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官方亮眼經濟數據背後所潛藏的危機 ---
2011/01/24 05:57:50瀏覽232|回應0|推薦2

官方亮眼經濟數據背後所潛藏的危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24/today-s1.htm

馬政府執政近三年,從官方公布的數據看來,台灣的處境似乎有否極泰來的跡象,因此施政績效備受批判、支持度低迷的馬總統最近顯得更充滿自信,到處吹噓台灣經濟好轉,以及ECFA的功效,頗有一吐悶氣,終於扳回一城的得意情狀;然而,衡諸實際情況,在馬政府的錯誤政策下,台灣的各種層面皆潛藏莫大危機,萬一引信點燃,台灣將陷入衝突、對立、混亂,甚至萬劫不復的地步,先民打下的數百年基業或將毀於一旦,情勢之險峻,令人憂心如焚。

馬總統執政之初,台灣經濟掉到負成長,失業率飆破六%,實際失業人口更多,台灣經濟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而陷入急凍狀態,多數民眾彷彿掉進痛苦深淵。如今經濟似見復甦跡象,多數的官方數字都非常耀眼,台灣好像已經擺脫了經濟衰退的陰霾,列車似乎開到隧道的出口,光明在望。然而,深入剖析這些繁華現象背後的真實世界,卻令人驚心動魄,在成長的部分,幾乎都被少數人收割了,而負面的部分卻由多數人承擔。換言之,馬總統自吹自擂要實現「百年公義」目標,卻因政策只照顧少數人、特定族群,以及向中國傾斜,實際上已將台灣扭曲成一個不公不義的社會,到處埋下撕裂的火種。

首先,我們就經濟成長部分分析,以去年經濟成長率為例,據官方統計,可能突破十%,乃是二十多年來最好的表現。這是比較基期太低的緣故,才有如此巨大反差的亮眼數據出現,儘管如此,其中卻有許多不堪檢驗與聞問的真相,充滿不足為外人道的秘密。例如出口大幅成長,外銷訂單創下歷年新高,但是,去年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率全年平均值已經突破五成。這個數字意味台灣固然是以貿易立國,以出口帶動成長的貿易大國,如今出口產品一半是在國外生產,而且比率愈來愈高,已成不可逆轉的趨勢,而台灣勞工就業機會卻逐漸減少。這解釋了何以經濟大幅成長,多數民眾的待遇卻倒退到十三年前水準,以及失業率居高不下,必須依賴政府編列大筆預算,提供短期工作機會,來粉飾太平。總之,未來可能發生一種現象,即台灣的經濟成長將與台灣勞工的薪資、工作機會脫鉤,所謂「無感復甦」將成為常態。

其次,股市房市的表現也是馬政府最為沾沾自喜的部分。誠然,相較於馬總統上台,股市即一路下跌,加上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加權指數由就任時的九千點掉到四千點,等於是腰斬,許多投資人財富大幅縮水,甚至遭到斷頭的命運,終於在其執政第三年回到了九千點附近,自然令馬政府鬆了一口氣,以為傾中政策發揮效果了。房市方面更是一片榮景,繼豪宅不斷飆出天價,最近商辦市場也十分火紅炙熱,儘管學者不斷提出泡沫化的警語,但房產業者、投資客卻信心滿滿,幾乎看不到一片烏雲。然而,這波股市房市的榮景,也是與經濟基本面脫鉤,主要是兩股強大資金潮挹注帶動的漲勢:一是由於美國為了挽救次貸危機,解決金融體系流動性不足,不斷印製鈔票,而流竄到新興市場的熱錢;一則是馬政府大幅調降遺贈稅,由五十%降至十%,使得過去外流的資金回流,卻不去投資生產事業,蜂擁進入房市股市淘金。在這裡我們又看到另一個弔詭現象︰股市房市的大漲,跟多數民眾無關。

所謂不公不義的社會,是利益由少數人、企業獨攬,不僅如此,既得利益者享受了最多的資源,卻承擔最少的責任;而多數人非但無法享受經濟成長的好處,缺乏社福制度的保障與照顧,反而是稅金的最大來源,承擔與揹負了整個國家責任與包袱。觀諸馬政府的一切作為,調降遺贈稅、十八%的假改革,皆在照顧少數人與特定族群,為選舉固樁,而股市房市吹起一個個璀璨的泡泡,以及大部分依賴海外生產所呈現出來的假性繁榮,一般人是「看得到、吃不到」。如果一個國家只有少數人享用豐盛的大餐,多數人卻只能在旁邊「喊燒」,那絕對是一個不公不義的國家,必定面臨崩解的命運,再亮眼的經濟數據又有何值得驕傲自得呢?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rstonly&aid=4820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