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7 02:37:36瀏覽236|回應0|推薦1 | |
一場失敗的記者會?
的確,站在媒體的角度,馬英九週邊的花花草草、歷史八卦,與馬蕭二人競選期間持續不斷說了又說的硬梆梆政策相比,前者當然更引人注目、可看性也高得多。君不見五二○總統就職典禮,最搶鏡頭的除了周美青的服裝首飾、周美青的服裝首飾之外,還是周美青的服裝首飾! 以前當記者的時候,最頭痛的,是把各種問題回答得非常得體、無論怎麼問,他的答覆內容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受訪者。以媒體的嗜血度來衡量,這種受訪者所講出來的話,只有第一次採訪時可以採用,接下來幾次,預期他所講的話,應該眼睛閉著都可以背得出來。這樣的受訪內容,怎麼搶得到版面呢? 馬英九此時此刻的談話模式,像極了媒體最怕遇到的這種受訪者。他不會爆料,只會繞著自己所主張的政策,耐心而不間斷地反覆申述;媒體所預期的語出驚人,在馬英九的談話裡,似乎很難找得到。也難怪五二○當天股市重挫,會被部份投資人解讀為「馬英九就職談話內容了無新意,所以使得台股大跌」。
專業經理人背負著所謂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ex,關鍵績效指標),每一週、每一月、每一季,用各種不同的數字明確而精準地衡量著他的表現,企業裡最高階的專業經理人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執行長)更得扛下整個公司的成敗。也因此,他們受訪時總是評估再三、字斟句酌,刻意壓抑著自己真實的情緒,只一心一意想要把公事處理好。訪問結束後,他們會回想自己在受訪時說了什麼話,萬一傳達的訊息有誤,還要拚命追蹤,防範不當的言論外流。
只是,大老闆似乎不必對業績負責、也不必對發言負責,萬一公司的表現最後沒有達到大老闆對外喊出的目標,挨罵、下台的是那個負責扛業績的CEO。對照馬英九上任總統後「臨深履薄」式近似無趣的小心翼翼發言,以及前總統陳水扁只要一受訪、媒體就等著看有無爆料好戲的態度,兩人在「國家」這個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前者像專業經理人,後者則像大老闆。 如果你是「國家」這家公司的股東,你要專業經理人治國,還是大老闆治國?
引用:http://editor.chinatimes.com/shou/archive/2008/05/26/236.html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