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7/25 16:07:54瀏覽846|回應0|推薦5 | |
依達的抉擇 Ida (Paweł Pawlikowski, Poland/Denmark, 2013)
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在與第一部長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1962)相隔整整40年後,才推出再回到波蘭拍攝的《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自小隨家逃離共產祖國、落腳於英國的帕貝爾帕夫利柯夫斯基(Paweł Pawlikowski)推出首部長片15年後,才追本溯源地推出第一部波蘭作品《依達的抉擇》(Ida)。兩部片都以在二次世界大戰受到迫害的猶太人有關,只不過《依》是設在戰爭十餘年後、導演出生後的年代背景,以更低調純粹的方式講述。
自小在修道院長大的孤兒依達(阿嘉塔杜茲布查夫斯卡 飾)前去拜訪突然與她聯繫的阿姨汪達(阿嘉塔庫雷札 飾),汪達對她娓娓道來她的身世背景,並帶著她前往故居,尋找她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遇害的父母的遺體,一個對自己的過去一無所知,一個則無法擺脫自己的過去,而終於接觸世俗後的依達,必須在情竇初開的人性和謹守紀律的信仰之間,決定自己往後的人生方向。
帕夫利柯夫斯基首度嘗試歷史題材,使用對應故事年代的1.37:1畫面比例和黑白攝影,並循序漸進地述說這個故事,但在看似相當傳統的包裝下,本片的極微形式卻與其形成極大的反差,沒有膨湃洶湧的畫外配樂和情感表現,如紀錄片般只單純地呈現角色的歷程,這或許是導演企圖呼應他拍攝紀錄片起家的背景;全片採用傳統的靜止攝影,卻出現許多反傳統的「上空留白」鏡位,讓角色處於畫面的下緣,每個鏡頭都完全不變換燈光一鏡到底,除了導演自身的實驗理念,也用以凸顯角色的悲愴與惆悵感,讓影片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形成強烈的對比。
波蘭名導贊努西(Krzysztof Zanussi)勇奪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名作《寂靜太陽年》(A Year of the Quiet Sun,1984)敘述一段在戰後的淒美愛情故事,片中女主角最後作出迫於情境與道德情感限制下的決定,而《依達的抉擇》中的角色正好都能與其深刻對應。汪達同樣擁有至親在戰爭中遇害的創傷,即使在擔任法官制裁戰犯多年後,仍無法擺脫自己成為未亡人的傷痕與罪惡感;依達雖然屬於完全沒有經歷過戰爭摧殘的新世代,就像《寂》中投靠修道院寄情於宗教的女主角,即使故事背景相隔將近20年,她們在面臨抉擇時的心境和處境卻非常共通。汪達的無神主義和依達的虔誠,呼應了帕夫利柯夫斯基前作《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My Summer of Love,2004)中對神與宗教的質疑,也呈現了當時波蘭人民信仰的失落。依達愛上的吹薩克斯風的男孩以美國傳奇爵士樂手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為偶像,顯示波蘭的西化趨勢,也影射了導演自身在西方長大的文化背景。
《蘿絲吾愛》(Rose,2011)的波蘭影后阿嘉塔庫雷札(Agata Kulesza)再度發揮精湛演技,將汪達堅毅的偽裝和被摧殘殆盡的內心詮釋得精準深刻;以素人之姿驚豔世界影壇的阿嘉塔杜茲布查夫斯卡(Agata Trzebuchowska)自然內斂的演出渾然天成,細膩表現出不分時代的女性心理。依達和汪達兩個擁有截然不同人生的兩代女性,卻都成為歷史變遷下的弱勢,同樣面臨困境,也都選擇各自的出路,上一代的痛苦不一定得由下一代繼續背負,下一代的命運也不需要由上一代的遭遇決定,依達的人生或許是上天冥冥中安排好的,但她還是能用意志去理解個人情感與世俗之道,在漫漫長路中,走出屬於自己的方向。
本文同步刊載於放映週報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