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26 05:29:26瀏覽1746|回應14|推薦102 | ||
去年底,在「藍瘦香菇」一文回應欄裡說了要用時尚語聊些值得流傳的古老理念。 言猶在耳,今年已然即將過去,再不行動,怕是要食言而肥了。 悔當初心快手快。 心到手到,還沒細究,就已經打成字送出回應,成了證據。 可年輕人那套對跟不上時代的我來說是難,忙且懶省事的我,該怎麼交差呢?
上網查了一些流行語,多半無厘頭看不出意義。倒是下列四句,可以小小發揮一下:
比如說「不要不要」: 若是當它老用法老用句,怎麼看都帶著點黃意,可現代人甚麼情況都可以用這幾個字。「美的不要不要的」、「哭的不要不要的」、「喜歡的不要不要的」…。望文生義,是「很」字的意思,是在表達很美、哭很大、很喜歡。 且將它套上老理念: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四維八德,人人當遵守,「重要的不要不要的」。
比如說「Seafood」: 這Seafood明明是海鮮,只因跟「師父」二字發音接近,就被泛用成師父的諧音。黃麗蓉小姐2017年9月15日在中時電子報的一篇報導中提到這用法的起源,我覺得很有意思,特簡述於此: 2016年間有網友問說:「葉問要開海產店,店名要叫甚麼?」葉問是詠春拳大師,是李小龍師父,或當有鑑於此,有人所以建議取名「Seafood」。廣東話師父seafood發音接近,因此引得網上一片笑翻。後來妙禪勞斯萊斯車事件成為熱門話題,腦筋快的,就把seafood這詞冠上,以暗諷其不清心。((http://www.chinatimes.com/cn/realtimenews/20170915000859-260405)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能被叫成師父,定有其了得的或文或武功夫,但願當師父的,都能謹言慎行,萬萬不要被視為海產Seafood,人人皆可去皮剝殼,一口將他吞了。
比如說「寶寶」: 不管是小女孩小男生大齡女子老男生,都會時不時冒出個「嚇死寶寶了」、「寶寶心裡苦,可是寶寶不說」。這個寶寶好解釋,雖然來源出處不一,可簡單說來,就是指說話的那個人。 有些事,合乎義理,但想說想做的人怕強出頭被釘子槌,只好隱忍在心,悶出一頭痱子。孟子名言:「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所以寶寶們,就算前方荊棘遍佈,拿出魄力奮勇直前,為真理正義而爭吧。
比如說「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尼采「善惡的彼岸(Beyond Good and Evil)」一書第五章「道德的自然史(O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rals)」的198節裡說: 「All these moralities….. all this is, from an intellectual point of view, of little value and far from constituting “science”, not to speak of “wisdom”, but rather, to say it again and to say it thrice, prudence, prudence, prudence, mingled with stupidity, stupidity, stupidity ‑ whether it be that indifference and statuesque coldness towards the passionate folly of the emotions which the Stoics advised and applied;……」。處在當代的歐洲環境下,尼采認為宗教上闡述的道德是對自然與理性的暴政,是對情感的抑制,既不科學也不智慧,不過是參雜了笨思想的制民之計。 尼采用了再說一遍,說三遍的語法來加強語氣。後蔚為流行,聽說是有某高中女生在她的網路告白書上寫了:「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他有為你做什麼嗎?他有為你做什麼嗎?他有為你做什麼嗎?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不論如何,在現在這個所謂「轉型正義」到處充斥的年代,眼看著最基本的自然理性在最起碼的道德瓦解下逐漸變形,忍不住讓人要大聲呼籲: 理智點 理智點 理智點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Dear Lansing: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用時尚語聊事」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頻道│下拉選單│編輯精選,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