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與佛學
2008/02/19 20:20:34瀏覽303|回應0|推薦0

Q:我經常在書店看到一些書,鼓勵人要面對自己、勇於表達自己、追求自己的裡想、
讓自己快樂,這就是所謂的林老師說的「看見自己」嗎?

A:所謂的「看見自己」,並不是順著自己的慾望而行,或順著自己的意圖而行,而是看見自己的雜念、妄想,並且一一去清除它,最後見到一個完全乾淨、沒有污染的自己。

而所謂的「看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則是看破「我」與「非我」之間的隔閡、界線,,達到無我無彼的「不二」境界,甚至到最後,也沒有所謂的「相」或「非相」了。

Q:佛教徒可以爭取自己的權益維護公平嗎?
在修行與處事間到底該如何取得平衡呢?

A:我個人覺得,居士是要在人世間弘揚佛法、改革弊端,
讓世界更臻和諧、平等的。所以對不對的事,是可以提出看法的。

但,既為佛教徒,就應該有佛教徒的行誼、德行與方法,
就像甘地的革命,也是採取平和的方法。所以在世俗中,
佛教徒如果採用一般人強烈的咆哮、打架、爭鬥、抗爭、暴力、武力......
等方式,就不太適合,我們可以採用理性的溝通、訴願,
乃至甘地的不合作,甚至新興的「治理運動」等,
都可以更和平的解決問題。

總之,不是動氣、騷亂才能解決問題,而您的痛苦,其實也是在這裡。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bud&aid=162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