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略述「感應」與「悲、智雙運」
2012/07/14 18:37:46瀏覽1540|回應0|推薦16

      略述「感應」與「悲、智雙運」  

     大乘佛法中,觀音菩薩的救苦救難精神,常是人們祈求消、解厄的主要依靠觀音菩薩的感應事蹟、靈感故事,使觀音信仰廣為流傳,所謂家家彌陀,戶戶觀音」。因著重靈驗,尋求應,使信、學習觀音菩薩的目的,較偏向現世的關懷。雖說觀音信仰廣為大眾所信受,但若停滯於「現世的安樂」,則與一般民間信仰中只希望得到庇祐,有何不同?

 

 

一、中國「感應」之原義

    觀音菩薩是大乘佛法中主要的代表人物,隨著觀音經典的翻譯與宏傳不論印度或中國,藉由觀音法門修行所得的感應事蹟,在不同地區被流傳與搜集。這些感應故事,形成中國文學創,與民間信仰中靈驗故事的來源。

 

   「感應」,本中國固有之詞,佛法東來,假此詞而賦與佛法新義。「感應」這一辭,在中國傳統之原義為何? 如何釐清佛教中感應之本義,讓藉由感應故事進入佛門者,不停滯於信仰階段?這是本段文章所要探討的重點。此處主要從下列幾點,來討論「感應」一辭的涵義為何?  

 

   「感應」,從文字的字源說明,依《說文》之義:「感,動人心也;從心,咸聲。應,當也。从心,雁「感應」一詞連用,最早出現於周代的《易‧咸卦》:「咸,亨利貞,取女吉。」

 

彖辭〉云:「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 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此〈彖辭〉所說,「咸」是感也,「亨」是通也,合而言,指的是「感通」。「二氣」指「陰陽」,陰陽天地相感通,因而萬物化生。聖人設教,使百姓止惡行善,然後天下和平。

 

    孔穎達《正義》云:「天地萬物,皆以氣類共相感應。」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者,廣明「感」之義也。天、地二氣,若不感應相與,則萬物無由得應化而生。

 

 

  《漢書‧禮儀志》云:「書云:『擊石拊石,百獸率舞。』鳥獸且猶感應,而況于人乎。故樂者,聖人之所以感天地,通神明,安萬民,成性類者也。」此「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出自《尚書‧舜典》,說明在巫舞時,鳥獸因巫舞而互相感,萬物之靈的人類必擁有感應的能力,因此可以藉音樂達到感化、教化百姓的作用。

 

        從上列所述中,可了解中國最早「感應」一詞出自《易經‧咸卦》,主要說明:一是陰陽、天地,二氣相感通,因而萬物化生之義二是聖人設教,使百姓止惡行善,然後天下和平。感應,是須由二方相感、相通而生。在佛法中,心存真誠的眾生與具足慈悲與智慧的佛、菩薩相感通,稱之為感應。以下就佛典之意,而說明之。

二、佛教「感應」之運用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感應」一詞,也被運用在佛經中。若從信仰的角度,由於對佛、菩薩虔誠的淨信,而獲得感應,是從信仰者而言;若從所信仰的佛、菩薩而言,因眾生的善根因緣成熟,方能生起淨信,感得佛、菩薩的救度與教化。這「感應」一辭,在佛法中,亦表示是佛、菩薩與眾生雙方相感通,而展現的感應道交。

 

國佛教所特有的佛教用語「機」,是感發佛、菩薩的應現教化以及接受佛、菩薩應現、教化的眾生的精神狀態。佛在教化眾生時,必須知道眾生的素質和能力,也就是重視應病與藥、對機說法。

 

 

()、應機說法

   在佛典中,常見佛應機說法之文,如《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云:「沙門瞿曇,說法應機,無有差謬」、《佛說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云:「應機流演大小乘 普救世間諸有苦」、《金光明最勝王經》云:「佛‧世尊無有分別,隨其器量,善應機緣,為彼說法」、《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菩薩摩訶薩住不二地,觀諸有情應以何身得義利者,即便現受,令彼獲益」、《妙法蓮華經‧普門品》:「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等,皆說明佛隨眾生之根性,應機說法。因此,應機而說法,是「感應」的重點,其最主要是教化眾生。

 

 

   此中說明,因眾生之「機」不同,而佛、菩薩之「應」亦不同。所以機感與佛、菩薩應,成為能、所相對應,能應是佛、菩薩,所感是眾生,二者合和,成為「感應」之意,就如中國《易經》中之陰陽、天地,二氣相感通,因而萬物化生之義;聖人設教,使百姓止惡行善,然後天下和平。

 

()感應道交

   由上述可知,應機」之名,與「感應」之義相同。佛如一輪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映」,眾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佛應之而來,稱為感應。如果將感與應,分別說之:「感」者,謂眾生之善根不同,即所謂根機有別,機感不一;「應」者,謂佛、菩薩以方便智慧,隨眾生之根機,應之而來。雖說眾生根機有別,佛之教化無私,隨順眾生的根性,而給予合宜的教化。因此,「感」是就眾生根機而言,「應」則屬於佛、菩薩之教化。今引《正法華經》,偈云:「無數世界 廣說經法 世尊所為 感應如是」。

 

   此處所說感應,又稱感、應道交,是指眾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通之意。此中,能應者是佛,所感之機為眾生。若眾生善根不足,不能生起淨信;或生起淨信,然不能精進修學,皆不能與佛、菩薩相感通。因眾生根性千百,諸佛巧應無量,隨其種種,得度不同。如《三藏法數》中:「感即眾生,應即佛也,謂眾生能以圓機感覺,佛即以妙應應之,如水不上升,月不下降,而一月普現眾水。

  

   眾生有求,佛以其相應之法而教化之,乃由於眾生機緣成熟,佛、菩薩自然能與之相應,亦即眾生之「感」與佛陀之「應」互相交融。若眾生機緣未熟,佛、菩薩雖具足無量悲心與願力,亦不能有所感應。如《妙法蓮華經文句》云:「眾生無機,雖近不見;慈善根力,遠而自通,感應道交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rkind2&aid=662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