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24 23:53:16瀏覽277|回應3|推薦6 | |
開心的畢業旅行卻在晚上被中斷,奏子匆忙與老師一起前往醫院的四小時成為她往後的夢魘,而滅門血案的倖存者(奏子)也在八年後意外得知兇手留下一個年紀與她相同的女兒(未步),究竟兩人的心理狀態又是如何?是仇恨,還是愧疚。 獨自活下來的奏子,不但心裡總是在想家人(父母及兩個弟弟)當時是受著什麼樣的痛苦而死,而且認為自己活下來是對不起家人,應該和他們一起死。甚至住在姑姑家時,也無法敞開心胸融入姑姑家人,連拍照時也不要,也不想有照片,覺得為何姑姑為何會對我這麼好? 而後來當父親外遇的對象找上門時,才驚覺其實家已不是家了,如果沒有發滅門血案,最後也可能會崩潰瓦解(家人分開)。心中也暗自推敵:父親因外遇覺得愧對母親,就答應幫外公處理債務,但是不想自己揹債,應該有找過姑姑,可能姑姑拒絕,父親就騙了都築則夫(未步父親)的保險金,最後就發生滅門血案。 另外,未步也同樣過著痛苦生活,因為母親在自己生日因白血病而辭世,而父親又被判死刑,更無法過自己生日,因為生日就想到母親,所以也可能潛意識要贖罪,還找了一個會暴力相向的老公。 奏子爸爸不但騙保險金還害未步爸爸揹債->未步爸爸錯手的滅門血案->未步不但成了受虐者,孩子也被打到胎死腹中->奏子為了報仇唆使未步殺老公。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奏子父親):自己不但外遇,還騙人家保險金及害人工作不保。 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未步父親):老婆去世之保險金被騙了,工作也被奏子父親害到不保。 受害者也是加害者,而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原來這社會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黑與白,罪與罰,你看到的壞人其實也有可能是受害者,而受害者也有可能是加害者。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