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年度新礦坦桑尼亞紅寶石
2008/10/07 17:32:47瀏覽552|回應0|推薦0

新發現的坦桑尼亞紅寶石

New Rubies from Tanzania

(SSEF Newsletter 3 May 2008)

圖文: Dr.Haenni漢尼博士     

此篇文章簡體版於 "中國寶石" 雜誌2008第三期中刊出

                                                                                           

最近在瑞士舉行的2008巴塞爾春季珠寶展中,SSEF瑞士寶石學院收到數顆委託鑑定的紅寶石,從這批寶石中發現到幾項新的特徵,由(1)可見到這種新的紅寶石俱有高透明度的外觀之外還有幾樣包裹體。從幾位供應商手中握有的新紅寶石來看,色度相當飽滿而且沒有發現熱處理的跡象。其中有一顆令人驚艷的10.5克拉紅寶石 (2) 同時被送來開立產地證明報告書。兩週後,SSEF在曼谷的行動鑑定辦公室裡,我們見到了更多來自坦桑尼亞中部溫札礦區的美麗紅寶石,其中還包括兩顆超過10克拉的尺寸。此外,也見到了一些來自坦桑尼亞同一個地區的深藍色和紫色寶石原石。

 

1源自新礦溫札.坦桑尼亞的無處理紅寶石(2.2 to 3.6 克拉)。提供Gemburi公司/ 攝影© H.A. Hänni, SSEF

 

2:一顆來自溫札礦的10.75克拉優質紅寶,沒有經過熱處理也沒有裂隙,只見少許極細的彎曲纖維狀包體。提供Gemburi公司/ 攝影© H.A. Hänni, SSEF

 

顯微觀察特徵:


在這些新的寶石材料中發現,具有特別的彎曲纖維狀包體 (請見圖3),鑑定應為多晶質次生礦物充填的空管狀包體,另外也出現直線形相交的聚片雙晶。自然癒合裂隙引導包含多相固態的負晶,構成的白色以及較多的黑色晶體內含物 (4),另一個特徵是藍色色域形成的細薄線條以及色帶狀的生長紋理 (5)。然而目前為止,從這些新的紅寶石樣本中,尚未發現坦桑尼亞其他礦床產出紅寶石的典型內含物,像是鋯石晶體或是別的單一以及群集的內含包體。

 

3:產自溫札. 坦桑尼亞的紅寶石,可見彎曲纖維狀包體和多晶質次生礦物。攝影© H.A. Hänni, SSEF

4:產自溫札.坦桑尼亞的紅寶石,自然癒合裂隙引導多相式包裹體。攝影© H.A. Hänni, SSEF

5:產自溫札.坦桑尼亞的紅寶石,具有平行線條的藍色色域。攝影© H.A. Hänni, SSEF

 

學分析:

ED-XRF X射線能量分散型瑩光光譜儀測試化學成份,追蹤出當些許鎵、鈦和釩的存在時以鉻和鐵為主要的微量元素。

原石材料:

維爾納.施伯斯坦,一位東非的原石買主,提供了一些幾個月前加工粗磨的原石晶體和碎塊,這些石頭的外觀看起來極像Mong Hsu孟蘇的紅寶石。然而其產地來源判斷指向坦桑尼亞中部的Winza Morogoro溫札. 莫羅戈羅區域。另外由Chanthaburi尖竹紋傳來的實驗報告指出,以熱處理尚無法成功去除掉Winza溫札紅寶石的藍色色域。

 

從這些新切磨的寶石原料中,連同刻面寶石和原石互相比較之下,發現了巧合的特徵現象,這些特徵或許能成為 溫札、坦桑尼亞紅寶石的產地標記。

 

從晶體和碎塊能發現不同的結晶習性和外觀(6),最令人感到訝異的是菱形六面體的變形看起來就像是八面體的晶型。許多紅寶石晶體乍看下極像八面體的尖晶石,然而在斜面的角度就會呈現不同的面貌,雙晶紋是常見的。放大觀察下,在一個三角面上發現聚片雙晶,看起來就像是平行的細線。

 

6:來自坦桑尼亞中部溫札. 莫羅戈羅區域,紅寶石三方晶系的棱柱狀晶體習性。石頭能含有藍色斑點出現於結晶結構上的一些限制區域。最大的石從25毫米和重88克拉。攝影© H.A. Hänni, SSEF

 

目前為止,從這些刻面寶石來看,這個礦床顯示出具有產出高質量紅寶石的潛力,而且無需施以熱處理。但就像所有的礦床一樣,被分級出來品質等級較低的部份,即會被以熱處理來消除藍點以及修補減輕那些看起來較為明顯的裂痕洞隙。

 

: 杜雨潔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