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首充滿動感的詩——聖詠一三九篇 (1) ~~林逸君修女
2013/03/07 04:10:50瀏覽168|回應0|推薦0

               
                有不少朋友來跟我分享過他們對聖詠祈禱的熱衷,大家都表示對聖詠一三九篇有難以表述的喜愛,總覺得它蘊藏著令人神往的深意。究竟這篇聖詠美在那裡?這是促使本文誕生的原因。

               筆者在本刊七十五期曾採用過「形式美」與「內涵美」來賞析聖詠一一四篇,這是最基本的一種「質文並重」的看法。誠然,如果一首詩只用心於眩人耳目的辭藻、技巧,則會使詩意流於浮淺、空洞和庸俗。反之,若徒有深意,卻無含蓄、巧妙的表達,它可以是一篇饒有深意的文章,但並不是具有藝術色彩的詩。詩是詩人心靈與心之外的事物交會,在情與意的醞釀中,以高度意識,經過藝術手法的處理釀造而成。《滄浪詩話》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詩有它特殊的素材,它與博大精深的知識無直接關係。詩是感性的產物,來自詩人的生活經驗和對人生體悟而勃發的情性。詩沒有邏輯理路可尋,妙在悟入,意在語先。然而,當詩成時,讀者卻又能透過詩中的文辭和技巧,找到不少的理則和蘊藏的意念,從而分享了詩人的心靈境界。
                聖詠是希伯來人的詩,有一般詩歌所具備的特質:首先它是抒情的作品,它雖然表露了詩人喜怒哀怨的心情,但在由情而到文字這一過程中,詩人與他的處境劃出了某種距離,使激盪的感情在抒發後漸趨平穩、安祥。其次,詩人個別的情懷也因著文字的傳遞,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達到共鳴,這是聖詠成為基督徒的祈禱文的基本因素。其三,聖詠也如同其他詩歌一樣,能使讀者以溫柔敦厚的心來默觀宇宙,對人、對事、對人生有了更新的體認,從而觸及形上的直觀智慧,嚮往以心和世界相合的境界。
                然而,聖詠之為聖詠,因為它是基督宗教內特有的宗教詩,神人交會是它特殊的內涵,詩人以至高無上的主宰作為交談和書寫的對象。換言之,聖詠的本質是劃破時空的天人對話,也是最動人的祈禱文。聖詠一三九篇就是一個明顯的典例,它不但具有文質相生的技巧和表意,而且含有極豐富的主題思想,展現了作者對天主的認知和感情,充分表達了神人之間的密切關係。以下試就其建構技巧和表現的內涵,看天主的全知全能,天主的全善全愛,及思維與生活三個主題。

壹、「時空設計」凸顯天主的全知全能
               作者深切的體悟天主的全知全能,在通靈的心思和筆觸下,透過時空設計的技巧來表達。時空設計的烘托,在詩中有如場景、有如佈局;人的聯想和感覺,隨著詩人所安排的空間更替、時間變易,而作出視點式的轉移,使詩充滿了節奏性的動感。

7.我往何處,纔能脫離你的神能?

我去哪裡,纔能逃避你的面容?

8.我若上升於高天,你已在那裡,

我若下降於陰府,你也在那裡。

9.我若飛往日出的東方,

我若住在海洋的西方,

10.你的雙手仍在那裡引導著我,

你的右手還在那裡扶持著我。


            時間的速率與空間的轉移:作者用了「飛」字來形容人以動作移動所能有的最快速度,且是一句緊接一句的標出空間的轉移情況,由一個方位轉到另一個完全反向的方位,其速度之快,在感官上形成了極為強烈的視覺意象。時間上的急促,空間變動之快,令人目不暇給,猶如電影中的快速鏡頭,予人一種明快的節奏感。
                時間的壓縮與空間的擴張:這是作者另一種高明的時空技巧,人在極短的時間中,「上升高天」,「下降陰府」,整個宇宙空間在一瞬間跑遍了。如此,詩人濃縮了人在空間轉動所需的時間過程,也擴大了在人意念中的宇宙空間的廣度。

13.你造成了我的五臟六腑,

你在我母胎中締結了我。

14.我讚美你,因我被造,驚奇神奧,

你的工作,千奇萬妙!
我的生命,你全知曉。

15.我何時在暗中構形,

我何時在母胎造成,
我的骨骸你全知情,

16.我尚在母胎,你已親眼看見,

世人的歲月尚未來到以前,
都已全部記錄於冊表,
都已全由你預先定好。

17.天主,你的策略,對我何其深奧!

你策略的總數又是何其繁浩!

18.我若去計數,而它們多於沙粒;

設若數到底,我仍同你在一起。


      詩人經驗中的時空:在上述7—10節中,可說是由方位移動下凸顯的時間速度,形成明快的節奏感。而13—18節,則採用了主觀經驗中的時空,以「歲月」來指出時間的悠長,人的意念在空間延伸所表現的節奏是緩慢的。人在母胎中成形,漸次成長,由無知而具備知識,明瞭天主對人的愛的計劃,經驗自身在物質變易的世界中的實況。「歲月」可說是人由潛能而至實現此一過程的代稱。空間的凝聚:與空間的擴張相反,主要在視野縮小,凝聚在一個固定的範圍—母胎,這是經過刻意選擇的焦點空間,一切令人「驚奇神奧」,「千奇萬妙」的工作,都在這小小空間裡實現。

          從上述的時空設計看來,作者似乎刻意的運用這一技巧,他首先用了「何處」(7節)、「何時」(15節)的點題方式,來引發讀者的注意力。在描述空間時,以「上下」、「東西」的方位,來說明廣大無垠的宇宙領域。但宇宙之大,總比不上全能天主的偉大,即使人能以某一單位數字量化宇宙,但天主卻不能量化,祂是在空間幅度外無限地存在。祂遍及萬物,連人的「五臟六腑」都觸及,人在「母胎中形成」的過程,祂都瞭如指掌。祂又超乎萬物,萬物由祂而來。因而詩人驚嘆自己受造時天主的美妙工程,天主奧秘的臨在,也彷彿感到無法逃避處處都在的天主「面容」。
             至於時間,時間是在變動中產生的,一是由於方位移動所需的過程而形成;另一是由事物本身的變化、發展、成長的過程而形成。作者充分把握了這兩種時間觀念,巧妙地加以運用,因而產生了動靜虛實的詩趣。人依時空而存在,是過程性的受造物,有所謂「過去、現在、未來」。但天主卻不在時間中,祂是全善的神體,本質不變,不受時空的限制和測量,無過去與未來,只有永恆的現在。天主無始無終,未有人類之先,祂已存在,歲月未來之前,祂已知曉一切。祂不會因「過去」而淡忘,不因「未來」而迷惘,一切的一切都在祂永恆的「現在」中,無所不知,也無所不能。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mmtaiwan&aid=7365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