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2 09:31:37瀏覽354|回應0|推薦4 | |
引用文章誰是教育不平等的元凶? 綜觀這幾年對於教育的問題,大家似乎都還在貧富問題上去討論誰佔的資源多。可是實際上自從這些非聯考的制度出現後,許多先佔者的優勢,逐漸地顯示出來。簡單地說,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或二者是在學術界任職。對於子女在甄試入學上,真的有幫助,甚至比起一般富商小孩所能得到的優勢更多。由於自己在理工學院裡,待過多年。甄試入學時,學生們所提出來的申請文件,與過去的研究經歷等等。我實在很懷疑,一個普通教育制度,能夠讓孩子觸碰到一個碩士生的研究題目。而這些題目所需要的儀器設備,絕對不是一般老百姓能負擔或是能商借。仔細看看這些學生的父母親,多數不是在大學裡任教就是任職。如果是一個富商家庭,或可以出錢讓小孩去參與。可是問題出在,富商有多少學術界的人脈,可以請到大教授指導她們的小孩? 所以這些不公平的建立,並非貧富的問題,而是誰是先佔者。 再看看每年的中小學科展,部分明星高中的學生的題目,碩士或博士的研究題目。再仔細看內容,我實在是懷疑中學教科書和相關科普雜誌,能給中學生這些立論。細察這些學生的指導老師,多是在國內知名研究機構的研究員。說實在,那一個普通人家的小孩,或是非都會區的小孩,哪能有這種機會。即使有錢的富人,若沒有人脈,極難找到相關人士指導。這種極大的不公平,並非單純金錢就能解決,而是誰是先佔者。 許多人說,富者可以請家教或是提供良好的環境給小孩,所以在聯考上可以得利。可是很殘酷的事實,這些小孩的的資質與心態,才是決定因素。即使家裡給予再多的資源,小孩不努力學也沒用。在考場上,沒有貧富的問題,只有誰努不努力的問題。 聯考與多元入學方案二者相較之下,後者的不公平更是令人氣結。只能怪當初投錯胎,生錯家庭,找錯父母。聯考只有努力與否的問題,即使貧困或普通人家的小孩,只要努力就可以翻身。至於那些教改團體批評,台灣的學生不夠有創意,和國外學生在想法差一大截。這跟聯不聯考沒有關係,而是老師的教學方法問題。難道多元入學就可看到學生的創意嗎? 或許當初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學生多從事課外活動之類的參與。可是看到許多學校,出了一堆形式證明該學生如何熱心公益等等,可是學生卻明明沒做過這些活動,或是極少參與。這樣的教育帶給學生的是什麼? 說謊嗎? 做表面功夫嗎? 還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甚至是貧富階級意識呢? 況且這些團體更沒創意,只會拷貝他國的做法搬來台灣,完全不思做法的差異與問題的本質。不要忘記了,美國大學裡,頂尖的學生多數是非美國人。如果美國的教育制度那麼好,為何美國的大學頂尖學生多數是外國人呢?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