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8 16:25:49瀏覽382|回應1|推薦1 | |
護盤「奧步」 政策殺人?
2008-09-08 【中時電子報巫彩蓮/新聞分析】 五二○以來,台股自9309波段高點,像自由落體般地向下摜殺來到6211點,短短三個月,指數大跌3000點。投資人哀鴻遍野,要求護盤之聲不絕於耳,政府財經部門挑燈夜戰,提出五大救市措施,如下: 一、鼓勵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 二、證交所公布本益比低、上半年仍有獲利、每股淨值高於十元票面,且股價低於十元票面者,此舉主要有利於投資人選股、長期持有。 三、呼籲投信公司募集國內股票型基金,鼓勵投資人申請股票型基金。 四、鼓勵公司董監事回補持股。 五、降低金控公司實施庫藏股的門檻,資本適足率由110%,降低至105%。 股市大跌,絕大部份反映經濟基本面轉壞,如果過度的干預,只是與趨勢為敵,多費力氣;若不作為的話,又難以平息投資人反彈聲浪、輿論的壓力,政府盤護跟「父子騎驢」一樣的難為,尺度拿捏不易。 分析上述五大護盤措施了無新意,鼓勵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或是董監事回補持股,以及調降金控公司資本適足率門檻等措施,算是重申先前的政策立場。決策權落在上市櫃公司、大股東,其扮演的角色與法人類似,風險承受度高,即使中長期套牢,可以忍受。 不過,第二項、第三項是爭議較大者,政策鼓勵進場的對象,為一般的投資人。 在金管會授意下,證交所將公布95檔股價跌破十元票面、本益比偏低的個股,此舉外界解讀成為「報明牌」,政策美意是為提供可長期投資的標的,以利投資人作為選股的參考。 然而,所謂「合理」的本益比,會隨著市場狀況調整,沒有標準答案。多頭的時候,本益比15倍算合理,有可能還偏低;一旦走空的時候,連10倍本益比,可能都被嫌貴。再者,所謂「長期」投資的定義,每個投資人風險承受度均不一,沒有一定的答案。證交所公布個股名單,與市場分析師喊進個股、預測行情沒什麼兩樣。按常理,政府可以喊話,但是公開鼓勵買進個股則有待商榷。 至於鼓勵投信公司募集「愛台灣」國內股票型基金,可為股市挹注資金動能,但基金的盈虧,最終仍是投資人所承擔。去年中,為了防止資金外流,營造總統大選利多的氣氛,政策鼓勵「愛台灣」基金的募集,當時民氣可用,十餘檔台股基金大舉搶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