可能會對該文物造成損傷。要是為了鑒定一件文物而損壞另一件文物,就是得不償失了。”據李銘介紹,目前在國內,尚未采取廣泛DNA鑒定文物的手段,“主要是用推論的方法,結合考古證據、文獻來確認考古發現的。文獻、墓志銘這些都很能說明問題。” “據史料記載,曹操終年66歲,就算說個大概的話,那也該是70歲左右,而非60歲左右。”盡管對DNA鑒定持保留態度,但李銘也對有專家稱曹操墓中的尸骨年齡約為60歲的說法表示了質疑,表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驗證得更為精確。“安陽古墓中男性尸骨的年齡是否能精確到一兩歲的範圍內?從人的骨骼排列、磨損程度,通過科學技術檢測骨齡等手段的話,應該可以將安陽古墓尸骨的年齡檢驗得更為精確。”李銘說。 “考古中急躁的心態不可取,功利性不能太強。”李銘告訴記者。“對于考古而言,有爭論是正常的。以2000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章丘市洛莊漢墓為例,因為墓中有呂、劉兩家的東西,對于墓主到底是誰也曾引起爭議。我們傾向于是呂家之墓,劉家給呂家送東西也合乎情理。”李銘表示,不必急于用DNA鑒定之類的高科技手段去操作,“不用急,隨著其他考古的進展、證明,早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三問︰考古鑒定能否與時俱進? 網友︰呼吁考古不再“純學術” “DNA是最權威可信的證據,如果曹植,曹氏其他人都可以做DNA,曹操為什麼不可以?既然專家們言之鑿鑿說是曹操墓,怎麼一提到DNA鑒定就覺得難題重重了呢?科技發展了,考古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了?”眾多網友發出了這樣的質疑。 據了解,現代人類DNA研究技術和方法已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歷史在DNA技術面前,似乎再也沒有了謎團。不過,在國內,考古DNA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部分專家對此還持謹慎態度。針對有專家稱DNA鑒定 四問︰“辨骨認親”有無可能? 曹植遺骨下落不明,設想落空 難度大的說法,某網友評論道︰“再過兩千年再來開發吧,理想的考古開發是這樣的︰有DNA++技術,這技術憑古人有手指觸踫過的東西上留下的痕跡可以真實還原古人相貌,根據痕跡可用DNA++衛星追蹤到曹操的後人是地球中的哪個人。” 對于采用DNA鑒定等先進技術手段,東阿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玉新則持寬容態度,“當然可以,事物總是在不斷發展的,可以適當采用先進科技手段來輔助考古鑒定。” 爭論歸爭論,假如真用DNA方法鑒定“曹操墓”的真偽,那作為曹操兒子的曹植,自然是提取DNA的最佳人選。既然曹植墓確認無疑,那墓中發掘的曹植遺骨是關鍵中的關鍵。自1951年以來,曹植遺骨出土已有59年了,如今又在何方呢?但是,記者在追蹤中得到的消息不禁讓人大吃一驚。 “確實發掘出了28節遺骨,當時送到了河南新鄉方面,但是此後就下落不明了。”曹植墓考古簡報的作者、長期從事曹植研究和曹植墓管理的東阿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玉新的回答相當驚人。他對記者繼續介紹說︰“按照一般做法,是由考古隊發簡報,快的當年可出,慢的也有十幾年才出簡報的。曹植墓從1951年發掘以後,有關單位並沒有整理考古簡報。直到1999年,我在專業期刊《華夏考古》上發表了考古簡報,該文也被魏晉研究領域內的研究者廣泛引用。”劉玉新說。 “1951年曹植墓發掘時,聊城地區屬于當時的平原省,由平原省古物管理委員會組織發掘工作,我們地方上予以配合。曹植尸骨和其他文物出土後,被古物管理委員會帶到了當時的平原省省會,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鄉。”劉玉新介紹說,1952年,平原省的行政區劃撤銷後,也沒有專門的文物管理單位過問曹植尸骨的下落。劉玉新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曹植墓的其他文物在故宮展出過,但並無曹植的遺骨,“此後就再也沒有了消息”。 “上世紀80年代起,我們東阿文物部門也曾多次向河南新鄉博物館等河南文物管理部門以及當時參與發掘的老人們打听,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曹植尸骨。”劉玉新說。“曹植遺骨下落不明是一大遺憾,雖然對于曹植墓的確認沒有致命性的損傷,但確實是美中不足。” 曹植遺骨的下落不明,讓通過DNA鑒定的方法讓曹操父子“辨骨認親”的設想已不可能。(據山東商報) 這是2004年11月拍攝的鄴城遺址內的建築遺跡。有觀點認為,曹操葬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一帶的古鄴城之西。 曹操墓畫像石拓片 雖然河南有關方面宣布“曹操墓”就在安陽,但漳河北岸的河北邯鄲不以為然,多位學者表示安陽“曹操墓”存疑。1月3日,河北籍文化人士閆沛東致電記者稱,早在2006年,考古人員就在安陽縣西高穴村發現了不少古墓,“曹操墓”是其中一個,此外,“曹操墓”的坐標西門豹祠在漳河一帶有十六七個,哪個坐標才是確切的?還有曹操設疑冢72座,並不一定就是虛構的,誰能保證磁縣南北朝墓群沒有“墳上築墳”?那些“常所用”之兵器可能是從社會上倒流到陵墓中的……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建安二十三年六月曹操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周禮,冢人掌公墓之人,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北域,使足相容。”之後,約在建安二十五年,他臨死前又說︰“吾死之後葬于鄴之西崗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又說︰“汝等時時登銅爵台,望吾西陵墓田”。(據晉陸機《吊魏武帝文》)《三國志‧魏志‧賈逵傳》曰︰“太祖崩洛陽,逵典喪事,……遂奉梓宮還鄴。”《三國志‧魏志‧夏侯尚傳》亦曰︰“太祖崩于洛陽,尚持節奉梓宮還鄴。” 閆沛東說,以上說法都充分肯定了曹操高陵在鄴地。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