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美國有些年頭了....談談真實的美國生活和房價(1/4)(組圖)
2009/12/18 08:26:32瀏覽4875|回應0|推薦0

在美國有些年頭了,談談真實的美國生活和房價(組圖)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12/18/big5_68720.html
  在美國生活有些年頭了,說說真實美國房價。

  總體而言,普通美國人這年頭買房沒也有國內媒體說的那麼容易,但是比起國內的老百姓而言,還是壓力小很多。

  美國的房價也是跟人口分布相關,一般而言,東西兩岸,主要是紐約及周邊的城市,還有加州貴一點,中間地區便宜。除了人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幾乎人人有車,這讓每個人的生活範圍擴大了很多,買房時候的選擇余地也很多。

  美國房子的中間價目前在20萬美元左右。前面說過,東西兩頭貴,所以美國中間大部分地方的都不到20萬美元。我今年到過美國的兩個中部城市,一個是底特律,一個是堪薩斯城,就人口而言,這兩個城市在美國排在10-50之間,算是二線城市。但是人口100萬都不到,中國大一點的縣城都比它大。房價也便宜,一個樓都只要10幾萬,甚至不到10萬,20萬出頭都是很好的房子了。

  但是這些城市恐怖的一面,就是人口少,根本看不到中國人熙熙攘攘的人群。晚上睡覺,外面路上一點響動都沒有,自然也沒有什麼豐富的。很多剛來美國的時候,感覺總算清淨了,但是沒過幾個月,就開始無聊了。而事實上,住在這些二線城市的美國人也是挺無聊的,所以年輕人還是會往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跑。

  這里稍微說一句題外話,美國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城市格局,說到底是自由經濟社會體中,資源自由配置的結果。不想我們,一個大項目建在哪里要發改委說了算。美國都是大企業主導,企業覺得這個地方低價便宜、交通便利,就來這里設廠,可能一下子能涌進1-2萬人口,城市便慢慢發展起來。

  再回到上面說到的底特律、堪薩斯城這樣的二線城市。這些城市的房價相對便宜,但是這里的人靠什麼過活?收入多少?

  美國是一個大企業主導的城市,因此每個城市幾乎大同小異。買東西,都去沃爾瑪;吃飯,都去subway;買家電,都去Bestbuy;買衣服,都去 GAP;買鞋子,都去Nike……這些大企業幾乎壟斷了美國人所有的日常消費,是個無處不在的巨無霸,因此自然也要在每個地方聘用當地的員工。再加上電信、銀行,小城市里的美國人有很大比例都是在這些大企業工作,收入也都很均衡,大約在3-4萬一年,這就構成了美國所謂的中產階級。

  有一些地方,可能是某個企業的總部,或者是某個行業的雲集之地。比如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都在那里。這就帶來了大量的就業。但是現在汽車工業不景氣,大量裁員;加之底特律所在的五大湖區傳統的制造業優勢已不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口少了將近一半,很多房子都荒廢掉。

  除了這些大企業,還有一些所謂的small business,很多都是買賣二手車,修修下水道,或者開個餐廳之類的。這就是美國的中小型城市的主要生活方式。

  大部分人在沃爾瑪這樣的企業工作。一年收入大概3-4萬,除去稅和保險,一年也就2-3萬,再除去生活費用,算一半,一年存下1-2萬。買個15萬的房子也要10年。但是這些人都是本地人,很多在當地就有房子,因此買房的需求都沒那麼強烈。而且美國的房子,很多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我們論壇上看美國的房子簡直跟畫一樣,其實現實都沒那漂亮。走進一看都很舊。所以要經常維護,把外皮換一下,在內部重新裝修一下,這些都涉及到費用。

  所以這些美國城市和中國內地的很多縣城差不多,年輕人能跑的,有能力跑的都會跑到大城市里去看看,畢竟自家門口的生活也是很無聊的。而大部分的美國人可能就這樣度過了一生。所以我們看美國的電視,老美很多喜歡談他們高中時候如何如何,大學時候如何如何,因為他們也就只有這些東西值得回憶,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重復同樣的工作。

  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人如果有一份工作,比如在沃爾瑪做個收銀的,或者在肯德基做漢堡的,一個月到手可能也就2000刀,甚至還不到,但是基本生活都可以保證——有房住、有車開、還能每年坐飛機去旅游幾次。所以對美國人而言,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失業,一旦事業,完了,什麼都沒了。

  所以你說10幾萬的房子,住在這樣的小城市里面,生活是很安逸的,買房的壓力不大不小。這其實跟中國一些小城鎮的生活水平差不多。注意,我這里只是說城鎮,中國住在城鎮的人,收入不見得高,但是只要有工作,生活還是有保障的,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美國人一樣買得起車的(這個問題以後再談)。中國苦主要是苦在農民身上。

  此外,還要再強調一點,中國人買房以新房為主(一些大城市除外)。但是美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二手房。像堪薩斯和底特律這樣的城市,人口基本上很穩定甚至在減少,沒有大規模的住房建設。買的也都是老房子,你搬進去,可能要把地板重新換過、把家具更新過、把牆重新刷過,這些都有成本在里面。如果是上家賣掉之前弄好的,成本也就會加在房價上。

  我一個美國哥們是西雅圖過來的,西雅圖也算這樣一個二線城市。我問他你高中的那些西雅圖的同學都在干嘛?他說,也就普通工作,讀了個大學(很多是社區大學),在星巴克做服務員,或者做個小學老師之類的。這個和我上面提到的堪薩斯和底特律的情況基本一樣。

  不同的事,西雅圖有個有錢的大款——微軟。一個這樣的企業入駐某個城市,基本上可以改變這個城市。要不怎麼說美國是大企業主導的國家。微軟在西雅圖的周邊的一個區,自從微軟幾十年前入駐這個區之後,這個區就迅速發展起來。首先是房價飆升,微軟有幾萬個人在西雅圖工作,幾萬人涌入這個城市,而且都是高消費群體,自然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順便插一句,美國人給員工工資基本上還是一分錢一分貨的。什麼樣行業工資高?工資高的基本上多是有技術含量的行業,比如醫生、律師、金融、技術。當然律師和金融可以看作例外,因為美國就是這些人在領導的。總之,在美國,你有一門別人不會的手藝,收入總是相對會高點。微軟的工程師,最底層的,年薪基本上在10萬美刀左右。而白宮的秘書,放在中國,肯定是高級公務員,但是前段時間新聞說,也就3萬多一年,為什麼啊?技術含量不高。

  再回到西雅圖,微軟進來以後房價就飆升了。加上地理位置好——靠海,有炒作的價值,所以比一般的二線城市要高很多。但是本地人也沒什麼抱怨。因為自家的房子都是在升值了,尤其在過去的今年。數據顯示,西雅圖房價的中間數從1989年的22.1萬飆到 2006年的最高時候的44.7萬(17年才翻番,在中國看來毛毛雨)。但是現在金融危機又給打回去了,中間數跌倒34萬。如果你是微軟的工程師,一年有 10萬收入,稅和保險大概佔到1/3,到手6-7萬,一年可以存4-5萬,那麼大概需要將近10年的時間買一個房子。當然這只是中國人思維,美國人可能存不下這麼多——美國人看來,房子一定要租好的,旅游是不能省的,DVD都是要買正版的。

  當然不是人人都是能夠在微軟得到一份年薪10萬的工作。如果你是在新巴克做服務員,也就還是在3-5萬收入的範圍。那麼要買西雅圖的房子的話,壓力就大很多了。

  我那西雅圖的哥們,父母在西雅圖有2套房子。父親是修下水道的,在美國屬于高科技,高收入的。老媽什麼都不干,家庭主婦。照例說日子過得挺滋潤的。但是哥們不要呆在西雅圖,跑到洛杉磯去上學,畢業後留在洛杉磯工作。為什麼?洛杉磯花花世界呀!西雅圖比起來就差一個檔次了。

  那哥們讀是是洛杉磯的私立大學,四年本科學費加生活費大概要20萬美金,這不是一個小數目的啊。這哥們拿了點獎學金,但是杯水車薪,所以只好父母給。把他修下水道的父親的積蓄全摳出來了。

  這里順便說一下美國教育。相比房價,教育對美國人來說是一件更可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美國最好的學校哈佛、耶魯、普林斯頓等8所常青藤大學,此外,還有一些學校不是常青藤,但是完全是一個檔次的,比如斯坦福、芝加哥、麻省理工、加州理工。這些學校加起來總共20個,都是私立的。所以要評判美國學校檔次,排名前20的算一個檔次,相當于我們的北大清華。但是我們13億人口才北大、清華兩所學校,美國4億人口就有20所好大學。所以進這些學校要比我們容易好幾十倍。美國人稍微能讀點數的,稍微有點錢的,都是想擠進這20個學校。這20個學校四年下來基本上都要20萬美金,一般人都負擔不起。

  這20個學校之後是州立學校,每個州1-2所。構成了美國大學20-100名的學校。但是加州例外,加州有10所,而且每所排名都不錯。大家都熟悉加州伯克利,在我們看來都是大牛校。但是在加州,只要稍微能讀書的,基本上都能考進去——這是一個伯克利的哥們跟我說的。其實想想也不奇怪,前面已經有20所大學了。州立學校對本州的學生便宜點,像加州學生進加州系統的這10所大學,一年學費大概7000-8000。要更便宜的,是社區大學,一年只要幾百塊錢。當然也是一分錢一分貨。

  回到那西雅圖的哥們身上。好歹家里資助,不用去貸款讀書。四年大學畢業,找工作吧。難找,洛杉磯人多了啊。美國的大學生比中國還多。好歹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個也是500強的企業里做銷售,一年4-5萬。你看到這里就會疑問。20萬私立名牌大學出來在洛杉磯才4-5萬,高中畢業在堪薩斯超市收銀也有3-4萬。這讀大學干嘛?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所以很多美國人(尤其是老黑老墨),都不上大學。17、18歲就去端盤子了。這點美國跟歐洲不同,美國人的大學升學率其實比歐洲要低很多。這樣同時說明了一個問題,美國所謂的中產階級其實是龐大的群體,不管你是干什麼的,只要是中間80%的人群,收入都在這個範圍內,不會因為職業和地區有太大的區別。

  那哥們好歹還是找到工作了。一個月到手也就3000。房租1000。吃飯美國到是挺便宜,一個月500快打發了。還有車,美國車雖說便宜,但是一輛看上去還是很新的二手車好歹也要一萬,新車至少兩萬。這點收入顯然是不夠對付的。

  更別提房子了,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的房子中間價40萬。對剛畢業的大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大數目。這個我明天再說。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359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