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31 05:33:03瀏覽599|回應0|推薦0 | |
網際網路焉,大腦哉!網際網路哉,大腦焉?奇怪,到底哪一句才對? 我在《生命的形態|討論(15)》中談到網路世界裡的基礎:路由器(Router)以及路由表(Routing Table)這兩個專有名詞之後,有人希望我簡單扼要地來加以說明一下。OK, 就試試看囉。 因為這個議題還真有點囉嗦,讓我們先來看看維基百科的解釋:
這就好像是送信的過程:要有寄件人及收件人的姓名、地址,要有郵桶、地方郵局、中央郵局,並且各國的中央郵局要建立合作關係(例如國家代碼與郵遞區號等等)。送交的過程一定要經過第三者,如果能直接交給隔壁鄰居,那就不是寄信了。就網路而言,這位第三者就是路由器(Router),它必須要知道下一步要將包裹 (也就是封包,Packet)交給誰,也許就是收件人,但極可能是另外一個路由器。所以說,路由器主要有兩項工作:「下一步要將包裹交給誰?」就是第一項工作;第二項工作就是將包裹交出去(如果交不出去,包裹就會被路由器給拋棄掉)。我只會把焦點放在路由器的第一項工作之上,因為第二項工作很機械化、也容易理解,真的沒啥好說的。並且,第一項工作如果無法完成,包裹也會被路由器給拋棄掉。 下一步要將包裹交給誰?就是所謂的網路軟體(Networking Software)的主要工作;如果講更具體的話,最常見的路由軟體就是路由運算法(Routing Algorithm),它是用來決定最佳傳送路徑的網路軟體(Path Determination Routing Algorithm)。為了做出最有效的路由運算,每一個路由器上頭都會有路由表(Routing Table)來提供運算所需的資料。並且,不同的路由運算法所需要的路由表,也會有所不同。這些我都會一一說明。讓我先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上圖所顯示的結果就是:如果包裹是想透過Router 1來送達目的地X的話,根據Router 1及Router 2的路由表,它的送交路徑至少得包含R1-to-R2-to-R3。網路世界裡有上百萬、上千萬台路由器,包裹如何被送達是一件很 High Tech 的任務,除了要有好的路由運算法之外,路由表的即時更新也很重要。就拿上圖來當個例子好了,萬一 Router 4的路由表沒有被更新,包裹會在 R1跟 R4之間被踢來踢去,如果超過允許的傳遞時間(Time-to-Live),包裹就會被路由器給拋棄掉。也就無法「使命必達」。這就像是走入情緒性的死胡同!腦神經元大約有 1000 億個,神經突觸有一百至一千兆個,裡面有多少死胡同? 人的大腦之所以能夠有序工作,完全依賴神經細胞和細胞之間的信號傳遞。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神經元有豐富的神經突觸,通過突觸結合,與任一特定的神經元形成接觸的神經元在一萬個至十萬個之間。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會有死胡同?為什麼會想不開?我個人認為,原因不全然在於網路連線問題,也有可能是路由表(Routing Table)沒有被即時更新,或者路由運算法(Routing Algorithm)出了問題,有BUG! 下回再來談路由表更新與路由運算法。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