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3/09 09:49:45瀏覽561|回應1|推薦71 | |
- 諸煩惱是道場 --------心作良田百世耕種有餘 了凡四訓一書中的主角袁了凡 , 是一個很普通很平凡的人 . 童年因父親的早逝而改習醫術 , 有一天 , 他在慈雲寺遇到了 一位道貌岸然 . 酷似神仙的老人 , 姓孔 , 他將 <卲子皇極> 正傳傳給了袁了凡 . 孔老人算定他某年考第幾名 , 某年補上 生員缺 , 某年當貢生 , 某年入選四川知縣 ; 在任三年半離職 , 五十三歲壽終正寢而無子 . 以後每次考試都不出孔老先生所料 , 袁了凡更相信 <升官發 財 , 遲速有時 ; 富貴在天 , 生死有命> 的宿命論 . 了凡生命的轉捩點是到棲霞山拜訪雲谷禪師 , 二人對坐一室 , 三日不曾睡覺 . 雲谷知他心已死 , 便開導他 , 人若不能達 到無心的境界 , 難免會被陰陽氣勢所控制 ; 若被控制便是凡 夫俗子 , 當然有定數 . 極善之人命運拘束不了他的 . 雲谷又 說 : 命由已作 , 福由心生 ; 禍福無門 , 惟人自召 . 人只要往 內心自求 , 力行仁義道德 , 自然就能夠贏得他人的敬重 , 而 引來身外的功名富貴 ; 為人若不知反躬自省 , 從心內求 , 而 只好高騖遠 , 祈求身外的名利 , 則就算用盡心機 , 也是雙頭 落空 . 這番話對袁了凡而言 , 真是當頭棒喝 ! 原本事事被算定的他 人生可以說是了無生趣 , 抱著消極的態度 , 更由這番話轉為 積極 , 於是行動上有了改變 ; 化令嗇為施捨 , 化偏激為和平 , 虛偽變虔誠 , 浮躁懶散殘忍的惡習一一改進 , 猛然頓悟後 的袁了凡 , 將往日之過失 , 在佛前盡情表白懺悔 , 每行一善 就筆記起來 . 漸漸地 , 袁了凡的命運不再被恐老先生算定 . 俗話說 : 善為 至寶 , 一生受用不盡 ; 心作良田 , 百世耕種有餘 . 袁了凡居 士用他的一生行善 , 作了最好的註解 . ----------原為舊稿 ,今重新整理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