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仙-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2 名可名
2019/04/16 01:56:22瀏覽939|回應0|推薦11


(接前文)

    前文提到,成為「得道者」的首要條件是「瞭解萬物恒變現象,具備春夏秋冬的少壯老死演進邏輯。」;進而掌握萬事萬物的衍化趨勢。那麼,請大家試著推論現今的世界各地各自處在哪一個季節階段?是還在夏天嗎?還是步入秋季了?台灣是否已過了冬季?民主2.0版的春天來臨了嗎?能有個預期嗎?

    還有不同行業領域以及社會上各個領頭企業的狀況,都可以有個趨勢判斷出現;這尤其對於初入社會青年或即將轉業的人士們,都是很重要的方向指標。

接著,我繼續為大家解義「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說,「當我們看待任何事物的時侯,都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現象或狀態;因為天地萬物無時不刻在進行著變化,周遭的環境也不斷在改變之中。切勿被一時的表象或舊有的經驗記憶迷惑了心智,必須掌握事物本身的物理本質本性,也就是「萬物實相」;實相「始終如一」,但表相卻「無限可能」。

    譬如我們平常喝的水,它在常溫下的名字叫「水」,高溫時叫「氣」,零下的時候就成了「冰」。它在溫度不同的時候被冠以不同的名相,但是物理本質卻用永遠是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的化合物。當它跟二氧化硫(硫磺)共處時會變成「硫酸」,硫酸在高溫氣化,常溫液態,低溫依然凝固。

    同時,「水」真正的本身物理本質就是「氫」和「氧」的氧化還原特性。明白了水的物理特性以後,就不會墨守成規地看待它。唯有掌握了「直觀本質」能力的人,才能發揮出「創新」的智慧。

    莊子有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對「名可名非常名」作了一番適切的詮釋。

    惠施這個人是一名辯才無礙的名嘴,魏王很欣賞他。有一天,惠施告訴莊子:「魏王送我一顆大葫蘆種籽,我種了以後果真長出五石大的葫蘆果實。但是將其剖開盛水,卻因皮薄而舉不起來。用來盛米又放不進米缸,大得無處可容。由於這葫蘆雖大卻毫無用處,於是我就將它敲碎了。」

    莊子說:「你實在是太不懂如何運用『大』的妙處啊!你知不知道宋國有一間染布坊,他們祖上為了冬季結冰季節也能漂染作業,就研究出一種能保護雙手不會龜裂的藥膏,所以世世代代都得以漂染為業。後來有一個人聽聞此事,就跑到染坊老闆那裡出高價購買配方。老闆召集全族開會說:『我們世代以漂染為業,每月也不過才賺幾兩金而已,現在這個買家一出手就是百金,就賣了吧!』。這個買家拿了配方後就直奔吳國投效吳王,當時吳越剛好正在開戰,人才奇缺,於是他被獲得任用。到了冬季,在一場戰役裏他率部與越國水戰,憑藉著這個配方終於大敗越軍。之後吳王論功行賞,不但封地還賞以萬金。

    同樣運用不龜手藥膏,有人世代只能用來漂染賺小錢營生,但是卻有人卻能掌握其「防止凍傷」本質特性轉作保疆衛土運用,並獲得豐厚賞賜。其關鍵點不外乎在於自己能否突破經驗窠臼,進而看到別人看不見的創新用途。如今,你擁有了五石容量的大葫蘆,為什麼不用它來泛遊江上逍遙湖畔,反而煩惱其大不知所用。可見得你的智慧實在是閉塞不通啊!」。

    莊子這篇文章正是為我們點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不被經驗法則框限,行事總能掌握萬物本質而創造新思惟。」。

    老子的「名可名 非常名」,給了我們第二個修道的具備條件。我們常常會用過去經驗去看待評鑑萬事萬物的功用與價值;就如鏡上蒙塵一般,它不但障礙了大家原本天賦智慧,更讓我們失去「創新」的能力。


(待後續)

伴霞樓主

2019/04/15 於溫哥華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orycanada&aid=125601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