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17 11:13:45瀏覽2727|回應0|推薦0 | |||
先讓大家看一下目前農委會的規定:
再給大家看一下現任總統馬英九競選時提出的農業政策: 6. 活絡漁業經濟:將三海浬內全面禁止拖網漁船捕撈之規定,放寬為季節性開放,落實老舊漁船的收購,漁船用柴油補貼維持在 14%,以減輕油價上升對漁民之衝擊;有系統開發多 功能性漁港,形成沿海休閒漁業帶;加強護漁與國際漁業談判,確保漁權及漁民作業安全,並迅速開啟兩岸漁業協商,解決漁事糾紛及大陸漁工與岸上工作問題,有 效防杜漁貨走私。 原本已經禁補的三海浬生態才在逐漸復原的時候,卻又開放底拖進去全面性的破壞,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目前照新聞的講法來看,馬英九政府應該是要從中央解禁,由地方政府去把關是否要開放該縣海域,這樣一來其實會有很大的問題,一來是中央把管轄權釋放出去以後,將來想要再回收太困難了,因為地方政府的人脈和選票,中央是不敢去對抗的,而給地方政府去決定,如果有些縣市開放,有些縣市不開放,沒開放縣市的漁船理所當然會跑去有開放縣市的海域去捕魚,結果有開放的縣市生態迅速被過量的漁船摧毀,而該縣市的漁民勢必也會因為僧多粥少,經濟狀況並不會好轉,結果又向政府抗議和施壓,甚至逼迫沒有開放的縣市也得要開放,我想不出一年,全台灣的三海浬海域大概會到處都是船,而魚卻早已經被抓光了。 三海浬為什麼重要?因為靠近岸邊的地方食物充足,棲地結構多樣,適合當作哺育場所,魚兒有地方可以棲息和躲藏,也有足夠的食物可以吃,可是這個地方開放底拖之後,撈到的大多只是還在成長的小魚,經濟價值很低,但是卻連整個棲地都破壞掉了。其實在三海浬禁止底拖漁業之後,學術界就一直不斷在進行監測與研究,而分析的結果也證實在這種漁業管理的情況下,讓小魚能夠有機會長大,對整體漁業是有正面幫助的。 來說一個故事好了。「竭澤而魚」這個成語,大家都聽過吧?意思就是把水池弄乾了來抓魚,一點都不留餘地,只顧眼前可以抓到魚,卻不管以後,一點遠見都沒有。其實開放三海浬拖網作業就是完全的「竭澤而魚」!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出自《呂氏春秋.義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以下則是網路找到的故事內容: 晉文公親率軍隊同楚軍大戰於城濮。晉文公問狐偃道:「敵眾我寡,將怎樣才得取勝?」狐偃答道:「禮不厭美,戰不厭詐,您用『詐』好了。」文公把狐偃的計策告訴雍季,徵求他的意見。雍季說: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畋,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弄乾了池塘裡的水而捉魚,哪裡還會捉不到?可是明年這裡就沒有魚可捉了;燒光了叢林中的草木而打獵,哪裡還會打不到?可是明年這裡就沒有野獸可打了。欺詐的計策也是如此,雖則現在偶然用一次是會成功的,可是下次再用就不行了,這不是長遠之計。 是阿!焉有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馬政府真的應該好好想一想這句話! 相關文章: (後面這一篇裡面那個漁民的說法真是想像力太豐富了,「如果長期以來沿海海域的海底一直都未攪動的話,長久下來會使泥砂僵硬,整個海域成為死海,魚蝦等才會因此無法生存,若海底地質時常翻動的話,才能活絡海洋環境,生態資源才能恢復」,海底的棲地,如果是沙泥底,波浪海流以及生物都會隨時翻攪,不需要用底拖網來翻動,如果是礁岩底質,本身就有很多棲地結構,底拖網下去亂拖只是造成破壞而已。)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