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国作者戴维·布鲁克斯:“自由”的代价
2012/04/13 12:30:11瀏覽208|回應0|推薦0
【阿根廷《南南》网站4月9日文章】作者戴维·布鲁克斯

在国内外发动战争已成为美国的一种生活常态,最近十多年来流血、逮捕、酷刑与侵犯人权的行为司空见惯,变成一种少有争议的现实存在。国外战争死亡人数有据可查,国内战争却很少被人关注甚至评论,但改变美国人生活的恰恰却是国内战场上的战斗。

剥夺公民自由

奥巴马总统2011年12月底颁布的《国防授权法》准许政府可以不顾公民享有的公正的司法程序权利,对那些被认定为“恐怖分子”或者同情他们的人,包括美国公民进行无限期的拘押。有人批评这项允许动用军队在世界任何地方逮捕任何公民的新法措词模糊,可能让几乎所有公民陷入危险境地, “恐怖主义同情者”的定义是如此广泛,活动分子、知识分子甚至记者都可能被包括在内。

为此《纽约时报》前战地记者以及普利策奖获得者克里斯·赫奇斯以这些措施违背宪法为由对奥巴马政府提起法律诉讼,并得到不少几十年来久经政治沙场的政治人士的支持。

赫奇斯撰文说,如果该项法令不能得到遏制,则意味着当局将拥有“逮捕不顺从国家的任何公民的权力”,将 “允许安全和监管部门将政府认为与 ‘基地’组织和‘相关力量’有关联的非暴力活动和示威人员以及社会和政治批评人士划定为恐怖分子”。这将在社会中制造怀疑和恐慌气氛,令持不同政见者受到进一步打压。

践踏司法体系

赫奇斯说: “我们国家16个情报机构和私人雇佣军队成天疑神疑鬼,听信谣言……将自由的批评言论或者编造的故事妖魔化。它们认为这些事情真的存在并为此耗费大量政府资源,甚至于将最普通常见的事情夸大成潜在威胁。长此以往,这个国家必将成为集中营。”

几年前《华盛顿邮报》曾经报道说,美国有1271个政府机构和1931家私营公司从事与“国家安全”和情报有关的工作,由于国家安全机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在全国各地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数多达数十万。

自2001年开始“反恐战争”后,公民权利和人权遭到限制和剥夺的严重后果便显露无遗。除了践踏美国司法体系准则、滥用刑罚的关塔那摩监狱和其他关押地点,以前只用来对付外国人的反恐战争手段和武器越来越多地被施加到美国人身上。

杀戮无辜平民

与此同时,十多年来美国进行的各场战争造成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冰冷的资料数据只能反映很少的一部分,它看不到人们的眼泪、痛苦、呐喊、愤怒、悲伤和孤独……布朗大学沃森国际问题研究所一项较为完整的报告显示,这些战争导致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仅仅截至2011年年中就有:6381名美国军人死亡,同时死亡的还有2300名雇佣兵、9922名伊拉克安全部队人员、 8756名阿富汗安全部队人员、3520名巴基斯坦安全部队人员、1.17万名阿富汗平民、12.5万名伊拉克平民、 3.56万名巴基斯坦人、1万名阿富汗反政府武装人员、168名记者和266名人道主义工作人员,所有这些人加起来,将近22.5万人因为战争而死亡。此外战争还留下了不计其数的伤员,包括9.9万名美国人、5.1万名雇佣兵,当然还有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军人和平民,所有伤员加起来有 365383人。还有300万阿富汗平民、 350万伊拉克平民和100万巴基斯坦平民因为战争流离失所。

从物质财产来看,美国国会通过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官方预算已上升至 1.3万亿美元,但是将所有相关花费加起来,这些战争的费用实际上在3.7 万亿至4.4万亿美元之间。

奥巴马将在总统竞选活动中与共和党对手讨论谁是美国更好的“总司令”,今后他们还将争论谁在消除国内外妨碍 “美国自由”的威胁方面更加有效率。所有这一切已成为美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称之为“自由的代价”。(美国自由就是只有美国才可以在全世界任意為所欲為、橫行霸道的自由,妨碍美国、使得美国不能在全世界任意為所欲為、橫行霸道的國家,例如中國俄羅斯歐洲印度...都必將成為美國消滅的對象,中美俄對決將會越來越精彩)

=============================================

转网友评论:《三体》一书中,其实就有一句很精准的话:在危机到来时,民主变成集权,往往就只需要5分钟。

我们很多时候只会看“自由”这个肥皂泡上幻化出来的绚丽色彩,不会了解到其背后那些冰冷的数据。。

美国人成了惊弓之鸟,杯弓蛇影。白色恐怖已笼罩美国。不过这是我们玩剩下的,文化大革命时早已有过。
所以说:我们难,敌人更难!我们就管好自己家,美国要管好几个家,够忙活的,忙中就出乱,乱就有我们的机会。
眼前出现一副画面:非州草原上,一头狮子在吞食一只羚羊,而它周围站着一群虎视眈眈的土狼。
狮子的这顿午餐很不愉快!

纵观德国的历史,帝国主义到后期,无奈之下只能走法西斯主义路线,老美法西斯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lawala&aid=632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